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802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双基达标:第3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4河南十校联考)北京和深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比较为明显的两个城市,下表是有关两城市城市化的统计数据表(城市化率等于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的比值)。据此完成12题。年份1980198619921999总人口(万人)北京904.31 032.41 124.81 250深圳33.2993.56260.9405.13户籍非农人口(万人)北京510.4586.8656.3747.2深圳6.7626.4557.3995.05暂住人口(万人)北京18.661.279.9150.2深圳1.242.

2、11180.68285.281.材料所示时段,北京和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A城市人口增长都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B城市化水平都快速持续增长C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D深圳城市人口超过北京2材料所示时段,深圳城市化异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基础 D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C城市建设规模 D腹地的大小解析:第1题,经计算可知深圳城市化率1980年为24%,1999年为94%;北京城市化率1980年为58%、1999年为72%。明显可看出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第2题,在此时间段内,深圳主要是由于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外资促使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使城市快速发展。答案:1.C2.B城市流是人

3、、物、信息、资金、技术等在城市间发生的流动现象。下表是2013年中国部分省级区之间的城市流强度(不包括港澳台),城市流强度是区域城市间相互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读下表,回答34题。前五位省级区城市流强度(亿元)后五位省级区城市流强度(亿元)广东6 152贵州156江苏3 156海南150北京2 926宁夏110山东2 391青海59上海2 274西藏53.表中()A城市流强度倍数:广东/上海贵州/西藏B后五位省级区地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C有2个省级区既没海岸线也没有陆疆D与山东相邻的省区有江苏、上海、北京4广东城市流强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城市群规模较大矿

4、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政策引导科技水平高A BC D解析:第3题,后五位的省级区中西藏、青海位于第一级阶梯,贵州、宁夏位于第二级阶梯,海南位于第三级阶梯。从表中数据计算可知;表中10个省级区中,北京、贵州、宁夏、青海既没有海岸线,也没有陆疆,故C项错误;上海与山东不相邻。第4题,城市流强度高说明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大,广东由于位置优越而享有政策优势,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城市规模大,所以对周边的影响力强。也可用排除法做题,广东矿产资源较贫乏,环境污染较严重,则表述错误,据此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答案:3.B4.A(2014山西高三诊断)下图为我国两省区1965年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

5、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辽宁、广东城市化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B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因其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小C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晚,是因其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化水平落后D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6目前制约两省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城市基础设施落后C国家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资源与能源短缺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知,广东省后期城市化速度快于辽宁,这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工业迅速发展有关。第6题,目前这两省的资源、能源短缺

6、,制约了两省经济的发展。答案:5.D6.D读某城市面积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7该城市最可能出现()A逆城市化现象 B再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速度减慢 D郊区城市化现象8该城市的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空气中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物质的含量增大A BC D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城乡过渡区的面积迅速增加,可推知该地最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第8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城市热岛效应属于城市生态问题。 答案:7.D8.C(2014广东韶关二模)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910题。工业化阶段人均GD

7、P(美元)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三产业比重初期2 00020%80%中期2 00020%80%90%后期4 00010%90%长江流域3 3509.71%90.29%9目前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10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解析:第9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市的第二、三产业比重已超过90%,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10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区、市

8、)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比重较低,而西部这些省(区、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答案:9.C10.D11(2014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示意图,为促进该地经济的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B发展农业科技,增大第一产业的比重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解析:选A。从两图对比可知,该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为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二、综合题(共56分)12(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长三角是

9、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其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材料2:珠三角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1)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为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8分)(2)试简析在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其农业应如何发展?(10分)(3)能源短缺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建议从外地输入天然气和电能,有人则建议加大对本地区新能源的开发力度。你赞

10、成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10分)解析:第(1)题,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等,解决措施应该针对具体问题来阐述。第(2)题,可从农业的科技投入、农业结构等角度分析。第(3)题,对于不同观点类的试题,考生可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进行分析,理由合理即可。答案:(1)加强城市群的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并提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如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力度;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3)观点一:从外

11、地输入天然气和电能。 理由: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北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通过已经建成的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可实现能源调配;有利于减轻调入区的环境污染。观点二:加大本地区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理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和潮汐能丰富;通过对本地区新能源的开发可减少大量的工程建设,并减轻对工程沿线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减轻两地区的大气污染有重要作用。(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作答)13(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新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发展基础较好、体制环境较优、整体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材料2:环

12、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1)试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扩大对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10分)(2)简述苏北中小城市的发展对沪宁杭大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6分)(3)从位置、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环渤海和新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12分)环渤海新长江三角洲相同点位置资源交通不同点位置资源交通解析:本题以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两大区域为背景,考查了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差异等知识点。第(1)题,其影响可以从交通、第三产业、工业、城市化、产业结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区域内中小

13、城市的建设可分散大城市的职能,缓解大城市的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大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发展。第(3)题,对表中空格进行填充时需要着重考虑资源的不同点。答案:(1)增加交通便利度,带来物流和旅客,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商业地位和中心城区土地价格,扩大城区的范围;伴随优惠政策的出台,投资规模增大,促进了工业化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化发展;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分散大城市职能;缓解大城市的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大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3)环渤海新长江三角洲相同点位置临海,位于东部经济地带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交通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较发达不同点位置临渤海临东海资源有海盐资源,水资源紧缺有滩涂资源,煤、铁资源相对缺乏交通陆路运输发达河运较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