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10.50KB ,
资源ID:107774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774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高频考点课堂评价1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高频考点课堂评价1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doc

1、一、选择题1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人民政权通过的决定中,最能反映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水平的选项是() A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战争 B建立人民委员会取代临时政府 C土地国有,劳动者使用 D选举列宁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3“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罗斯福新政420世纪2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形势,(苏俄)党内有些同

2、志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让这些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61921年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他为此而采取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工业化方针 C农业集体化

3、政策 D新经济政策7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8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9

4、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来源:Z.xx.k.Com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10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

5、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世界历史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

6、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四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来源:学科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积极作用。来源:学,科,网(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

7、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3)材料三中的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有何影响?来源:学|科|网(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三则材料有何联系?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列宁说:“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还是小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斯大林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

8、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请回答:(1)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进行了哪些探索?来源:学科网(2)斯大林在“把它抛开后”又进行哪些探索?结果如何? 高频考点1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一、选择题1D【解析】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由于脱离了苏俄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而失败,故本题选D。2C【解析】十月革命胜利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而A、B、D三项则无法体现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B【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国家向农民强制征收粮食,统一配发

9、物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逐渐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的;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开始实行,故选B项。4B【解析】新经济政策中实施的政府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等一些措施,放宽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而使一部分“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5A【解析】本题以苏俄农民对某一政策的形象描述入题,农民拥有资源,但是各种劳动成果却不属于他们,反映他们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6D【解析】本题考查对俄国“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信息中“1921年”和“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

10、间环节”可以判断为新经济政策。来源:Z#xx#k.Com7C【解析】“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国家,通过牺牲农业为代价,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济模式,可见材料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8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公私效率的高低对比表明了斯大林体制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弊端,故选B。9B【解析】本题难度适中,19181920年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农民积极性,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原因是实施新经济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恢复生产力,答案选B。10B【解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削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

11、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很大改善。二、非选择题11【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对现代东西方有代表性的经济体制进行横向比较,解题时要注意对号入座,同时要领会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市场,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只能实行计划经济”“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可以判断该问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

12、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该措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被许多西方国家所引用。第(4)问,根据材料四中“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判断,在邓小平看来,计划经济也好,市场经济也好,这只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因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答案】(1)特点:利用市场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内容: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大企业国有,中小企业允许私营;流通:允许自由贸易。作用:政治:巩固了新政权;经济: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思想: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13、2)基本观点: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4)观点: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12【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材料给出了列宁和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的评述,考查学生对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掌握和理解,列宁领导的探索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第(2)问材料中“把它抛开”指的是斯大林实行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后来发展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一政策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最终因其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而失败。【答案】(1)探索:列宁首先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不是正确途径,后来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探索:斯大林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结果:使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后期逐渐僵化,导致了一些弊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