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达标第34讲1(2018吉林辽源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三)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A细胞免疫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B淋巴因子由B细胞分泌C若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抗原二次侵入时,记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解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A项错误;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分泌的,B项错误;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C项正确;抗原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D项错误。2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B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
2、起特异性免疫反应D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解析抗原的种类很多,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抗原能与抗体结合,发生免疫反应,而不能直接和效应B细胞结合;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小分子物质,不能成为抗原,所以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3(2018江苏南京溧水高级中学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人体的皮肤、黏膜及溶菌酶等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的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解析人体的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人体免
3、疫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等杀菌物质构成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构成的;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项错误。4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
4、溶酶体酶解析T细胞可以呈递抗原,效应T细胞可以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5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是溶酶体,处理病毒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结果是暴露抗原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解析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有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6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下列叙
5、述错误的是(C)A该病患者往往会因恶性肿瘤而死亡B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该病的危险行为C该病的病原体是HIV,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能被免疫系统摧毁解析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HIV最初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的病毒,C项错误,D项正确; 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A项正确;艾滋病感染性极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以预防为主,共
6、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B项正确。7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对于细胞1、2、3、4、5的叙述正确的是(D)A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D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细胞1、2、3、4、5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来源相同,但是成熟场所不同,A项错误;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项错误;吞噬细胞和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项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有细胞4表达合成物质a的基因,D项正确。8胸腺素是由
7、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据此分析胸腺素(C)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B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C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D适用于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9假设某地区发生了新传染病。一个月内,患病人数与易感者人数变化的曲线见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与d相比,b处更易爆发该传染病Bb处患者病愈后,取其血清接种到易感者体内,使其得到免疫力的方法属于被动免疫C易感者人数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有抵抗该病抗体的人数增多D第10 d时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比第5 d时的低解析从图示可看出,b和d点患病人数差不多,但b点易感者多,故b处更易爆发该传染病;b处患
8、者病愈后,取其血清接种到易感者体内,使其得到免疫力的方法属于被动免疫;患者病愈后获得免疫力,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抵抗该病的人数增多,使易感人数下降;通过免疫反应,第10 d时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普遍比第5 d时患者的高。10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的只有B淋巴细胞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解析能分泌抗体的细胞甲是浆细胞,该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A项错误;大部分体液免疫过程
9、需要T细胞的参与,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进而刺激B细胞的增殖分化,B项正确;抗原可来自外界和自身(如瘤细胞),C项正确;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其在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D项正确。11为了研究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于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A组B组C组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AB组培养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BA、C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不同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
10、生浆细胞D第412天B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12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通过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进而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在这一过程中(D)A发生了强烈的过敏反应B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C心肌细胞诱导产生抗体D需要多种免疫细胞参与解析风湿性心脏病是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导致自身正常的心肌细胞受损伤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该过程中体液免疫发挥主要作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13小鼠骨骼肌细胞接受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需要运载体才能运入细胞)后,该基因可表达出S蛋白,而S蛋白可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
11、探究接种不同剂量的基因疫苗小鼠的抗体效价(一种衡量免疫效果的单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图甲中,树突状细胞能特异性识别不同的抗原B图甲中,细胞和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图乙中,对照组指的是不做任何处理的组别D上述抗体效价实验应随机挑选若干只小鼠,并均分成5组解析图甲中,树突状细胞应为吞噬细胞,而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A项错误;分析图甲可知,细胞是能释放抗体的浆细胞,与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产生的细胞和应为记忆细胞,而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B项正确;由于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需要运载体才能进入细胞,故对照组应该注射空的运载体,C项错误;
12、小鼠的生理状态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小鼠应保持高度一致,故应选择健康、大小相似、性别相同的小鼠,而非随机挑选,D项错误。14(2018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为使移植器官长期存留,病人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B给健康婴儿接种卡介苗,目的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C某人被毒蛇咬伤,应尽快给其注射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D进行器官移植时,只要配型成功,受体和供体之间就不存在排斥反应解析进行器官移植时,即使配型成功也会存在免疫排斥反应。15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C)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解析分析图示可知,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Mcl1蛋白活性被抑制可能引起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欲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应该使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免疫,A项错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B项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项正确;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