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语文教学杂谈-27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新课标 有感于教学中资料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还能更好地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整合。前不久,在一节研讨课上,有一位老师执教玩出了名堂一课时,用课件出示了大量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详尽地介绍了他的生平及科学成果,并指名,让学生朗读。在评课的时候,有不少老师认为,此法不妥。我也有同感。在课堂上,让孩子朗读大段的资料,十分费时,而且资料中有有些科学知识学生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明白,并没有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互补的作用。联系自己平时的教学,我想资料的运用应
2、注意以下几点。课前搜集资料已经被更多的老师当作一种预习的方法,但有时,学生准备得充分,我们自己在引导学生交流时却容易流于一种形式。有时候,这些资料恰到好处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如我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讲到主席对毛岸英是葬在朝鲜还是将遗体运回国这件事上内心十分矛盾,难以抉择。对于毛主席的这种复杂情感,学生通过搜集的资料感受到:“美帝国主义者侵略朝鲜的目的就是想进一步地进犯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支援朝鲜,也就是在保卫自己的祖国。”“如果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那从情感上来说是对朝鲜人民的一种不太尊敬吧,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中朝两国的友谊。”学生从多方面的资料体会到主席博大的胸怀。因此,
3、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忽视了资料的运用,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阅读教学中师生情感因素互动调控的实践研究圈点勾画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能使学生在“找米下锅”的良好心态下解决教学问题,从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内在的课堂参与意识,打开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品味到成功的愉悦,使学生能主动调控自己的情感因素参与阅读教学,创造出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课文内容中,筛选出类型,内容相同的知识系列,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勾画,培养学生的筛选能力。这样学生能自己动手,亲自体验,主动参与,进而增强对语文教学的情感。在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一定的符号圈出描写主席动作的词语,请你谈谈这些动作描写反映了主席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