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7高粱情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758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7高粱情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7高粱情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7高粱情_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7高粱情人教版2019高粱情是一篇借物抒情的课文。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的深厚感情及其对它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美。文章虽不长,但高粱离学生的认知距离较远,他们很难把握其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途径感悟其中的深义呢?学习了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后,我对所执教的高粱情有几点思考。借此,我谈谈执教过程中的得失。 一、师生互动,能找准核心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其他学生对话。找准核心问题是对话必不可少的条件。高粱情的核心问题有两个:高粱的特点,作者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我精心设计了“质疑”和“梳理”两个教

2、学环节。开课后,先读题质疑,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疑问。学生围绕“高粱”和“情”字,提出了许多问题。我引导学生从中梳理出上述两个有价值的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师生互动,共同商定核心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实践,能自读自悟。 高粱情是一篇自读课文。这就要求教师摆正学生的位置,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进行语言实践。我围绕核心问题制定了自读自悟的课堂结构,让每个学生经历了“读,思,议,品”的实践过程。其中“读”是带着问题读,读得有目标;“思”是边读边想,思考有方法;“议”是组内讨 论,设置交流平台;“品”是体验感悟,落实语感训练。在整个自学自悟的过程中,课堂形成了

3、一种真正的读书氛围。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三、注重沟通,对话要通畅。 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师生之间必须要有沟通的桥梁才能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对话是沟通的主要渠道,保持渠道通畅才能保证教学流程通畅,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师生之间的对话进行得不够通畅。问题出现在哪儿?经过反思,我认识到教师也是学习者,教师要善于捕捉对话中的亮点。例如:一名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深刻理解了文中这样一段话“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

4、地,仿佛擒住一个庞大的活物”。他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对这段话的感悟。特别是讲到“作者用一个比喻形象说明了高粱根深深扎进土里的特点。”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由于我没能抓住这个教学良机,教学时走了点弯路,没有因势利导把教学推向一个高潮。教师不但要做“共同体”的辅导者,也是要做“共同体”中的学习者。 四、缘情悟理,理要在情中。 高粱情具有借物抒情的特点。作者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这是教学的重点。我们只有理解了高粱根的特点,才能领悟到作者对它坚忍不拔品格的敬佩和赞美。我循着这条思路设计了“循理悟情”的教学流程:第一步,提出问题:高粱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第二 步,尝试解疑:高粱有哪些特

5、点,划出描写高粱的句子;第三步,反馈交流,理解核心问题。第四步,循理悟情,体会坚韧不拔的品格。第五步,升华主题,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流畅,但是感觉学生的情感活动不够强烈。在以前,“循理悟情”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教学选择。但是,比照新课标,这显然走回了重分析,轻感悟的老路。所以,冲淡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扭转观念,轻分析,重感悟。教学流程可以这样安排:第一步,提出问题:高粱有哪些特点,作者对高粱怀着怎样的感情?第二步,整体把握,初读识情。(敬佩、赞美之情);第三步,品读词句,披文入情。你可以从哪些词句看出敬佩、赞美之情?第四步,反馈交流,缘情悟理。第五步,升华主题,实现迁移。现实生活中哪些人具有高粱的品性?师生围绕核心问题,抓住有关语段、看图、品读,领悟情感。把对高粱根的特点的理解放在体会情感之中。这样,用情感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互动”、“实践”、“沟通”、“情感”,我从这四个方面反思了本次教学活动。我相信只要不懈实践课标,教学活动将日趋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