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513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完卷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2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

2、融合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3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 C D4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5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

3、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6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7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

4、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8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9下图所示航线的开辟者为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10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

5、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11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12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

6、,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3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14鸦片战争后,进口商品除鸦片外,纺织品占很大比重,随后化工产品、煤油、钢铁机器等渐居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中丝、茶占70%以上,其后大豆、

7、桐油等日居重要地位,矿产品出口亦日增。这种状况表明当时A传统自然经济基本解体 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市场价格被西方列强操控15导致图1中18471853年中英贸易额(英)实际值与预期值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图1A天朝物产丰富 B闭关锁国政策C自然经济的抵制 D洋务运动的兴起16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1

8、7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1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 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19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

9、发展方针。对此方针理解正确的是A属于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 B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其实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 D使资本生产关系发生质变2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21表1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22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

10、理想,也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为此,新中国致力于A恢复发展城市工业经济 B领导实施“一五”计划C抵制西方国家在华资本 D推进社会主义革命进程2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24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

11、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2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

12、改变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0分)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 “仁者爱人”理念,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首先旨在解决百姓的生活,“故明君制民之产”“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而其思想的核心是“民为本”,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应“内圣外王”,提高自己内心的道德修养,为民表率,争取民心,“保民而王”,反对与民争利、驱民耕战。同时,孟子也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 晚明诸老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皆抱一种彻底革新之主张;而其立论根源,皆能从民权

13、方面着想。尤其是梨洲、亭林两家,他们均有极详明方案。大抵梨洲注重提高相权与清议之地位。其理想中相权与清议之实用,大体有似近代西方之责任内阁与国会。梨洲谓自秦以下国家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故主以最高行政职权操诸宰相,而“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而公是非存于学校。此等议论,皆从政治组织之最高机构上立论。而亭林则注重下层机构,尤行着眼于县行政与地方自治。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仁政”思想的主张。(6分)(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梨洲”、“亭林”的代表作品,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二人“革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方案

14、的不同。(8分) 27.(12分)明清两代,中国戏曲走向成熟和辉煌,在传统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政府放宽戏曲管制,儒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戏曲创作。戏曲在明代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儒学传统观念对戏曲题材和内容的渗透。至明代中晚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成为不少自由文人追逐的目标。儒士们也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生活的趣味。戏曲作为市民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强烈的娱乐精神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心理和生理追求,这就扫除了儒士创作戏曲的心理障碍。明代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有明显的儒学背景,从而使宋代以来就形成的以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

15、为主要创作者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边吴丽明代儒士创作戏曲现象及其原因 材料二 清初以来,昆曲作为文人雅士的时尚以及在宫廷相府中的走红,其刻意追求高雅品味,日益脱离大众。18世纪后期,随着四大徽班的进京,京剧逐渐形成。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京剧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综合了各种地方戏的表演艺术,曲词远较昆曲通俗,题材内容也多为市民喜好,因而流传日益广泛,最终成为所谓“国剧”。戏曲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意义并不只限于它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实际上,它在展示历史、传承文化等方面,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刘勇强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

16、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戏曲创作的社会背景。(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清初以来戏曲发展的趋向,分析京剧成为“国剧”的主要因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清戏曲在传统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功能。(3分)28.(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国外,只许用英船装载或用输入国的船只装运。”詹金森任英国首相期间(18121827),按照工业资产阶级的旨意,撤销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罗伯特.皮尔第二次任首相期间(18411846),取消了60种商品进口税,废除了谷物条例。随后英国在1

17、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摘编自王玮等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随着3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的再度紧张,“斯大林及其助手就坚信,他们将不得不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否则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或许苏联就有可能被资本主义所摧毁。”然而,工人低下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高效的驾驭从西方进口的设备。1935年8月30日夜间,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与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人均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为610%,工业生产水平跃升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推动下

18、,信息、资本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动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兴起。恰好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新的时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就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展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到2010年,中国在超越日本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是第三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命运。 摘编自郑必坚新时代中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651年航海条例颁布的主要目的,并分析1849年英国能够废除航海条例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

19、合所学,分析斯达汉诺夫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该运动对苏联经济有何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条件,并说明中国“抓住了新的时机”的主要措施。(10分) 高二期中考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AACC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BCDBCBA题号2122232425答案BBBAC1【答案】A【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为时所提供的论据“随时在别国被派上用场”,则从侧面反映

20、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A项正确;“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2【答案】B【解析】“程颐程颢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表明北宋时期存在儒学与佛教融合的现象,故选B项;材料表明儒学与佛教的融合,是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儒学统治地位没有动摇,排除A项;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不是在北宋,排除C项;阳明心学是在明朝,不是在北宋,排除D项。3【答案】C【解析

21、】朝鲜来华使者认为“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说明他们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正确;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并未超越理学范畴,心学承认“理”的存在,只是求理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在内心中领悟,故错误;王阳明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朱熹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二者观点明显不同,故正确;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叛逆,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顾炎武以精卫自比,突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情怀,故选A项;“人心一点灵明”,体现了王阳明“修心”、“致良知”的重要作用,排除B项;“循天下

22、之公”,体现了王夫之反君主专制的一面,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主张“众治”反对“独治”,反对君主专制,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都是反对君主专制,是在思想上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A项正确;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是对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故C项错误;明清儒学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但还没有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故D项错误。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把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旨在说

23、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选择C项。7【答案】C【解析】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唐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D项错误。

24、8【答案】C【解析】“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表明注重的是意境,不是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故A项错误;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的是花鸟画,故B项错误;“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表明注重的是意境,故C项正确;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是人物画,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图中所示航线是从西欧出发,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印度,是达伽马的航行路线,故选B项;根据所学迪亚士只到达非洲的东海岸,没有到达印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所学哥伦布沿着大西洋向西航行,到达

25、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与图中所示路线不符,排除C项;麦哲伦船队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的是环球航行,与题中所示路线不符,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这些观点分别从经济、政治、自然条件方面说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故A项错误;从传统上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注重政治制度和自然条件的

26、作用,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发生的认识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故B项正确;研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自然要把重心放在英国方面,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是次要因素,故C项错误;后期学者的研究只是研究视角的不同,不能以此否定传统观点,故D项错误。12【答案】A【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

27、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13【答案】C【解析】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中无法判断已经实行新政且取得成绩,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美国经济危机时亦有社会暴乱和动荡,且从题干中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可知淡定应对表述不准确,故B项错误;从“幻想型”“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可知逃避现实希求慰藉表述与题意最为符合,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艺术特点是反传统和个性化,而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4【答案】B【解析】根据“进口商品除鸦片外,纺织品占很大比重”“出口商品中丝、茶占70%以上,矿产品出口亦日增”可知,鸦

28、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A项;当时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小农经济依旧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西方列强操控市场价格的信息,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从材料英国在中国的实际贸易值与预期值截然相反,可知英国在中英贸易中没有如愿打开中国市场,结合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对于商品需求量有限,阻碍了英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故选C项;中国物产丰富是实行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条件,但不是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打开国门,

29、闭关锁国政策无法实行,排除B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17【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出境旅

30、游的发展,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故C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故D项错误。18【答案】C【解析】材料“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表明农村并不缺少机械操作员,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农业没有明显增产的原因,故B项错误;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深入,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的现象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

31、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的史实,故C项正确;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农庄拥有土地所有权,故D项错误。19【答案】B【解析】题干中“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体现,故选B项;属于社会市场经济的模式的是德国的经济模式,排除A项;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的经济体制,排除C项;这些政策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表明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故A项正确;文化要多元化,理念不能趋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

32、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商业的文化功能,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21【答案】B【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判断,1996年与1980年相比,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不断增加,说明国际贸易总体发展较快,故A项错误;从国家类型来看,1996年与1980年相比不同国家类型进出口依存度之间在缩小,反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故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无法反映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情况,故D项错误。22【答案】B【解析】题

33、干述及的时间是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所发表的社论中强调的是“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此种情况,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期早日实现工业化,故选B项;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帝国主义在华资本企业采取的是没收政策,而不是“抵制”态度,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进行“三大改造”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主要涉及工业化问题,不涉及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项。23【答案】B【解析】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

34、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4【答案】A【解析】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产自主权扩大,生产积极性提高,因而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增产现象,故A项正确;1980年与1975年相比,当时中国农业生产技术仍没有革命性的改变,故B项错误;题干所提及的1980年,农

35、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推广,并没有完成,故C项错误;1980年国家尚未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真正彻底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应该是在1992年,故D项错误。25【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A.B.D选项的史实正确,但这些结论与史实不相符。史实与结论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只有C史实与结论能够形成相对准确的逻辑关系。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26.(1)主张:经济上,为民制产,不夺民利,轻徭薄赋。政治上,内圣外王,民贵君轻,选贤与能;法治作为仁政的补充。文化上,重视道德教化。(任意三点6分)(2)梨洲:明夷待访录(2分),亭林: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任写一点得2分)不

36、同:黄宗羲:侧重对中央权力机构进行革新(提高相权与清议的地位);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2分)顾炎武:侧重对地方政治机构进行革新;提倡“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2分) 27.【答案】(1)社会背最:政府放宽戏曲管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兴盛;心学的传播。(4分) (2)趋向: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1分)主要因素:京师文化的推动;汇集地方别种精华;曲调、题材内容贴近民众。(4分) (3)重要功能:最乐民众;展示历史;传承文化;道德教化。(3分)28.【答案】(1)主要目的: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2分)历史条件: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进(如回答“英国政府着力打造世界工厂;国际经济

37、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均可给1分);)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答出“议会制度改革”、“代议制发展”均可给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英国工业品竞争力领先。(任意两点4分) (2)历史背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或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领导人急于实现工业化;工人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工业化需求;资本主义世界仇视苏联(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之中,处境危险);西方经济危机的爆发;法西斯扩张,欧洲局势紧张。(6分,任答3点即可)。影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推动苏联由农业国变为世界工业强国。(2分) (3)条件: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任意两点4分)措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分,答出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