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机时代的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探究李敏丁玉洁楚士燕刘田芳摘 要: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德育建设的重点之一。相比于传统的信息载体,手机信息的传递更为立体、动态,活泼,新颖,更符合学生的信息获得需求。但是鱼龙混杂的信息也对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诸多挑战:1.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2.手机 app 和二维码的易于操作性与伪善性。3.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需求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达到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教师必须标本兼治,努力满足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积极营造一个正能量满满的理性爱国主义手机阵地。关键词:手机时代;学生;理性爱国主义近几年,我们的国家日益走向强盛,具有很强震撼力的家国情怀系列的国产大
2、片如厉害了,我的国我和我的祖国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但是,过犹不及,有很多学生对于爱国主义却有着非理性的认识。诸如:中美贸易战、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各种摩擦很多同学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盲目运用类似于“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何必多言,只求快感的国强要霸”的言论渲染了自己的朋友圈。而作为互联网的重要使用者,学生的这些非理性的言论对教师的思政课教学乃至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都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单项的、静态化、平面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充满形式化、教条化的色彩。因此,如何抓好互联网阵地进行更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考验。一、刀刃向内,直面问题与挑战问题和挑战一:信息的
3、真实性与客观性习近平今年主持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他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摘自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然而,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的思政课,经受很大的的互联网信息真实性与客观性的筛选的考验。思政课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手机网络信息时,存在一定的信息筛选障碍。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功底相对薄弱的教师群体,很容易在有意无意中将一些缺乏准确性与真实性的国家和国际性信息传递给学生。问题与挑战二:手机
4、 app 和二维码的易于操作性与伪善性,各类手机 app 以及二维码在很大程度上裹挟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倾向。第一类是过分娱乐化和个人主义的手机 app 信息传递与传播,不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树立。据课堂调研显示,很多同学喜欢使用快手与抖音等手机 app。这类 app 的典型特点是传递可视性很强的碎片化信息,极大地迎合不同观看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错误地引导学生更加注重个人主义而忽略了国家与社会关怀。第二类是开发初衷较好但运行存在一定问题的学习类手机 app。这类 app 的研究者的初衷是好的,但因为缺乏开发的成熟度以及更新速度,导致信息中断或者信息缺乏活力而最终成为摆设。很多学生
5、其实是有通过手机 app 学习积极性的,但是目前的很多学习型 app 存在试用期很短,后期需要收费才可运行的情况。或者因为开发不够成熟,中期缺乏爱国主义形式与政策新信息的更新而渐渐成为手机中的沉睡 app。问题和挑战三:低门槛的二维码的制作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手机环境的净化。近几年,手机二维码的运用呈现出爆发式发展态势,我们已然步入扫码时代。一机在手,说走就走的便捷式扫码人生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一些商家为了搞出影响力,会尝试推出扫码赠送礼品或者扫码有奖活动。这些大街小巷的二维码因为附带着小小的利益而吸引了不少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手机中被各类推送信息填满,而为数
6、不多的红色教育资源的信息也被无情的挤到了视觉盲区。二、逐个击破,营造理性爱国主义的良好环境第一,治标先治本,必须优化手机网络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由扁平化、抽象化、静态化向立体化、具体化、动态化方向发展。作为网络原居民的学生,很难接受呆板、冗长而枯燥无味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教模式,因此要顺势而为。这是学校地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首先,教师要注重教学相长,在接受新信息能力上教师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刀刃向内的勇气,蹭破那份盲目的自尊,不耻下问。教师要磨开面子主动问计于人,才能更好地成长为一个能不断用新资源武装自我头脑的思政课教师,才能更好地将爱国主义讲
7、活、讲深、讲入心。再者,教师要将手机办公、手机教学常态化,与学生的手机生活学习方式相对接。唯有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信息频道,才能更好的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作为学校和社会,更應该树立课程思政理念,避免“5+2=0”的教学尴尬。学校和社会要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素材通过生动的网络视频、网络征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到互动性平台上,保证理性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全面性。第二,标本兼职效果佳,加强手机媒体资源的整理和管控,保证传播方向的正能量与客观性。大气、精准的信息资源更能够打消学生媒体时代对爱国主义负面报道的疑虑。自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已经很扎心。20 多个沿线国
8、家评选出的“新四大发明”即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极大地诠释了中国魅力。良好的国际国内形象迎来了一个高校学子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时机。天时、地利、人和更能驱动教育者抓住机遇,深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面对社会上关于国家的负面消息与问题,教师要尽力避免简单粗暴的屏蔽和压制行为,既要抓住课堂上的正面疏导,又要辅之以有理有据的网络正规资源,做到有理有据有启发有引导,让学生在学思中将理性爱国主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治标治本看对象。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研者,做到九次调研,一次说教,才能够更好地起到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去认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网络化形式。在
9、此基础上,从学习角度去引导学生使用精神涵养高的手机 app 和公众号。对于一些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关注的网络信息的同学,教师要旗帜鲜明的对其进行价值观引导;对于一些过于快餐化而毫无营养价值的手机 app,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反思他们的使用所得,让其主动发现症结;对于一些比较好的 app,例如爱课程,喜马拉雅等,教师要以身示范,积极分享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正能量信息,做到润物细无声。当互联网时代与强国之路相向而行时候,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是情不自禁的。但是如何将教师的手机信息以规范、理性、正向的姿态投放到学子的视野,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思政课教师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会运用互联网信息手段来润色教学,用精准的信息规范思政课教学,努力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爱国。作为学校和社会,更应该撑起一片正能量的网络信息之伞,让学生在相对纯正的讯息中成长成为有梦想、有担当的理性爱国主义青年。参考文献1赵希婧.实施“课程思政”培养爱国情怀J.现代出版,2019,(第 3期):18-20.2吴林龙.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6,(第11 期):49-54.3谢超林.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探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第 3 期):8-12.(作者单位:枣庄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