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141.11KB ,
资源ID:1074536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45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校社协同背景下的高校志愿服务育人路径研究.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校社协同背景下的高校志愿服务育人路径研究.pdf

1、校社协同背景下的高校志愿服务育人路径研究尹小虎 郭克楠 陈利江【摘 要】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既能积累实践经验,也是为社区基层高效治理探索新的模式与思路。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在校社协同框架下展开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育人的尝试与实践,逐渐形成专业导向的社区服务模式,情感导向的社区关爱模式和理性导向的社区教育模式三类较为稳定的校社协同志愿服务模式,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实践育人手段提供了有效参考。【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 社区治理 协同育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实现手段。城市社区长期以来作为志愿服务的

2、重要阵地,承载了协助高校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使命,高校志愿者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能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同时也为社区基层高效治理提供新的模式与思路。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代大学生是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高校都会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大量社会事务也开始向社区转移,由于居委会自身人员与能力存在一定局限,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承接也存在瓶颈,呼唤高校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时能够建立适应新时代社区治理需求的特色工作思路,要求校社协同的志愿服务能够在途径、形式和内涵上展开新的探索。2020 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3、,更是将构建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推上了大众的视野,许多在校大学生第一时间报名参与街道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也突显了当代青年作为社会治理重要群体的有生力量。可以说,当代的高校志愿服务既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承载了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要求。钟蓉(2018)在对发达国家志愿服务运作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提出,我国应当建立大学、社区、大学生、政府四位一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形成规范化、多样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邓敬峰、周笑妮(2019)认为高校学生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不但能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综合素质,还能弥补社区工作人员不足以及工作方法落后的缺陷,提高社

4、区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如何让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有效成长”,不断突出志愿服务的育人属性,同时在社区构建出良好的社会协同治理格局,并最终实现协同效应。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展开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二、高校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杭州的社区治理在全国走在前列,志愿者在社区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也是有目共睹,浙江理工大学依托杭州成熟的社区管理条件,主要从社区社会服务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探索与尝试,逐渐形成三类较为稳定的校社协同志愿服务模式。(1)專业导向的社区服务模式。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科技+”青少年科普教育志愿服务开始于 2013 年,以学院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为平台,利用学院物理、化学、数学、心

5、理等学科资源,自主设计多个模块课程及对应的科普微课和科技小制作。主要服务形式为志愿者们携带先进仪器设备到各社区和场馆设立“流动科技馆”,定期开展社区科普活动,由科普志愿者带领中小学生完成科普课程体验,提升对科学现象的思考和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激发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和想象力。这一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家长群体对于科普服务的需求。通过协同育人手段,既加深了志愿者对于自身学科的理解,加强了对知识内涵的深入挖掘,也将课内的知识转化为课外的实践行动,实现学生由知识的接收者到传递者的一个内化闭环。(2)情感导向的社区关爱模式。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手语志愿服务社是一个助残群体,成立 20 年来,志愿

6、者们服务杭州各大社区,努力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关爱与帮助。为倡导平等关爱残障人士,推动社会助残扶残的氛围,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志愿者们还在各个社区向健全朋友发放社会倡议书、开展无障碍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参观并体验无障碍设施,同时进行轮椅接力赛,蒙眼画图等活动使普通民众了解无障碍、体验无障碍,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的艰辛,从而带动社区的扶残助残风气。这一服务模式主要以情感关爱为导向,通过志愿服务过程激发学生的共情意识,在参与中让学生直观体会到社会中不同人群的生活,强化志愿者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促进学生思考特殊群体在社区治理中的现状与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实现育人过程往纵深推进。三、总结与前

7、瞻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既是学生成长成材的有效手段,也能助推高校融入地方事业、促进地方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就目前看来,校社协同过程中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许多项目都是简单规划就投入实践,缺少学理性分析,后期也较少进行理论性反思与提炼,使得活动展开展留于表面。二是资源整合还需加强,既要强化在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高校主体性位置,也要积极打通政府、社会组织、非盈利性机构之间的资源闭环,形成理念、数据、人材资源的有效流通。未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高校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前做好谋篇布局:一是强化理论研究,多角度为校社协同志愿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可以结合实践育人、劳动教育和社会创业等方向展开研究。二是广泛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将高校原有的政策、科研与创业等资源体系进行有效融合,打造实践育人螺旋式上升的台阶。三是关注社区治理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将其纳入大学生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活力与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 钟蓉.发达国家志愿服务运作机制对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启示J.中国市场 2018.302 邓敬峰,周笑妮.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的思考与探索J.才智 2019.28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0Q097)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