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初中文言文教学容易起来【摘要】要让初中文言文教学容易起来就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学文言文的首要方法就是朗读,熟读能诵。其次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懂得翻译的规律。接下来就要教会学生字词归纳积累的方法,举一反三。最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迁移拓展。【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背诵法;自主翻译法;字词归纳积累法;课外阅读迁移法【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73-02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害怕写作文,更害怕学文言文,作文不会写,好歹还能胡诌几句,凑凑字数,而文言文读不懂,做题目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乱蒙也没个方向。文言文枯燥,文言文
2、难学,特别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孩子而言,现代文中的许多词语尚未理解,又多了一种新的晦涩的语言表达方式,初中的孩子学起文言文来就越发惧怕了。事实上,初中文言文教学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既然是挑战,一旦解决,其作用就越发的巨大了,如果在初中阶段调动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就奠定了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就能很好地应对高中强大的文言文阅读压力,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能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一片沃土。要让初中文言文教学容易起来就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总结了几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更轻松更易于掌握的方法,具体如下:一、背诵法中国有句古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所以,学文言文的首要方法就是朗读,熟读能诵。说到背诵,学生马上又会反感语文就是死记硬背!其实背诵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掌握了就会发现,流畅地背诵并不难。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条有效又简单的背诵方法:1.画图画法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因为课文特别长,第一段的语言又不对称,学生难记忆,我就让学生根据课文第一段画一幅画,画上交代:“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望之而蔚然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边画画,一边将第一段的介绍部分就轻易地背诵出来了。画画其实是一种形象记忆法,特别适合景物描写的课文。2.关键
4、字记忆法例如,在教学口技一文时,因为文章长,对场景的描写细致,故背诵时容易混乱。我就把课文整理出一些关键字,如第一段是:善,大宴,施,坐,团坐,少顷,闻,满坐。第二段是:遥闻,妇人,其夫,既而,儿醒,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妇拍,大儿醒,当时是,妇,口中,儿,大儿,夫叱,一时齐发,宾客,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此类推,关键字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情节,关键字记住了,文章就很轻易地背诵出来了。3.减字法例如,木兰诗中的第三段背诵,第一遍减一部分容易记些的字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_,南市买辔头,北市买_。旦辞爷娘去,暮宿_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_。旦辞黄河去,暮至_,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5、闻燕山胡骑_。”接下来,第二遍又减一些字词“东市_,西市_,南市_,北市_。旦辞_,暮宿_,不闻_,但闻_。旦辞_,暮至_,不闻_,但闻_。”简单的内容两遍就可以背下,难些的内容就多减几遍,背诵也就很容易了。4.表演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些课文我们是可以使用表演法来促进背诵的。比如,在教学课文孙权劝学时,就可以根据课文角色吩咐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小组合作背诵。孙权劝学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所以运用“表演法”是最合适的,文章涉及到以下几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另外再安排一个旁白,全文就能表演出来了。“表演法”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背诵课文,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对于初中生
6、,课堂表演的形式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课堂趣味横生。二、自主翻译法当学生熟读能诵后就等于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资料,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有了背诵的积累,要想让学生学得容易,其次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学生懂得了翻译的规律,就是没有老师从旁指导也能读懂课文。在教学中,我会布置学生课前、课上自主阅读,指导学生自主翻译,我们可以提供以下几个自主翻译的方式:1.搬运课下注释法就是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先作预习,预习时,要将课文下面的注释搬运到课文内。很多学生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都有两种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找参考书背翻译,二是忽视课文注释,认为反正在课文中,不会主动记忆。背翻译的后果就是离开了文段就不知道文言的
7、翻译,或者生硬地套译,最后必然学不通。而忽视课文注释就等于失去了自主阅读的拐杖,自己不会翻译,又没有重点字词的指导,最后也必然以不懂终结!学会在预习时搬运课文翻译,其实就是一种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有了课文翻译,学生就可以不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基本阅读课文,有了这一步,既有利于提高正式课堂的效率,又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提倡。2.组词翻译法在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组词翻译法是最简单,最容易掌握,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例如:伤仲永一课“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这句话中“生”“识”“书具”“忽”“啼”“求”都可以使用组词法,“生”即“出生”,“识”即“认识”,“书具”即“
8、书写工具”,“忽”即“忽然”,“啼”即“啼哭”,“求”即“求取”。学生一旦学会组词法,翻译的问题就容易多了。3.旧知识联系法所谓旧知识联系法其实就是学生借助已学的文言字词知识解决在新的文章中遇到的同一文言字词或同类文言字词。例如,学生在七年级上学了“智子疑邻”的“智”是意动用法,接着在七年级下再学“邑人奇之”“奇”的用法相同,那么在翻译时学生就懂得如何翻译了。又如,学习了河中石兽中“求之下流,固癫”的“固”字是“本来”之义,那么在伤仲永中学习“固众人”的“固”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4.常用俗语、成语联系法学生在课本上学习记忆的文言文的知识量实际上是远远不足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所以,教师在教
9、学过程中对知识的补充和迁移尤为重要。而补充迁移的知识最好就是使用俗语或成语,这样,学生既熟悉,又便于记忆,效果很好。例如,我们在教授“汤”一词的古代意思时如果能举出“金城汤池”或“汤泉”的例子,相信学生会很快记住“汤”为热水一义。同样的词汇还有如:“原形毕露”的“毕”、“亡命之徒”的“亡”、“岂有此理”的“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孰”等。5.查字典法此种方法其实也就是告知学生,只要想学,即使没有以上的种种办法,最笨的一种方法就是查字典,只要愿意学,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6.询问老师法询问老师法当然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不过,学生似乎大都不是很爱用,因为这是风险性最大的一种方法,遇上老师细
10、心也耐心,可能很快就解决问题了,遇上老师心情不好或自己想偷懒的想法被老师破译,那后果恐怕又有些令人惶恐不安了。不过这一招却是最容易生效的。三、字词归纳积累法当学生学习的内容慢慢增加,词汇量也有了一定积累后,接下来在教学中就可以教会学生字词归纳积累法。字词的归纳可以根据学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作基础,学习新知识,迁移旧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归纳,归纳的同时要学会迁移旧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峡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归纳“绝”字、“虽”字、“素”、“自”等。归纳字词一定要举例子,且例子最好能遵从几类:1.典型课文中典型语句例如,学到伤仲永一课的“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是”的翻译时,我们就可以举出河中石兽中的“如
11、是再啮”和论语中的“是知也”的“是”的例子,当然,这时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背其实也就用上了。2.常见俗语、成语这一点在翻译方法时已经举过例子,俗语与成语简短,易于记忆。例如,学到孙权劝学中的“孰若孤”中“孰”的翻译,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记住“孰是孰非”或“孰轻孰重”中的“孰”的意思。3.古典诗词中的例子古典诗词中的文言词汇虽然不硬性要求掌握,但事实上,学生背诵得最多、记得最牢的却是古典诗词,所以,古典诗词同样是积累文言词汇的极好词库,从古典诗词中找例子其实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我在教孙权劝学中的句子“但当涉猎”的“但”字的翻译时,我就会让学生归纳积累学过的“但”字的诗句,如“但余钟磬音”、“但闻人语响”
1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等,这些例子学生可以顺手拈来,其实这也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的素材,让文言文的学习更广泛,更轻松。四、课外阅读迁移法当学生轻松完成了以上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后,最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迁移拓展。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以致用的收效是最好的。对于初中学生,我一般推荐他们读以下的文言文篇目:1.世说新语因为这本书故事短小有趣,学生容易读懂,故事性较强,往往能吸引学生。世说新语中的很多小故事简单而富含深意,学生易读懂,我会安排学生在每周一天的课前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小故事,这样积累下来,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2.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学生熟悉,同样短小精悍,学生阅读时既能积累文言文语感,同时也是对成语知识的积累,一举两得,学生学得轻松。3.名句名篇名句主要指一些经典文言作品中的句子,这一类的在论语中能找到很多,名篇除了教材里出现的外,还可以是古典诗词,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更有趣味性。课外阅读迁移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成功感,而丰富有趣的课外篇目更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既充实了文言文的教学,更为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五、结语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套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负担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确行之有效。当然,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任务依然很重,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不断地充实学习的方法,务必达到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