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问式评课的实践形态探索“追问式评课”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遵循由教学事实到教学理念的“追溯”路径。在荷叶圆圆的追问式评课中,执教者先进行说课,然后评课者和执教者展开平等对话,最后执教者和评课者达成共识,总结这次评课的收获。近年来,在李海林等语文教学名师的带动下,追问式评课逐渐兴起并得到认可和推广。所谓“追问式评课”,即“以对话的方式,回顾并认定教学事实,追溯并反思教学理念,以期获得教学启发的活动”1。追问式评课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遵循由教学事实到教学理念的“追溯”路径。而作为一种新的评课范式,它的实践形态尚有待作进一步探索。2012 年 3 月 6 日,湖北郧阳师专马磊老师赴十堰市五堰小学观摩
2、吴春林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荷叶圆圆的课堂教学。3 月 10 日,马磊老师与吴春林老师展开了追问式评课。本文拟对这次追问式评课的实践形态予以述评,以期促进追问式评课的实践探索。一、追问式评课的准备与以往案例不同,本次开展的追问式评课活动与上课时间相距 4 天。这是为了使执教者吴老师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为了说课,吴老师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重新审视教案,回到最初的教学设计。2.回顾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3.将学生上课时在教科书上做的笔记进行上交整理。4.对本校同事听课记录作进一步整理。5.与本校教师之间展开协作式评课。在充分“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吴老师回顾并认定教学事实
3、,进行自我反思,形成“说课稿”。二、追问式评课的实施本次追问式评课的实施大致可分为说课、对话两个环节。(一)说课吴老师在说课中指出,荷叶圆圆的学习目标一是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二是学习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并将快乐分享他人的精神。这二者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阐述教学过程时,吴老师既叙述了教学事实,也阐述了教学重建的设想。吴老师对教学事实作了全面的回顾总结,其中既有按照教学预设形成的教学活动,也有课堂上现场生成的精彩片段,此外还提出了教学重建的策略。吴老师详细叙述了按照教学预设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这堂课,通过向学生提问对荷叶的认识,并借以激发学生对荷叶的兴趣,然后切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
4、习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对荷叶有了基本的认识。要求孩子们尝试用赞美的语气把第一节读出来。最后把这篇课文的主题升华:让孩子们进行讨论交流,比如荷叶给小水珠、蜻蜓、青蛙、小鱼都带来了方便,自然而然地引到第一自然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荷叶非常美,但它不吝啬自己,而是乐于奉献自己。课末布置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孩子们对文章复述的能力。在谈到教学“青蛙”一节时,吴老师提到了课堂的现场生成。让孩子们自己朗读第四自然段,自主学习的同时加以简单的引导:“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青蛙在歌台上唱歌的情景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我看见有一个孩子,他在那
5、里跃跃欲试想做小青蛙在歌台上呱呱叫的样子。有些孩子就显得激动了,也想模仿小青蛙呱呱叫的样子。于是我就临时找同学做小青蛙呱呱叫的动作,这个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涉及到。而那个孩子确实把小青蛙蹲在歌台上呱呱叫的情态做出来了,这一情境也催生了这节课的高潮。这是我的意外收获,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达到了最初设计不找同学来扮演小青蛙所没有的效果。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的。杜威指出,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的引导者和启发者。2在这里,吴老师之所以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就在于她深刻把握了儿童的发展规律,并运用于到平日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研读分析每一节之后,则由教师带领学生分角色朗读
6、课文。谈到此处,吴老师提出了教学重建的策略。课堂上我把他们分组分角色朗读。其实朗读时应让他们边读边演:读课文中小水珠部分的孩子们就做出睡觉的样子,在摇篮里晃来晃去;读课文中小蜻蜓部分的孩子,就做出小蜻蜓扑闪着翅膀的样子;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动,这样读的效果会更好。这是后来想到这节课需要进一步优化的环节。(二)对话吴老师说课后,马老师对吴老师的教学事实作出进一步概括总结:你在“说课”过程中,说到教学预设却没有在课堂上展现的东西、临时生成的东西,还提到了教学重建的策略。这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朗读感受荷叶将快乐分享给他人的精神。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荷叶将快乐分享给他人的精神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
7、如果这个过程脱离文本,就有可能变成一节纯粹的思想品德课。我觉得这堂课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学习荷叶将快乐分享给他人的精神始终没有脱离文本,一直依据着文章的语言进行教学。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主要指导学生的朗读。其实学习朗读和学习荷叶这种精神是相统一的。对此,吴老师表示认可。马老师针对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展开了一系列的追问。本文在此举例介绍。1.教学资源的利用马:在展示图片前先问同学们是否见过摇篮,然后再出示摇篮图片。呈现摇篮图片后再问睡在摇篮里什么感觉?为什么是这时呈现图片而不是在之前或之后?吴:这是由孩子的成长经历和感官意识决定的。让见过摇篮的孩子先自己描述一下所见过的摇篮样子,再出示摇篮的图片,对
8、他们有视觉上的冲击。当孩子们看到图片后,发现原来和自己见过的是一样的,他们就会很高兴,有一种成就感。这时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自己的认知得到老师认同,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更高。而没有见过摇篮的孩子们,在听别人说的时候,就会发挥自己的一些想象,等老师把摇篮的图片出示时才明白:原来摇篮是这样的。如果过早把图片展示出来,他们的思维就会被定式化,就不会去想象,只会说图片上摇篮的样子。这不利于孩子们想象能力的发挥和培养。如果过晚展示图片,孩子的兴趣就难以被激发,那么睡在摇篮的感觉就不容易被体会了。所以图片不能过早或过晚出现。马:这细节体现的是作为老师对教育心理学的深刻把握。即使同样的课件和教案,让不同
9、的老师去教,他播放的顺序是不一样的,那么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很认同你把它放在这个位置。2.学习活动的组织马:你是怎样指导学生朗读的?吴:学习每一段时,先让他们自读同时还带着一个问题,比如说蜻蜓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实际上把孩子们领到课文中的那句话:“是我的停机坪。”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而不是泛泛去读。马:朗读要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有些语文课上,老师把朗读作为一个孤立的环节,比如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下一段,先找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不够,却让他有感情地朗读,他根本就做不到。老师接着找一个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再次进行朗读,或者老师范读,建议同学们学习和模仿。如果学生把文本
10、理解透彻,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读得有感情。吴: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那么究竟是什么感情呢?孩子们是不知道的。马:或者说老师提示带着“很神气”的语气去读,为什么要带着神气的语气去读?则是孩子不能理解的、甚至感到迷茫的。吴:学完每个自然段,让学生自己带着那种感受去朗读,老师进行一系列指导。读得好的学生就让其做范读,教师进行点评。3.学习活动的引导马:你前面提到,如果脱离了文本,学生的思维可能就会天马行空。你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些?那么你是怎样意识到学生已经脱离了文本?吴:第五部分,通过诱导学生探索小鱼和荷叶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想象:“小鱼把荷叶当什么了?”“阳伞。”“小鱼此时在阳伞下的心情是
11、怎么样的?”孩子们说:“非常高兴。”“这时小鱼在荷叶下是怎么想的?”由于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跟上,孩子们就脱离了文本天马行空地说。他们说小鱼非常高兴,因为这个荷叶帮它遮太阳。他们这时的思维还定格在“阳伞”这个步骤。马:你是怎样把学生“拉回来”的?吴:实际上文章有具体的句子。我让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鱼很高兴?这时孩子马上回答:“小鱼笑嘻嘻地游来游去。”就把他们拉回到了文本。4.教学活动的重建吴老师在说课时提到了教学重建,马老师和吴老师就此一起探讨两种教学形态的区别。马:最后你也说到了角色表演,那么边读边演和只读不演这两种教学形态有什么区别?吴: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孩子经过 40
12、分钟的课堂,长时间、反复地学习。如果边读边演则可以释放孩子的情绪,其次加上动作和结合心理,他们的阅读水平就会得到一定的提高,读出来的效果就会更好。一年级的孩子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他们愿意把抽象的东西肢体化。马:这也体现了一位老师对教育心理学的把握。三、追问式评课的总结在回顾认定教学事实的基础上,马磊与吴春林一起总结这次评课的收获。马: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一个是让学生学习朗读;另一个是学习荷叶这种分享快乐的精神,那么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方法。用“同课异构”来说,就是同一篇课文,同一个教研组,老师设计出不同的教案,越新颖越好,都强调要与众不同。其实这是一种不严肃的态度,就对其学生来说,教的内容与教的方法
13、之间是高度联系的。吴: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同样的教案、课件,以及同样的教学目标,但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每位老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点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上课要有以下教学理念:有趣、有序、有效。通过这次教学,要做到真正的有趣,也同样能启发孩子。马:这堂课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为了实现教朗读的目标,一直围绕着文本来教。如果刚开始让学生朗读,然后老师再范读再让大家模仿,最后再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过程则是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表面上学生会读了,也知道主题是乐于助人,但会收效甚微。所以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选择适用于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追问式评课作为评课范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多样化的。马磊和吴春林老师的实践,无疑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我们期待着语文教学一线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专家作出新的探索。注释:1马磊.语文追问式评课的三个维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2刘正伟.名家解读:语文教育意蕴篇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王磊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