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2KB ,
资源ID:107441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441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热门阅读“中国”一词含义经历的曲折的变化素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中国”一词含义经历的曲折的变化素材.doc

1、“中国”一词含义经历的曲折的变化“中国”词义考“中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中国”的含义却经历了曲折的流变明末来华传教士艾儒略(1582-1649)等带来世界地图和五洲四洋观念。瞿式耜职方外纪小言云:“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之一。”这是对传统的“中国者,天下之中也”观念的理性反思与修正。上为艾儒略职方外纪中的世界地图。“中国”一词出自汉语古典,是一个今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从古代到近现代,其词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它是文化的古今更革、中外交会的产物。这种曲折的流变体现在:从古代的“城中”义到“天下中心”义,进而演为近代的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古

2、汉语中对“中国”的解释中国之“中”,甲骨文、金文像“有旒之旆”(有飘饰的旗帜),士众围绕“中”(旗帜)以听命,故“中”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谓左右之间,或四方之内核;又申发为文化或政治上的枢机、轴心地带,所谓“当轴处中”,有“以己为中”的意味,与“以人为外”相对应。中国之“国”,繁体作“國”,殷墟甲骨文尚无此字,周初金文出现“或”及“國”字,指城邑。说文:“邑,國也,从(wi)”,原指城邑。古代的城,首先是军事堡垒,“”示城垣,其内的“戈”为兵器,表示武装,含武装保卫的天子之都之义,以及诸侯辖区、城中、郊内等义。由“中”与“国”组成“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如青铜器何尊铭辞记周王克商

3、,廷告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最早的传世文献尚书周书梓材追述周成王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诗经、左传、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词。“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释曰:“中国,京师也。”孟子万章讲到舜深得民心、天意,“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这些用例的“中国”,均指居天下之中的都城,即京师,诚如刘熙为孟子作注所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一)指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

4、“四夷交侵,中国微矣。”西周时,“中国”主要包括宋、卫、晋、齐等中原诸侯国,此义的“中国”后来在地域上不断有所拓展。(二)指国境之内。诗大雅:“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谷梁传昭公三十年注:“中国,犹国中也。”(三)指中等之国。管子按大小排列,将国家分为王国、敌国、中国、小国。(四)指中央之国。列子按方位排列,将国家分为南国、北国、中国。以上多种含义之“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与“四夷”对称的诸夏义的“中国”,如诗经小雅六月序云: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南朝宋刘庆义世说新语言语说:“江左地促,不如中国。”唐人韩愈上佛骨表云: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传入中国

5、,上古未尝有也。这些“中国”,皆指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其近义词则有“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等等。晚周以降,“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中国”原指华夏族活动的地理中心与政治中心,自晚周以降,“中国”一词还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史记卷43赵世家所载战国赵公子成的论述颇有代表性: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与叔父公子成论战的赵武灵王(?-前 295)则指出,夷狄也拥有可资学习的文化长处,如“胡服骑射”便利于作战,

6、中原人应当借取,从而壮大“中国”的文化力。发生在赵国王室的这场辩论,给“中国”的含义赋予了文化中心的内蕴。古人还意识到文化中心是可以转移的,故“中国”与“夷狄”往往发生互换,唐韩愈原道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明清之际哲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思问录等著作中,对“中国”与“夷狄”之间文野地位的更替,作过深刻论述,用唐以来先进的中原渐趋衰落,蛮荒的南方迎头赶上的事实,证明华夷可以变易,“中国”地位的取得与保有,并非天造地设,而是依文化先进区不断流变而有所迁衍,诚如思问录外篇所说:“天地之气,衰旺彼此迭相易也。”“中国”是如何衍变为国名的我国古代多以朝代作国名(如汉代称“汉”、“大汉

7、”,唐代称“唐国”、“大唐”,清代称“清国”、“大清”),外人也往往以我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如秦、汉、唐)或当时的王朝相称,如日本长期称中国人为“秦人”,称中国为“汉土”、“唐土”,江户时称中国人为“明人”、“清人”;希腊、罗马称中国为“赛里丝”,意谓“丝国”。以“中国”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首见于史记大宛传,该传载汉武帝派张骞(?-前114)出使西域: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这种以“中国”为世界诸国中并列一员的用法,汉唐间还有例证,如后汉书西域传以“中国”与“天竺”(印度)并称;唐会要大秦寺以“中国”与“波

8、斯”、“大秦”(罗马)并称。但这种用例以后并不多见。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元史卷95列传外夷一载,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国书,称自国为“中国”,将日本、高丽、安南、缅甸等邻邦列名“外夷”。明清沿袭此种“内中外夷”的华夷世界观,有时也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中国”一词,但仍未以之作为正式国名。“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北宋不同于汉唐的是,汉唐时中原王朝与周边维持着宗主对藩属的册封关系和贡赉关系,中原王朝并未以对等观念处理周边问题;赵宋则不然,北疆出现了与之对峙的契丹及党项羌族建立的王朝辽与西夏,这已是两个典章制度完备、自创文字,并且称帝的国家,又与赵宋长期处于战争

9、状态,宋朝还一再吃败仗,以致每岁纳币,只得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以对等的国与国关系处理与辽及西夏事务,故宋人所用“中国”一词,便具有较清晰的国体意味。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北宋理学家石介著中国论,此为首次出现的以“中国”作题的文章,该文称: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这已经有了国家疆界的分野,没有继续陶醉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虚幻情景之中,此后,“中国”便逐渐从文化主义的词语,变为接近国体意义的词语。当然,国体意义上的“中国”概念,是在与近代欧洲国家建立条约关系时正式出现的。欧洲自17世纪开始形成“民族国家”(nation-state),并以其为单位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秩序。清政府虽

10、然对此并无自觉认识,却因在客观上与这种全然不同于周边藩属的西方民族国家打交道,因而需要以一正式国名与之相对,“中国”便为首选。这种国际关系最先发生在清俄之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遣哥萨克铁骑东扩,在黑龙江上游与康熙皇帝时的清朝遭遇,争战后双方于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开首以满文书写清朝使臣职衔,译成汉文是“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与后文的“斡罗斯(即俄罗斯)御前大臣戈洛文”相对应。康熙朝敕修平定罗刹方略界碑文,言及边界,有“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等语,“中国”是与“鄂罗斯”(俄罗斯)相对应的国名。如果说,17世纪末叶与俄

11、罗斯建立条约关系还是个别事例,此后清政府仍在“华夷秩序”框架内处理外务,那么,至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打开清朝封闭的国门,古典的“华夷秩序”被近代的“世界国家秩序”所取代,“中国”愈益普遍地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名使用,其“居四夷之中”的含义逐渐淡化。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来往照会公文,言及中方,有“大清”、“中华”、“中国”等多种提法,而“中国”用例较多,如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说:中国所行于外国者,无一非利人之物。以“中国”与“外国”对举。与英方谈判的清朝全权大臣伊里布致英帅书,称自国为“中国”,与“大英”、“贵国”对应,文中有“贵国所愿者通商,中国所愿者收税”之类句式;英国钦奉

12、全权公使璞鼎查发布的告示中,将“极东之中国”与“自极西边来”的“英吉利国”相对应,文中多次出现“中国皇帝”、“中国官宪”、“中国大臣”等名目。而文“中国”正式写进外交文书,首见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签署的中英江宁条约(通称南京条约),该条约既有“大清”与“大英”的对称,又有“中国”与“英国”的对称,并多次出现“中国官方”、“中国商人”的提法。此后清朝多以“中国”名义与外国签订条约,如中美望厦条约以“中国”对应“合众国”,以“中国民人”对应“合众国民人”。历史上一段时间,“中国”并非我国的专称古代中原人常在“居天下之中”意义上称自国为“中国”,但也有见识卓异者发现,“

13、中国”并非我国的专称,异域也有自视“中国”的。曾西行印度的东晋高僧法显(约342-约423)佛国记中说,印度人以为恒河中游一带居于大地中央,称之为“中国”。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艾儒略等带来世界地图和五洲四洋观念,改变了部分士人的中央意识。如瞿式耜职方外纪小言云:“按图而论,中国居亚细亚十之一,亚细亚又居天下五之一,戋戋持此一方,胥天下而尽斥为蛮貉,得无纷井底蛙之诮乎。”清人魏源接触到更翔实的世界地理知识,认识到列邦皆有自己的“中国”观。海国图志卷74有云:释氏皆以印度为中国,他方为边地。天主教则以如德亚为中国,而回教以天方国为中国。近代学人皮嘉佑醒世歌一文道:“若把地球来参详,地球本是浑

14、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都是对传统的“中国者,天下之中也”观念的理性反思与修正。近代中国面临西东列强侵略的威胁,经济及社会生活又日益纳入世界统一市场,那种在封闭环境中形成的虚骄的“中国者,天下之中”观念已日显其弊,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意识应运而生,以争取平等的国家关系和公正的国际秩序。而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一个恰当的国名至关重要。“中国”作为流传久远、妇孺尽知的简练称号,当然被朝野所袭用。梁启超、汪康年等力主,应当扬弃“中国者,天下之中也”的妄见,但“中国”这个自古相沿的名称可以继续使用,以遵从传统习惯,激发国民精神。他们指出,以约定俗成的专词作国名,是世界通则,西洋、东洋皆不乏其例。如果说,“大清”和“中国”在清末曾并列国名,交替使用,那么,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肯认。今人当在全面观照“中国”的古典义和现代义及二者的因革转化的基础上,使用“中国”一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