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52.50KB ,
资源ID:10742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42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高三语文备考 诗歌鉴赏备考 无招胜有招.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高三语文备考 诗歌鉴赏备考 无招胜有招.doc

1、诗歌鉴赏备考,无招胜有招南城中学诗歌鉴赏备考心得陈平2012年高考我校语文取得较好成绩,作为C组学校取得了高于B组学校平均分的成绩,其实不容易,老师的付出可想而知。因为高考改卷和平常不同,我们无法知道准确数据说明诗歌鉴赏这个考点究竟为总分做了多少贡献,我只有根据平常听课、研讨交流所了解的来谈谈我们诗歌鉴赏备考教学的做法。其实,想法比做法更重要,观念改变,姿态就会变,做法就随之改变。高考备考要摆脱繁重、枯燥、低效的题海战,首先老师的观念一定要有一个根本的改变。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想法是:语文备考教学不是教的过程,是学的过程。传统备考教学中的“传授接受考查”的方式很容易让师生都陷入题海的围困。想追求高

2、效复习,一定要突破这个困局。如何突围?就是打破常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习思考和质疑习惯,相信学生,带领学生一同思考,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还原文本的分析,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复习教学活动中,从而带领学生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真正的复习不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梳理学生自己的思路,教会学生自主复习,自我质疑,自我考评的方法。一句话: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实施新课改以来,这些观念并不新鲜,老师们都认同,但如何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就不一定都做到了。我们的顾虑似乎少很多,我们生源差,高一入学的语文成绩经常都排在全市25-35名之间,就像打扑克

3、,我们总是摸到一手臭牌。反正也是一手烂牌,考得差也正常,与其循规蹈矩坐以待毙,不如大胆改革认真实践,可能会带来一线生机或许也会出奇制胜。我们的教学计划基本不走“三轮复习”的传统老路了,在松山湖的总结会上我们科组长的总结发言中有一个第五点是:专注题型本质,注重深度备考。听起来,还是很笼统。具体到诗歌鉴赏来说吧。诗歌鉴赏的题型本质是什么?诗歌鉴赏的备考深度在哪里?我的理解:诗歌鉴赏的题型本质是考查学生初步欣赏和鉴赏诗歌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能力。无论问题怎么设计,也都是考查学生有没有领悟诗歌的情感,有没有发现或感受到诗人抒发情感的一些艺术技巧。以往我们也是按自己的备考计划,按部就班地分别从“诗歌的形象”

4、“诗歌的语言”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几个专题逐一讲练,或者,索性先把什么写景诗、送别诗、边塞诗等古典诗歌的八大类型介绍给学生,告诉他们每一类型一般表达什么情感,运用什么技巧,然后在大量的诗歌鉴赏练习中,一次一次训练,竭力让学生懂得某些诗用了某些鉴赏方法,答题要抓住某些规律等等。这样做行不行?我们多年都这样做,也不乏经验之谈和备考招数,可是,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我们的十个招数有七八招是不管用的。学生完全不懂诗还要他进一步鉴赏其诗歌的情感和艺术,这就相当于假定我们的学生有较丰厚的赏析古诗的积累,且具备和老师差不多的鉴赏水平。这其实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假定,是高

5、估我们的学生了,尤其像我们的学生,最大的障碍是你带领他鉴赏的诗歌他大部分并没有看懂,勤奋刻苦了半天学到一鳞半爪的所谓鉴赏技巧,牛头不对马嘴地乱用一通,诸如只要问什么手法就只答各种修辞手法,压根儿不明白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不管什么诗都用“情景交融”来分析技巧;只要诗人有曾经被贬谪的背景就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来把握思想情感;只要是送别诗只管用一个“依依不舍”来形容情感,学生已经不会静下心来读完整首诗的每一句,也没耐心去揣摩同样是送别诗,这个诗人和别的诗人的心情有何细微差别。这样下来,备考深陷题海,师生共渡苦海,效果如何,只有天知地知。我们觉得问题就出在我们的辛苦工作是建立在一个不真实的基

6、础上,我们不愿意直面我们的学生鉴赏诗歌水平与复习方式严重脱节的残酷现实,我们老师的应试功利心遮蔽了面对一首诗歌最平常的鉴赏心态,我们忽略诗歌鉴赏的本质规律,也脱离了诗歌的本质。结果,学生不懂诗意就开始生搬硬套大量的诗歌鉴赏的术语,这样做既是为难学生也是为难我们自己,关键是这样做违背了“理解欣赏鉴赏”这个最简单的诗歌鉴赏的思维规律。为尊重这个规律,我们大胆做点改动,不局限于备考的轮数,更注重备考的深度。备考深度是指什么?我们认为:诗歌备考的深度不在诗歌鉴赏的难点有多难,不在于训练学生学会解答难度大的诗歌鉴赏题,而在于学生的情感和智慧有无投入到对一首诗的关注、审视、理解、触动、欣赏乃至鉴赏的过程中

7、来。学生有没有调动自己的心智去领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以及深藏在词句背后的微妙的心境,最后在学生做题时学生的鉴赏思维有无得到相应训练。显然,这个“深度”是指鉴赏的活动有无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诗歌鉴赏中必然涉及到的种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老师一定要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切实尊重学生习得规律,不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学生根本不懂诗歌,何谈鉴赏?那么究竟怎么做呢?用什么策略呢?一言以蔽之,诗歌备考的策略就是不要有什么策略,就是回到诗歌鉴赏的本来面目。平常一个人面对一首诗歌该怎么读就怎么读,读懂了,自然就进入鉴赏的层次了。因此我们的高三老师主要做两件实事:一是带

8、领学生读懂诗歌;二是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简单说一个是“读懂”,一个是“会答”。从时间安排上,以“读懂”为主,如何答题只是考前两三个月作密集训练,强化答题意识。大量时间都是做前一件事。一、带领学生读懂诗歌读懂是一切鉴赏的前提。怎么做?我们不再按部就班地讲专题、讲类型,而是带领学生一头栽进诗歌的海洋(说是“海洋”,其实也就五六十首包含各种基本类型的古典诗歌),不急于做题,只集中于一个目标:读懂。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自己来关注和发现诗歌类型和相应的鉴赏方法。避免先入为主地抛给学生一些知识、概念、术语、技法。实践出真知。这些东西应该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欣赏诗歌的大量实践中自己去发现、感悟。所以我们静下心来,

9、花时间带领学生来赏读大量诗歌,可利用的复习资料很多,如那本早读晚练被我们用到淋漓尽致,学生隔三岔五就要与至少一首古诗词打交道,要动口、动手、动脑地读懂一首诗。具体做法是指“学生书面翻译师生点评译文老师引导鉴赏”三个环节。我们几乎在讲一首诗歌前常常要求学生书面翻译这首诗,这看起来很笨,但是却很关键。学生有翻译本,用来翻译文言文,也用来翻译诗歌。尽管在诗歌的翻译上学生遇到的问题比翻译文言文更陌生,更有挑战性,学生的翻译肯定五花八门,但老师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学生翻得很准,而是引起学生对这首诗的高度关注,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客观上让学生投入到理解欣赏一首诗的实践活动中去,然后,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不要

10、急于解读这首诗,诗歌鉴赏备考教学切忌被诗歌的鉴赏技巧架在空中,老师摇头晃脑地鉴赏,学生仰望,始终无法企及诗歌的艺术境界,渐渐失去信心从而失去注意力。诗歌鉴赏备考,是学生去考,学生读懂是关键,要先把老师的鉴赏,变成学生的鉴赏。既然学生已经初步翻译过了,肯定有很多疑难,老师不要马上解疑,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再领悟诗意,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翻译解读诗意,甚至可以展示学生的翻译让大家讨论,老师不要急于在学生面前炫自己的诗歌鉴赏的功底(包括我自己都常犯这个毛病),要耐住性子让学生自己在诗歌的天地里先摸索,错了也没关系,一个学生的错往往会成为老师最好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契机。就在这样过程中,学生不但会渐渐悟到诗

11、人的感情,还顺便会发现一些诗歌鉴赏的技巧,老师只是顺势点评、引导、追问、归纳。一堂课,老师可能讲10分钟甚至几分钟,所讲的都是学生已经感觉到却不甚明了而且非常想明了的知识。举个例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郎中:官名。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前一天布置学生书面翻译这首诗,第二天课堂上一起来读懂这首诗)教学环节如下:1. 先让学生齐读全诗,整体感受诗意2. 让学生自由提出自己觉得不好翻译或有疑问的词句3. 然后展示一个学生的译文。如【学生的翻译】庭院中的树上有休息的乌鸦,冰冷的露水无声无息地打湿了桂花。

12、我在望着今晚月亮,不知道秋天的思念飘落在哪户人家。(邱茜茹)4. 针对展出的同学的答案讨论:对茜茹的翻译有无疑惑处?学生就很快七嘴八舌提出以下疑问: 第一句的“白”字没有翻译到,到底什么意思 “秋天的思念”是什么思念?翻译中看不出诗人是什么感情。(这个过程让老师了解了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是什么,这很关键。)当学生七嘴八舌点评人家的翻译时,老师也随机发表点评,注意鼓励学生。5.【老师点评】茜茹翻得相当不错!主要诗意都读懂了,尤其有一个动词翻得很好,是哪个?“飘落”,好在哪里?思念本是无形的真厉害!你们连“以有形写无形”都懂啊!好,大家一起逐一来解决刚才提到的疑惑之处。首先“白”字怎么翻译?有没有

13、人会翻译?白色的地?下雪吗?秋天啊,是霜。广东很少见到的。问题是诗中一定是指地上的霜吗?别忽略题目啊!咦?有人说是月光,好像小时候就读过类似感觉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对了!不管有霜没霜,反正十五之夜的月光下的地面肯定镀上一层白辉的。再来看“秋思”,字面上确实就是“秋天的思念”,大家都想想这是怎样的思念?同学们还指出看不出茜茹翻译的诗歌中诗人是什么感情,可能关键就在对这个“秋思”的理解了。秋天会有什么思念呢?更准确地说是“秋夜的思念”,再准确说应该是“秋月下的思念”,还不是最准确,应该是“中秋月下的思念”,那你认为是什么思念?(学生说“思乡”“思亲”“相思”)别忘了联系题目来理解,

14、思念杜郎中?思念友人?都对,就是“怀人”“思亲”吧。好,还有没有疑问?对了,有同学指出了茜茹的翻译还忽略了注释的相关内容,“家”无实义。比如有一个词叫“花落谁家” 本意是以击鼓传花行酒令,随鼓声传花,鼓停时花落在谁手里谁就罚酒,现在是“谁是获胜一方”的意思,家,已是无实义的助词了,不翻成“哪户人家”,“谁家”应翻成“谁”“谁那边”。另外,老师觉得“冷”翻成“冰冷”是不是太冷了?秋天的夜露没那么冰冷,“清冷”就可以了。现在对比一下参考译文:【诗意译文参考】庭院中,十五的月光照射到地面好似铺了一层白霜,树上鸦鹊已安然栖息,清冷的秋露无声地打湿庭中桂花(或许也打湿了月宫里桂花)。举头仰望,今夜明月当

15、空,普天之下,人人都在对月感怀,深沉的秋夜里不知这茫茫思念之情会随月光飘落在谁那边呢译文点评和比较完成了,学生也差不多理解了此诗表达的情感是一种对远人的深深的思念。到此为止,老师要趁势追问:我们完全读懂这首诗了吗?这首诗吸引你的还有什么?意象有哪些?意境如何?语言如何?抒情方式如何?还有什么表达技巧?提出这些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就进入了“鉴赏引导”的环节。例如:渲染:选择月光、庭树、冷露、桂花、望月怀远的诗人等意象渲染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创设空明、澄静、清冷、悠远、清美、情蕴深沉的意境烘托:“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想象:

16、“桂花”的意象,绝不仅仅交代庭院中有桂花树。既然是望月,桂花的意象更让人联想到广寒宫(月宫)的桂花树,使“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暗点“望月”之题。语言:写“秋思”用了“落”字,形象新颖,虽没有把思念比喻为具体之物,即所谓“以有形写无形”(如把“愁”喻为一江春水向东流),但这个“落”字却生动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感情。若改为 “在”,就显得平淡无味。抒情: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那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以想到: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的

17、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其实能在月下这样发问的人,岂不是那个秋思最深的人吗?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深沉委婉。给学生讲解的同时,板书或展示PPT:意象:月光、庭树、冷露、桂花、望月怀远的诗人意境:空明、澄静、清冷、悠远、清美、情蕴深沉的意境技巧:渲染、烘托、丰富的想象、凝练而形象的语言、委婉的抒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懂意象、意境等基本概念或相关鉴赏术语,老师还要及时补充讲解。之后归纳从这首诗学到的鉴赏方法:(1)立足文本,揣摩每一个字,尝试连贯翻译,领悟整体诗意(2)找出基本意象,体会诗歌意境(3)借助流露情感的词语

18、,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4)积累自己已经感受到的却不会表达的一些术语。如“形象化语言”“委婉的抒情方式”“丰富的联想”尤其是形容意境的那些形容词(空明、澄静、清冷、悠远等)需要记住。 到此为止,这首诗,算是让学生读懂了。在“学生翻译师生点评翻译归纳鉴赏方法”三个环节中,如果说前两个环节的活动主体是学生,老师所做的始终是依托于学生翻译的诗歌来点评和引导,那么后面引导鉴赏和归纳的环节就是老师在学生的翻译中敏锐发现学生未知或困惑之处,有针对地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必要的诗歌文化常识、诗歌写作常识、诗歌鉴赏的方法,正是在这个环节才告诉学生送别诗诗、边塞诗是怎样的,杜鹃、柳絮、长亭等意象传达什么情感,以动衬

19、静是怎样的,虚实相生是怎样的,总之有关意象、意境、村托、动静、虚实、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什么超然物外、恬静闲适、什么感时伤怀、兴亡之叹老师在这个环节点评、引导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教给了学生许多鉴赏诗歌的思路和方法,这些看上去是随机教给学生,不系统,也不讲究什么顺序,但这样做的优势是选择了一个最佳时机教给学生,且始终是以某首诗为例来理解的。也就是说老师是在学生极想知道的这个知识的绝佳机会轻松教给了学生,这与学生漠然被动的接受相比,哪一个效果好不言而喻。当然这样做其实对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机智要求较高,否则也驾驭不好。这三个环节笼统地叫做“读懂”。老师们可能常担心:放手让学生去翻译解读诗歌是不是

20、很浪费时间,是的,一开始是有点慢,部分起点太低的学生也有可能到最后也是云里雾里不甚了了。不过要舍得放手,目的是让学生自己首先与诗歌文本与诗人对话,要相信学生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差。再加上诗歌本质特点如语义的经验直觉性、思维符号的物象性、表达效果的感染性、文字表达的简练性,这些特点使诗歌的情感和意蕴多半凭人的审美直觉就可感知的,甚至学生只要有正常的心智和情志就大部分可以感受得到,不需要老师分析太多。我们放手让学生先读懂的做法正好与诗歌本质特征相契合。虽然想让现代的孩子们通过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来理解诗人表达的一些相对固定的感情,这犹如解读古代诗人内心的一个个密码。但古代诗人也是人,古今人的情感也有想

21、通之处的,在一些古诗常用固定意象上,学生还是可以熟能生巧的。在读懂的环节上,我们确实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一字一词地和学生一起读诗歌。如此练习要做多少?人道是“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但高三时间紧张,别说1000首,我们也许鉴赏100首都做不到,但几十首诗歌鉴赏还是要的。这个训练量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而定,一般练习五十首左右诗歌,有这个基础,就可以训练如何答题了。二、训练学生规范答题。在读懂的环节,我们并不急于要学生做后面的赏析题,坚持读懂再做题。但在答题规范训练时,我们又强调“不懂也答”的观念。这并不矛盾,因为复习重心已经从“读懂”转移到“会答”的问题上了,会不会做,先做了再说。做了,才

22、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在答题训练的环节,我们也不作过多的讲解,还是联系学生的实际来操作。要学生先做,老师只是在学生做的答案上做文章而已。做什么文章?如果一定要归纳一下,可能有三个做法:1.在对比中规范作答关于规范答题,老师总是对学生说教“你要这样答”“你要那样答”“你要规范答”云云,说得口干舌燥也未必奏效。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学生重视答题的规范性?比如我们把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投到屏幕上对比,一边对比一边点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从诗歌中发现答案、如何将答案组织的更顺畅更规范。不要担心对比讨论的过程耽误时间,这个时间是不白花的。对比的方法很直观、很鲜明、很切近,拿标准答案来认真对比一个同学的答案所起的作

23、用,胜过一百句说教。况且,这是一个让学生高度关注自己的答案、关注规范答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例如:从军北征 (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问题】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人认为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不够真实,你的看法如何?试简析。【先让学生初步翻译后老师点拨】行路难是笛子曲,碛q,沙漠。海,是天山脚下的湖泊。李益是唐代的边塞诗人。李益从军多年,对戍边将士的情感和生活非常了解,此诗所述就是诗人亲身经历的。诗中出现什么意象?(冰雪、寒风、沙漠、笛声、夜月、行进中望月的征人)写出征时怎样环境?(天山的苍凉荒寒、环境艰苦恶劣),(后两句说将士一边行军,一边回看一轮

24、孤月)表达什么情感?(思乡,征人思乡的凄苦之情),是什么触动他们的思乡之情?(幽怨的笛声),注意一个“偏”字的作用(想听又怕听)。诗人描绘了一幅情景两绝的风雪夜行图:月夜苍茫无边,将士踏雪出征,披坚执锐,苦不堪言。恰在此时,队列里偏偏响起笛子曲行路难,触景生情,闻者心酸。了解以上内容应该可以作答了。怎么答?看看同学们的答案。【学生答案】此诗描写行军的时间地点及环境,“横笛偏吹”写出笛声哀怨,写出将士行军路上悲凉的心情。后两句写“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不一定是真实的,这是用夸张写法,充分显示征人哀怨的心情。(宋岸辉)对比以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此诗通过对边地荒寒、征战艰苦、笛声幽怨

25、、征人望月的描写,表达了出征的悲壮和征人思乡的凄苦之情。笛声引起了军人的共鸣,全军在同一时间回首望乡思亲,看似不可能,但雪里行军、寒风刺骨,荒漠月夜,笛声哀怨,此情此景此笛声会引发征人思乡的情感共鸣是合情理的。虽然不可能“三十万征人”同时回首,但这正是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境界,它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的更突出,更完满,更动人。在对比中,尤其训练学生如何准确理解表达诗歌情感;如何扣紧所问来答;如何借用诗中词句来描述联想到的画面,从而准确分析出诗人表达的意境和情感2.用“五句话”句式规范作答我们不提倡学生自己去编答案,但诗歌鉴赏的套路很多,语言太丰富,学生要在最后两个月找到

26、些门道,时间紧,要高效,要速成,就不得不借助某些程式化的表述方式了。先要学生熟记鉴赏表述常用的“五句话”: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创设了(描述意境的形容词)的意境;抒发(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让学生先抄下五句话熟记,然后要求学生在别人鉴赏诗歌的文字中找一找画一画哪里用了五句话中的句式,因为这五句话几乎囊括了学生鉴赏诗歌中最主要的几个问题,同时要让学生对五句话达到开口就能说出的熟练程度,同时要告知学生因诗歌内容不同,题干要求不同,这五句话程式有各种变式,要灵活运用。以这五句话为核心来灵活作答,就能快速训练到诗歌鉴赏

27、语言表述的规范。例如:唐代钱珝的咏物诗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题目】请从情感和表达技巧方面鉴赏此诗。【用五句话中的四句鉴赏表述】 这首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芭蕉叶的卷起的状态和碧绿、柔润的色泽,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芭蕉叶的喜爱和赞赏,用一封藏着少女美好情愫的书信来比喻芭蕉叶,使诗中芭蕉叶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别有情趣。对应理解,用了五句中的哪些句子?就这样让学生依据这五句话来鉴赏诗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诗歌鉴赏的语体、句式和基本思路。关于五句话训练,过去也不是没用过,但以前是在学生没有进行“读懂”训练,没有规范答题练习之前,把它当

28、做一个知识和窍门急于交给学生,看上去快捷,但时间不恰当地提前,实际训练就会成为一个空壳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如这五句话中:涉及意境、技巧手法等术语,如果没有大量的诗歌鉴赏活动实践,学生是对相关概念完全没有体会的,答题时常常因不懂诗意而生搬硬套。如关于“意境”问题。例如: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题目】这首诗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请简析。【参考答案】本诗以傍晚深秋纷飞黄叶(1分)交融着诗人的旅思和乡愁(1分),创设了萧瑟、苍凉、深沉、悲怆的意境(1分)。(兼具情与景)而学生就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学生答案一】这首诗创设了长江悲滞、山中黄叶在秋风中纷飞的意境。(把意象当成

29、意境)【学生答案二】这首诗创设了诗人被废斥后回乡途中的惆怅的意境(把情感当成意境)这就是学生不懂得何为意境,不懂得要从情和景的角度去赏析,只是死记得了这五句话“创设了的意境”这句话,更不知道用恰当的形容词如“凄凉、萧瑟、苍凉、深沉、悲怆”等来形容意境的特点,实际运用时,就会答非所问。(这不是经验而是教训)可见,学生只是死记住五句话中的句子是没用的。本来这五句话归纳是个好方法,但用得不是时候就会变成无效。所以先要解决学生的素养和能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带领学生读懂和鉴赏的原因了。3.“五句话”结合“支架法”规范作答。搭支架的方法很多老师都用过,但我们操作的时候特别注意对照学生答案

30、并结合五句话答法来运用。这个结合,可以分两步走:训练学生在迎合题干所问时,先搭支架问: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表达了的思想感情。问:全诗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答:全诗通过写创设了的意境。问: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试作简析。答:同意。因为。诗中前两句,后两句。所以。问:本诗首联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这样写的表达效果。答:本诗采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使更加,从而收到了的效果训练学生在搭好的支架中灵活选择五句话中的相关句式来表述。也就是在根据题干要求做具体分析时,尽量要借用五句话的规范表述。例如: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问题】此诗创设了怎

31、样的意境?夜晚的“桂花落”是无声的,作者竟然知道,为什么?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答案1】此诗通过描写山中的桂花飘落和夜晚的鸟鸣,创设了一种幽静、闲适的意境;由于作者内心宁静悠闲,所以听到桂花落地声。后两句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鸟鸣声衬托山中的幽静,形象生动,让人意犹未尽,仿佛身临其中。(嘉雯)【学生答案2】此诗创设了寂静的意境。环境寂静,诗人闲适,在此环境下桂花落下应是诗人的感受。后两句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虽是写山中鸟儿的“惊”,但反衬了月色下的“静”,使环境的“静”描写得更加突出。(蒋力)【参考答案】此诗用“闲”人、静夜、空山、月光、山鸟、春涧等意象创设了静谧、空幽、闲适

32、、自在、超然的意境。首句中的“人闲”说明周围无人事烦扰,诗人内心的闲静,再加上夜晚空山的幽静,所以桂花落下这样细微近乎无声的事情才被觉察到了,其实还是为了突出闲适、宁静、超然的心境。后两句用了动静结合、衬托手法。诗中用“出”“惊”“鸣”等动词,借写月光惊动山鸟,叫声回荡在春涧之中,以动衬静,突出了夜之静,山之空。在以上答案中,显然学生已读懂了诗意(如此诗的基本意象和作者想突出的那种闲静的境界),在此前提下,学生的答题方向是对的,只是可以通过老师点评和对比参考答案后,使之更加规范。比如参考答案中把搭支架和五句话句式结合运用(如答案中画线的句子是搭支架,蓝色句子是五句话内常用的句式),有了这些技术

33、层面的保证,依题作答,语言组织力求顺畅。学生很快知道自己的差距,也知道怎样叫规范答题。的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就这样通过展示学生答案、对比参考答案,反复训练支架法和五句话法的结合运用。这样强化训练两个月,规范答题训练的目标基本可以达到。在总体安排上,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懂诗歌,最后两三个月才来规范学生的答题。看起来很随意很自在,谈不上什么策略或招数,而且也似乎很耗费时间,但是,这样做却有说不完的好处:老师的关注点和学生的关注点高度契合老师的讲解始终在学生的未知范围老师的归纳和讲解是在学生思考之后,是以学生的实践为基础,很有针对性不急于答题,让学生享受到鉴赏的快乐而免受题海的威逼老师讲解知

34、识的范围和深度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虽然可以拓展,但不会无边无际。当老师的讲解解决了学生面对的问题后,学生越加信服老师,师生互动和教学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其实我们的做法与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无关系。我们科组承担了一个市立项课题“高中语文比练仿读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的研讨工作,虽然诗歌鉴赏并非我们的课题研究的重点,但是课题倡导的教学观念和一些操作方法仍然体现在我们的诗歌鉴赏备考教学中。效果也显而易见。我们需要遵循学生鉴赏的思维规律,还需要遵循学生答题的思维规律,并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1.阅读中鉴赏思维的训练(读懂)(会答)2.不同答案文本的比较3.规范答案范式的模仿总而言之,诗歌鉴赏要脚踏实地,还原诗歌

35、鉴赏的本质,诗歌鉴赏其实是鉴赏者对诗歌文本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和艺术魅力的理解领悟欣赏和鉴赏。当学生面对一首诗,鉴赏者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只是帮助学生鉴赏,而不是代替学生鉴赏,也不是把老师鉴赏的结论塞给学生,更不能在根本不了解学生疑惑所在就大谈特谈如何鉴赏。所以诗歌鉴赏教学中,别忘了老师要俯下身来,倾听和了解学生走近诗歌时的感受和困惑,并抓住某些契机适当地引导、解疑。这种做法,教学重心放在“学”而不放在“教”。不管是“读懂”的环节还是“会答”的环节,都不要脱离学生的参与和鉴赏的实践。这就是我们的做法。动机单纯,环节简单,只是操作比较落实,也算有不错的效果。这样的深度备考看似耗时,但效率较高,学生掌握的也更扎实。这其实就是回归诗歌本质,还原诗歌鉴赏的本来面目。我知道王春来老师就是希望我们说出什么招数,但我们真没什么招数,我只能七拼八凑地讲了这么多。可能,这就叫做“无招胜有招”吧。各位老师姑妄听之吧。谢谢大家!(10650字)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