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69KB ,
资源ID:107415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415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班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班含解析).doc

1、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班,含解析)一、单选题1.孔子经常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受到各诸侯国当权者的款待,但他没有在政治实践上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A. 孔子思想不符合各诸侯国的政治需要B. 各诸侯国当权人物思想的保守与落后C. 春秋时期的政治处于分裂状态D. 孔子没有对其思想进行广泛宣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提倡“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这是导致孔子思想实践不能实现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春

2、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君思想有的主张变法图强,并不都是保守落后,故B项错误;政治分裂只是社会原因,不是材料主旨思想,故C项错误;孔子在当时周游各国积极宣传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2.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儒帽裹僧头”“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信息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

3、A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故D项错误。3.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皇帝举措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A. 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B. 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C. 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D. 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答案】B【解析】汉高祖推举“有修行”的人为乡三老,汉文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进行“嘉奖”,汉武帝通过“劝学”以“举遗兴礼”,这实质上都是通过倡导、劝

4、勉的手段,统一人们的思想,促成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A项“始终”说法错误,排除。封建等级秩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主旨是实行社会教化,而不是否定了法家思想,故D项错误。4.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A. 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 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 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答案】B【解析】“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属于儒家的经典之作,“上下尊卑”作为判

5、案量刑的依据,说明司法审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正确;西汉时期主要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A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法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没有提及判案的随意性,故C错误;儒家经典难以保证司法公正性,故D错误。5.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A. 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B. 社会风气日益开放C. 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 理学成为官方正统【答案】C【解析】 材料没有封建迷信得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社会开放的信息,排除B;材料中“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

6、惯”,说明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故选C;材料无法反映儒学成为官方正统的信息,排除D。6.古代中国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答案】C【解析】【详解】儒家追求和谐,但包含有人为因素,排除A;墨家思想包含有强力苦干,包含有人为因素,排除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符合道家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追求自然美,故选C;法家强调整齐划一,包含有人为因素,排除D。7.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

7、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A. 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B. 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C. 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答案】C【解析】【详解】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君主应该按照与人民达成的契约维护人民的权利,体现人民主权,反对君主专制,故C正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没有涉及反对封建礼教的问题,排除A;B不符合明夷待访录,排除;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产生的背景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8、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主要共同点”,联系所学黄宗羲和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解答。8.“对象的认识的真假,决定于认识的主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状况作出的判断,而主体在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是自身的标准。下列人物的主张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A. 普罗塔戈拉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调人自身这个个体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符合“人是万物尺度”思想观点,故A正确;苏格拉底反对智者运动不理性思维,故B错误;C和D思想不符合题意。9.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16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18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后者与前者的最大不同是A. 宣扬

9、人的地位和价值B. 提出资本主义政治构想C. 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D. 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十六世纪的文艺创新指的是文艺复兴,十八世纪的思想创新指的是启蒙运动。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和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都属于人文主义的内容,是文艺复兴宣扬的主要内容,在启蒙运动中也有所体现,并不是二者最大的不同,故排除A、C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故排除D项。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中的启蒙思想家们在追求理性和社会公平上大大前进了一步,构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蓝图,这是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故选B。10.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

10、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A. 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 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D. 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材料“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反映了宗教改革时期新教派推动了圣经在民族国家的传播,反对罗马教会的独裁,这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故A错误;材料现象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直接联系,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语言翻译圣经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

11、展之间的关系,故C错误。故选D。11.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A. 物质生活B. 科学精神C. 理性价值D. 自由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可知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理智的重要性,即理性的价值,C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理性的节制,而不是物质生活、科学精神和自由权利,排除ABD项。1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

12、,有先后之序。”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A. 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B. 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C. 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D. 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主要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进行反对封建,宗教改革从宗教领域打击封建主义,故C正确;二者都没有改变西方宗教信仰,故A错误;宗教改革是弱化了教会的世俗权威,故B错误;D是启蒙运动的意义。点睛:文艺复兴揭露教会的腐朽、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反封建,反对的只是天主教会的盘剥和教皇的特权地位,二者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但都未否定宗教信仰。13.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

13、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 借文学艺术讽喻教会腐败B. 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 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D. 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理性”等字眼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欧洲的思想家们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欧洲的思想家们借启蒙思想而非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故A项排除;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是宗教改革而非启蒙运动,故B项排除;思想家们用理性、启蒙思想而非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故C项排除。14.下表呈现的是“纸是谁发明的”这一问题的不

14、同史料,对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史料出处史料内容东汉后汉书蔡伦传“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唐朝书断“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之。”南宋学斋拈毕“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始于此二人则不可也。”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考古发掘发现了古纸(史称放马滩纸),推断其年代为西汉初年,该纸纸面平滑、质地薄而软。A. 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B. 文字史料不能客观再现史实C.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D. 历史结论只能依靠考古证实【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真相是唯一的,不是多样化,故排除A;B项说法片面,文字史料也可

15、能再现史实,故排除B;D项说法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可排除;依据材料可见,考古发掘发现了古纸(史称放马滩纸),对以前的史书记载有了一定的补充,所以说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故选C。【详解】15. 启蒙思想家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也应该用来考察和解释生活的所有方面”, “科学方法不仅能够发现自然界的规律,而且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以上观点产生的科学基础是A. 文艺复兴充分肯定了人的现世价值B. 地理大发现扩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C. 牛顿力学体系揭示了物体运动规律D. 达尔文学说阐明了生物进化的规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自然

16、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诞生,显示了人类理性的巨大威力,从而为启蒙思想的兴起提供了科学基础,故C项正确;AB项与题干中“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符,排除;D项是19世纪中期才出现的成果,与启蒙运动的时间不符,故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的科学基础16.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A. 魏源B. 张之洞C. 王韬D. 梁启超【答案】C【解析】【分析】魏源和张之洞由于阶级局限性都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主张,而梁启超晚于王韬,王韬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故C正确。【详解】请此

17、输入详解!1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 魏源B. 李鸿章C. 康有为D. 孙中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魏源思想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未披上孔子儒学的外衣,与材料“其貌则孔也”不符,故A项错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肯定封建制度,强调封建纲常伦理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封建统治。一则在维新变法中李鸿章属于顽固势力,二则李鸿章的思想不符合材料“其心则夷”,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他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

18、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故C项正确;孙中山的代表思想为“三民主义”,不符合材料“其貌则孔也”,故D项错误。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1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旗号,维新变法托古改制,从而减少阻力,故正确答案为D。A不符合维新变法,B是共同点,C只符合维新变法。考点:维新思想

1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9.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A. 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 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 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 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历史信息的能力。题干可以得知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材料“但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由此可以看出缺少群众的参与,故选C;ABD均不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

20、流新文化运动局限性20.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 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 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 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 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答案】A【解析】从“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善变”,对中国能否适应世界环境感到担忧,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抛弃旧文化,崇尚新文化,以适应世界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

21、重建儒家信仰”上;C选项没有注意到时间:20世纪初,这个时期康梁变法已经结束;D选项错在材料体现不出这种思想。21.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C【解析】【详解】A项含义为“中体西用”,主张只学习西方器物而沿用中国制度,为洋务派观点,故A错误。B项主张用中华文明拯救西方文明,

22、贬低西方文明的价值,反对学习西方文明,故B项错误。C项反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观点,主张全方位的向西方学习,此为维新派观点,故C项正确。D项强调科学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为两大旗帜,该项观点应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D错误。22.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发刊词)。”为避免重蹈西方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A. 民主主义B. 民族主义C. 民权主义D. 民生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民生主义。所以

23、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23.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A.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B.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

2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应是一个民族,这是孙中山对旧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发展,适应了当时反帝反封及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是一个民族,这正是改变了旧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孙中山民族主义观念的发展,并且国共两党合作不属于民族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24.1875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将其沿途见闻编成使西纪程,但因多有对西方政治等方面的记述,出版第二年就遭到了清政府的

25、毁版,禁其流传。这表明清政府。A. 禁止国内传播西方文明。B. 严禁官员私自著书出版。C. 极力维护“中体”的地位。D. 无意于了解西方的国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期间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时候正值洋务运动开展时期,“因多有对西方政治等方面的记述,出版第二年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毁版”说明清政府极力维护“中体”的地位,不让国内宣传西方政治方面的内容,说明不想改变“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故C选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技术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故A选项错误;“因多有对西方政治等方面的记述,出版第二年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毁版,禁其流传”说明清政府想要维护“中

26、体”的地位,与禁止官员著书出版无关,故B选项错误;这时期中国在坚持“中体”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材料没反映无意于了解西方的国情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25.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A. 已经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B. 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C. 决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D. 对中国革命策略有所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当时孙中山为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27、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发展了三民主义,形成了新三民主义。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选,故选D;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可能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故排除ABC。二、材料分析题26.历史上“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

28、为君也”。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2)新三

29、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据材料三、四,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国民党一大确定的哪三大政策?【答案】(1)主张: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思想: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质的飞跃”:明确反帝。新发展: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精神内涵: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本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春秋

30、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可以联系所学,列举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和荀子“君舟民水”来回答。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可以根据教材所学,从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等方面来回答。从“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可以看出,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2)从“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相当于旧三民主义的“质的飞跃”是指明确了反帝主张。从“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的新发展表现在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联系所学可知,新三民

31、主义体现了国民党一大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材料二“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第三十六条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

32、,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主要共同之处是什么?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发展了17世纪那位思想家的主张,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于文艺复兴在思想领域中的发展表现。【答案】(1)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信仰得救、因信称义;三权分立、分权制衡。(2)共同之处: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洛克,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

33、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解析】试题分析:(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直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即可;(2)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找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即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渊至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结合所学直接回答出其影响即可;(3)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进一步的表现在人性和对未来社会的建构方面,结合所学可以回答出其具体表现。考点

34、: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材料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到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反对教皇权威,倡导信仰自由的不同表现来说明问题。与此相关经历的还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运动的顶峰即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28.在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八国联军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从表格中选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主题:

35、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示例二)主题: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关键词: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

36、国思潮兴起,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政治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形成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示例三)主题: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之路。关键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向西方学习而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地主阶级为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民族危亡之时,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依赖光绪皇帝进行的维新变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可以多角度提炼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主题和关键词要明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问题,考查考生们分类辨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答案也是多元的,只需找到三个关键词即可做好此题,例如,表格中多次提到列强的侵华战争就也可以概括为列强侵华史也是完全可以的,本题并没有什么难度。考点:近代中国的巨变戊戌变法等中国不同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的不同的探索的评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