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1.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则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他提出“举贤才”打破了宗法制的亲亲尊尊,主张“学而优则仕”。这反映了孔子()A.认为周礼已不合时宜B.重视民众的人文主义精神C.贬鬼神反迷信的意识D.对周礼进行批判性的继承【解析】选D。孔子对周礼中重视祭祀鬼神的做法没有完全认同,而是强调“敬鬼神而远之”,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是对宗法等级的一个冲击,据此可知孔子对周礼是批判继承,而不是全盘照搬,所以D正确。材料
2、没有完全批判周礼,认为周礼已不合时宜,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孔子思想与周礼之间的关系,虽提出应“敬鬼神而远之”,但不能得出重视人文主义的结论,排除B;孔子只是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未体现反迷信,C错误。2.晋文公邀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A.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B.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 C.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 D.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解析】选B。题干中的“春秋笔法”对“杀”的不同表现方式,体现了孔子希望重塑西周的礼
3、乐制度,故选B;题干不是评价历史人物,排除A;孔子是保守主义者,反对过激的社会变革,排除C;中央集权是法家的政治诉求,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排除D。3.“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偷偷地察看)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韩非子在此强调的是() A.人性恶前提下的君臣之道 B.推行改革变法的重重阻碍 C.加强中央集权的艰难过程 D.贵族政治体制的多种弊端【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看,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双方无“骨肉之亲”,是“缚于势”的结合,因此强调的是人性恶前提下的君臣之道,故选A。4.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
4、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出() A.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 C.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百家争鸣”局面异彩纷呈【解析】选B。材料信息所反映的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学易天下”,即其学说服务于政治,故B正确;A、C、D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熟。孔子主张“因民之所
5、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战国之后,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摘编自丁伟民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材料二“民主”一词源于西方,英语的民主 democracy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启蒙运动时西方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思想:“主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家最高权力,政府则只是受主权者的委托去执行公意,他们只是以主权者的名义行使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撤换他们。”据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
6、本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进行评价。(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主权在民思想”的不同并说明其根源。【解析】第(1)题第一问内涵,依据材料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信息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分析可得出。第二问评价,结合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关所学内容首先要看到它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民的利益,缓和了阶级矛盾,同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然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第(2)题第一问不同,结合两则材料和相关所学知
7、识可知,中国“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但国家主权由君主所有,西方的“主权在民”强调人民拥有国家主权,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所以两者内涵不同;从两者的本质和目的上看,中国的“民本思想”本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民众服从君主的统治。西方“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观念,政府权力是由与人民订立的契约给予的并且可以收回,目的是限制政府权力,建立民主政治。第二问根源,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的经济基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思想,以此角度分析各自经济根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内涵: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君主应
8、重视民意,顺应民心。评价: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步性: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局限性:民本思想为专制统治服务,“君本民末”为实,民贵君轻为虚。(2)不同:内涵不同:中国的民本思想家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西方主权在民思想更注重人民的政治权利。本质和目的不同:中国的民本思想本质是为地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主权在君,目的是使人民顺从君主的统治。西方主权在民思想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目的是限制当权者的权力,建立民主政治。根源: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西方主权在民思想则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备选习题】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主张“性本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D.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解析】选A。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注重爱民,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选A;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排除B;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君民平等是不可能的,排除C;荀子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被儒家接受,排除D。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