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341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5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1(2013高考山东卷)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蜂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

2、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料2: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

3、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1、2,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3(2014云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书。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

4、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材料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1)如何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临时约法颁布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法律的作用,力求运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2)如何理解政权和法律的关系。法律是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一个其有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法律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从属于政权的。(3)资产阶级宪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施。摘编自张晋落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1,指出民国初年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原则对当时社会变革产生的深

5、远影响。(2)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的说法?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2014柳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 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 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摘自

6、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2: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 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翦伯赞中国通史参考资料(1)根据材料1概括1895年前后中国人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宪政的意义。5(2014黄冈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孙中山立下的遗嘱是:“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

7、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而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却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材料2: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时说:“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8、。”(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尚未成功”的遗留问题和毛泽东认为“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依据。(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新创”的民主思想的内容。6(2014湖南十二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材料1: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

9、民初的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但它开创的民主政治迄今为止仍是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目标。林炯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材料2:“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根据材料1,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2)材料2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阅读概括分析能力,第(1)问阅读材料概括电文的史实,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2)问

10、联系所学清政府采取的措施回答即可。答案:(1)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实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帝国主义伺机扩大对华侵略;实行共和成为大势所趋。(答出三个要点即可)(2)起初,清政府拒绝实行共和,派兵镇压革命军;后来,迫于革命形势发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材料以及通过历史现象比较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第(1)问准确提炼材料有效信息,找好对应点,分析比较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的不同之处;第(2)问综合材料1和材料2,从思想解放、救亡图存、思想启蒙、舆论准备等角度概括分析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答案:(1

1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3解析:第(1)问材料1“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书”可得出“民主共和”的原则,其影响从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革、巩固辛亥革命成果等角度回答;第(2)问首先阐明观点,同意或不同意;叙述理由要注意史论结合,语言简练,史实清楚。答案:(1)基本原则:民主共和

12、。影响: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礼仪的变革;有利于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2)观点一:同意。理由:用法律手段巩固革命成果;袁世凯独裁专制过程中始终不敢完全抛弃法律,复辟帝制失败;新文化运动兴起,从思想根源反对专制。观点二:不同意。理由:袁世凯独裁专制、复辟帝制说明传统君主专制势力依然强大;法律从属于政权;临时约法没有真正实施;尊孔复古说明传统专制思想依然占据统治地位。4解析:第(1)问变化经历了“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到“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其原因根据材料1“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概括

13、和维新变法的需要分析;第(2)问推行宪政的意义,维新为提供政治理论,促进思想解放,而民国的立法则有利于防止专制出现,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答案:(1)变化:1895年前很少有人了解;1895年后明确提出立宪。原因:1895年前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1895年后维新变法需要。(2)康有为提出君主立宪制主张,为维新变法提供政治理论,促进思想解放。民国立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限制袁世凯专权,促进民主共和思想传播。5解析:第(1)问遗留问题是政治混乱,总统选举有名无实;宪法并非真正赋予人民主权;民生为得到彻底改善。依据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实现了民族平等,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

14、了人民的普选权;完成了土地革命,改善了民生。第(2)问民主思想是新旧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答案:(1)遗留问题: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民国初年政治形同闹剧;宪法规定主权在民,但革命后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权没有兑现;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没有体现,妇女的参政权也没有落实。依据: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普遍平等的人权。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实现了人民的普选权。完成土地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2)民主思想: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五权分立。6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1信息“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议会政治虽然屡遭挫折”归纳。第(2)问注意时间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答案:(1)主要特点:借鉴性,较全面地借鉴了美国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理论; 进展快,不到一年就建立起来;曲折性和持久性,屡遭挫折,人民不断努力追求。 (2)实现:通过共同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