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78.95%、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是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A. “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25.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不高,统治者普遍认为灾异是对帝王失政的谴责和警示。当灾异发生时,帝王一般会下诏言事,征求解教灾荒的措施。据此可知灾害的发生A.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有利于提高政府管
2、理水平C.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 D.有利于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26.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据此可证实A.明朝商业近代经济因子的缺失B.明朝商业发展没有法律保障C.传统儒家思想制约商业的发展D.商业发展深受商人素质影响27.王亚南先生说:“某一个国家的传统封建关系愈强固,它的自由经济发展愈困难,它在此过渡阶段的官僚主义政治,就愈加要混合着专制主义封建主义,而表现得更持续、更露骨”。作者旨在说明A.
3、社会发展形态直接影响脊官僚制的发展B.官僚主义政治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C.自由经济的发展受制于官僚主义政治 D.官僚政治伴随封建关系的削弱而削弱28.下列两幅图片是“印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道。这说明A.画报不能客观反映史事 B.交战双方记载史事方式不同C.研究历史需要甄列史料D.史学研究不能复原历史真实29.右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于1978年10月),根据漫画有效信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新旧两种思想斗争激烈 B.思想解放成为时代需要C.十一届三中全公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 D.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动新一轮改革春风30.根据国民党土地委员会1934年对16省163县的统计,平均每户
4、经营面积为15.7亩,其中47%的农户不足10亩,而且每户地块也是七零八落。据此可探知A.农民深受封建压迫B.传统精耕细作模式哀落C.自耕农经济保守性D.自耕农经济仍占主导31.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于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这表明在罗马境内A.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2.十八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魁奈曾说:“在所有商
5、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这说明魁奈A.崇尚契约精神 B.意图规范市场 C.代表商人利益 D.主张经济自由33.1927年,苏俄有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B.加速农村土地兼并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4.下面是1750年-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分额(%)。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1
6、8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B.德国发展速度最快,与英国抢占世界市场C.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逐步转移到欧洲D.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资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
7、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王照莹实施受挫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评述“双重分权”机制。(11分)(2)根据材料二并
8、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造成中国与美国实施结果截然相反的原因。(1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人们知道以前的人,以前的事情,还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分析,让人类避免更多愚蠢的行为、愚蠢的想法。人类学家提出了“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其基本观点是: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受到阻滞
9、的领先法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闸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堵塞多种就业渠道、制约劳动者积极性等弊端渐趋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积极稳妥地改革统包统配制度。1979年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劳动就业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广开就业门路,要在全国大、中城市办好劳动服务公司,通过各种形式,陆续把待业人员全部
10、组织起来进行就业训练和劳动服务。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即“三结合”就业方针。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即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
11、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明确规定:“企业招用工人、应当张榜公布经过考核合格者名单,公开录用。”1995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次用法律把劳动合同制确定下来,2008年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确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摘编自王爱云我国历史上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的形成及废除(1)根据材料,概括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劳动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意义。(8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15分)材料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支付赔款为理由,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停止支付赔款,鲁尔的矿山和企业全部停工。鲁尔危机造成的严峻政治经济形势,以及长期对抗带来的两败俱伤,使法德两国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政策,寻求和解。英国在西欧关系中处于特殊地位,也极力促成法德和解,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召开洛边诺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署了包括菜茵保安公约在内的多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有: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不得诉诸战争,一切争端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英、意作为该公约的保证国,承担援功被侵略国的义务。德
13、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法国和波、捷签订互保条约;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等。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德国同法国的紧张关系。1939年4月,纳粹德国正式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随即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法德两国关系的演变,并概括洛迦诺公约签订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洛迦诺公约的影响。(7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达尔文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
14、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社会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原名逻辑学体系)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严复的翻译,创造性地启用很多几乎死亡的中国古代文字,如天演、公理、适者生存等,从而在西方的新式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紧张又内在的相关性。摘编自(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用意。(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所译作品种类的倾向及其原因。(9分)24-25:DB 26-30:AACBD 31-35:CDDCA41.(25分)(1)内容: 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
15、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联邦政府提名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此实现“双重分权”的“复合民主制”。(4分)评述:确保联邦政府享有国家主权及最高国家权力,有效地防止政治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有效防止了专制,维护了政治稳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7分)(2)说明: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法借鉴美国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该法强调主权在民;该法借签英国1787年宪法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
16、体制(6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蓝固,民众的民主宪政意识的淡薄;资产阶级革的者“因人立法”,自身存在较大的缺陷;袁世凯等当权者的不断破坏;帝国主义列强的阻挠破坏(8分,答出4点即可得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2.(12分)示例一:论题:清代中国的影落论证:经过康壅乾几代的励精图治,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社会稳定,人口增长,疆域辽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乾隆来年开始逐渐衰落。政治方面,清朝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阻碍了社会进步。经济方面,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及重农抑商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思想文化方面,文
17、化专制及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禁锢了思想。外交政策方面,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综上所述,清代在转变时期没能及时革新,导致了中国的衰落。示例二:论题:英国的崛起论证:英国曾是地处边缘、不被欧洲大陆重视的岛国,但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中心。政治方面,英国资不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方面,18世纪的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的足够资金:“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
18、“世界工厂”之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水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对外政策方面,英国积极推行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拓展海外殖民地,辽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综上所述,英国在转变时期及时革新,适应变化,突飞猛进,确立了自己的强国地位。45.(1)实现了从“统包统配”的计划就业制度向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制度的转变;劳动者的就业渠道,由过去主要依靠全民所有制单位安排就业,转化为国有、集体、个体及外资、合资企业多渠道扩大就业;从“铁饭碗”的用工制度到建立起能进能出的灵活就业体制机制;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
19、转变,公平、竞争、择优的就业规则已深入人心。(7分,答出3点即可得7分。)(2)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合理流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8分,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46.(1)关系:由对抗到和解。(2分)背景: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被提上日程;鲁尔危机后,法国和德国主张和解;英美极力促成法德和解;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实力逐渐上升。(6分)(2)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为其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的道路;英国平衡了欧洲格局,进一步巩固了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仲裁权,并将自身的边界安全置于英、意的空头保证之下;该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不能解决战胜国同战败国之间的根本矛盾;有利于20年代后期贷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分)47.(1)态度:把学习西方文化与发掘传统文化相结合。用意:更好地宣传救亡图存思想和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6分)(2)倾向:侧重自然科学著作。(3分)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首要任务,严复想通过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经世致用的西方文明,来唤醒中国人的危机意识、爱用主义意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