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306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精讲: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3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考点一列宁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2.内容3评价(作用)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内容3评价(作用)思维导图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解读史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掠夺严重,已激起了农民的极大怨气和愤怒。史料二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

2、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解读史料表明新经济政策实行前夕,俄国国内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史料三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

3、步,“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解读史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国家控制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后退一步”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史料四19131926年间苏联工农业产值变化表一农业 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种植业(%)10064107畜牧业(%)10072121表二工业 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6年总产值(按1926/1927年度价格计算(亿卢布)102.5114.1077.39110.83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100)10013.875.5108.1解读以上数据可看出各项数据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夕均降到了最低点,

4、农业、工业生产状况在1925年、1926年均先后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这生动直观地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史论1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三点认识(1)“战时”:从背景看,它是在面临国内叛乱和国外干涉的严峻形势下采取的。从目的上看,它主要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从内容上看,各项措施主要为战争服务。(2)“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各项措施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共产主义”特征。(3)总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不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史论2全面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

5、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违反经济规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2)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承认商品货币关系,按经济规律办事。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论;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4)经济体制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成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 (2013新课标全国卷)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

6、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无产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货币等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涉及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也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项。 A、C、D三项无法说明中国的改革是苏俄新经济

7、政策的新版。2 (2013广东高考)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显示该领导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视之为“正当贸易”。农业集体化不允许农产品自由贸易,排除B项;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但美国不存在禁止农产品贸易的问题,排除;余粮征集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当时取消了自由贸易,D

8、项不符合题意,排除。3 (2013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答案C解析“允许出租土地”并不能体现土地所有权变更,故A项错误;B、D两项说法并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可排除;只有农村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民意,才与题意一致,故选C。4 2012年7月9日苏联解体20年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共产主义,是计划

9、经济的最初形态”。以下史实不能证明此立场的是()A取消商品贸易 B实行工业国有化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答案C解析“国家资本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故选C。5 2014年5月24日,法国解放报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给制B国家统一定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国家监督D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答案D解析“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无序性,列宁时

10、代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一方面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市场、货币、经济规律,比较备选项,只有D项与题意一致。考点二“斯大林模式”1表现2特点3成就4评价思维发散斯大林模式史观结论文明史观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唯物史观斯大林模式初期使苏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但这种生产关系后来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史料一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解读以上数据表明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各项经济指标都增长迅速,但重工业遥遥领先,农业相对较慢,体现的是“注重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史料二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

11、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解读以上数据反映的是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特点,为苏联经济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史料三大国的崛起: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解读本史料体现了以下重要信息

12、: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史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特征与教训(1)形成: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1936年宪法的制定。(2)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3)经验教训:国家按计划宏观调控经济,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为筹得工业化资金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 (2013新课标全国卷)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

13、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D解析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体制确立,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而1952年的苏共十九大却认为粮食产量增加并解决了谷物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是对斯大林体制的曲意维护,故排除A项,D项为正确答案。B 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苏联农业改革开始于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C项说法错误。2 (2013新课标全国卷)19

14、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B解析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3 (2012广东高考)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

15、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依托材料客观评价斯大林体制。材料中的“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符合对斯大林体制的客观评价,承认了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故答案为C项。4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政府政策的失误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C解析数据表明农村生产出现

16、一定程度的削弱,结合“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这一时间分析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正在确立过程中,实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的落后,故正确原因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5 2012年7月12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高居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B农业集体化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C政局稳定,国力提高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答案B解析轻工业落后,农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未有大的改善和提高是斯大林体制长期存在的弊端,故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考点三

17、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2.勃列日涅夫改革3.戈尔巴乔夫改革史料一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4 000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解读史料反映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即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划线部分表明由于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粮食产量呈下

18、降趋势,没有彻底解决粮食问题。史料二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上升到53%。解读本史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经济发展的较快,与美国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史料三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解读本史料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史论三个角度理解苏联改革(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

19、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1 (2011大纲全国高考)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

20、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答案A解析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意味着不敢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体制,这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C、D三项与题干没有直接关系。2 (2010北京高考)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

21、行政干预答案D解析20世纪70年代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开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与原题中材料所述吻合,可判断正确答案为D项。据材料中“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排除A、B两项。C项鼓励私营企业发展与20世纪70年代苏联改革的史实不符。3 2013年3月30日,82岁的戈尔巴乔夫在人类改变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人类讲座中,认为把苏联解体归罪于他个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俄共反思苏联解体一文则认为:“苏联解体源自戈尔巴乔夫的背叛与变节”。对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前者有道理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存在是根源B后者有道理戈

22、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C二者皆有片面性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D两者皆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苏共内部反动势力破坏才是主因答案D解析按辩证观点原理,内因起决定因素,而D项则是外部因素,故答案选D。4 20世纪中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最终结果都失败了。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都是()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的弊端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与美国争霸,耗费大量财力D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遭到人民强烈反对答案A解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对这种体制进行的小修小补。5 一位俄罗斯专家评论某改革时

23、指出,“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处于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对这次改革正确的认识是()A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C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D政府以指导性取代指令性计划指标答案C解析“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指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开创了苏联改革先河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政府以指导性计划指标取代指令性计划指标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1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生产力的发展。错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

24、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1922年,俄国一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余粮可以拿到市场上自由销售。正确。1922年,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交完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可以到市场上销售。3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共同点之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正确。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和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是两国都面临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威胁,内部重工业的基础都比较薄弱。4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

25、制的彻底否定,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立足本国国情,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是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4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但最终失败。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不佳效果不能说明他们改革是错误的,而是改革的思路错了。苏联的改革必须果断地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