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往往在接近水源又不
2、会被洪水淹没的地方营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如中国的半坡聚落、德国的艾希比尔村落。由此可见,影响古代村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环境B经济水平C人口多寡D交通便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村落选址。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村落选址,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济水平、人口、交通,B、C、D项排除。2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答案】B【解析】根据周代“以正色(青、赤、黄
3、、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到“春秋月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可知,服饰色彩作为体现等级重要标志,春秋战鼓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却受到齐国的推崇,这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逐渐走向崩溃,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服饰的“间色”逐渐受到推崇,并没有明说服饰多元成为主流,排除A项;当时周王室虽然地位下降,但齐国形式上遵从周天子,没有独立于周王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等级制度走向消亡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3“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这反映
4、了秦朝( )A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的基本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代官制的影响,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说明秦朝的官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监察体系并不隶属于丞相,排除A项;B项强调的是郡县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C项“完成”表述有误,排除C项。4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 )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
5、、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A墨家、道家、法家、儒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道家、儒家、墨家、法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兼爱”的思想,是墨家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无为”的思想,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法家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故A项正确。故选A。5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 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出现了君主专权的局面 B有助于亲缘关
6、系的形成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 D产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答案】C【解析】A西周时期没有出现君主专权的局面,故A错误;B亲缘关系在西周之前已经形成,故B错误;C根据题干“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打破了之前的方国之间相互独立的格局,形成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见,周代分封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故C正确;D西周时期没有产生中央集权新体制,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错误。6下面是半坡原始村落复原图,图中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种植植物,兼有饲养家畜B定居生活,形成
7、农耕聚落C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化D过分开垦,造成农业危机【答案】B【解析】材料图片反映的是半坡原始聚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饲养家畜,排除A项;青铜文化是夏商周时期,C项错误;图片不能体现农业危机,排除D项。7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延续的时间很不平衡。西亚约在公元前9000年由中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采集、狩猎B打制石器的使用C磨制石器的使用D开始使用火【答案】C【解析】磨制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磨光等加工工艺,使得器物表面更为光滑,器形更为规整。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故
8、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故均排除。8汜胜之书写道:“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写道:“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 B重视因地制宜C发展生产因时而变 D生产力水平低下【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强调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强调的是精耕细作,A选项符合题意。BC选项属于精耕自作的表现,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
9、无关,排除。故选:A。9“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A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排除C。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才有,故排除D。 10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
10、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答案】D【解析】据材料表格可知,职务设置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语皇家融为一体,故选D项;仅从九卿的职能不能看出秦朝是否统一,排除 A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排除C项。11相传,周公作论六乐。乐记云:“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
11、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由此可见,周公制乐的主要意图在于( )A严格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 B规范贵族之间的权力分配C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D依据题干中“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可知周公制乐的主要意图在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正确。ABC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1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12、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县令和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因为“史实”是历史事实,“史论”是评论,“史识”是修史的见识,所以题中A、D项是史实,B项是史论,C项是史识。故选C项。13公元659年,武后颁布姓氏录,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武后去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私家的族谱编写活动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这说明当时( )A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B宗法制度根深蒂固C武后政治改革失败 D门阀政治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
13、点为:唐朝的政治制度。A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社会阶层的固化,故A错误;B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错误;C题干信息不能说明武后政治改革失败,故C错误;D根据题干“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可知,武后时期的姓氏录威胁了世家大族的地位,武后去世后的族谱编写活动再次以大族声望为基础,说明当时门阀政治影响深远,故D正确。14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这说明( )A中医注重对养生的研究 B过分夸大了中医的作用C注重卫生有助于避免疾病 D中医的临床经验不足【答案】A【解析】材料中千金方记载的
14、内容是关于人们生活日常的养生方法,这表明中医注重对养生的研究,A项正确;“益人无百病”是说材料中的方法对人有好处,使人不易生病,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材料描述的养生方法,并不侧重强调“卫生”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临床医学的内容,排除D项。15据记载,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攻下广州,战乱中伊斯兰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等死于非命者达十几万人。另有学者估算当时寄居广州的海外各国商人总数有2万之多。据此可推知( )A广州是当时的宗教文化中心B中央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C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D中东商人在宋代大量进入中国【答案】C【解析】材料“当时寄居广州的海外各国商人总数有12
15、万之多”说明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公元878年中央政府并未实行“海禁”政策,故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推知宋代中东商人大量涌入中国,故排除D项。16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下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合 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C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D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绘画艺术,难度中等。根据材料中“南朝”“佛道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了佛教传入对艺术的影响,故A
16、项正确;以形写神的理论是魏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的,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显然不是以形写神,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C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当时艺术的特点,佛道融合不能说明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项错误。17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新唐书本纪“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戊申,帝率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资治通鉴A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 B武
17、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C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 D武氏被迫移住至上阳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难度较大。仅旧唐书提及传位于皇太子之事,其他未提及,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武则天退位,未提及武则天称帝的相关事宜,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都提及武则天被尊号为皇帝,故C项正确;武则天移往上阳宫,三则材料都提到,但没有提及“被迫”,故D项错误。18贞观政要论政体一书中描述“贞观之治”时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有夸大溢美之词B反映出唐太宗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C说明唐太宗反复强调“存
18、百姓”的思想D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贞观之治”的真实面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难度中等。据材料可知,封建史学家描述的“贞观之治”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材料“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等比真实的历史情况美好很多,故排除D项选A项;材料叙述的是“贞观之治”的繁华的社会情况,没有体现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民本思想,故排除B、C两项。19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 )A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B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D门阀政
19、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门阀政治,难度较大。由“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可以得出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之间的关系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变异,故选B项,排除A、D两项;由“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说明表象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即所谓的“共天下”,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2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
20、知识可知,西晋末年,中原人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和民族交融,故选D项。21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强调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依此判断下列,属于科学发现范畴的是( )A张衡创制地动仪成功测出千里外的地震B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C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D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答案】C【解析】科学发现是发现、揭示出自然界和社会中客观固有的规律的活动,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发明是创造出自然界和社会中前所未有的人造物的活动。回答了“做什么”“怎么
21、做”。显然A、B、D三项都属于技术发明,由于缺乏“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并未发现、揭示出客观固有的规律,因而不属于科学发现。即使A也只是测出已发地震的方位而非预测地震的发生,对于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和地震发生的预兆是什么的科学原理也一无所知。C项则不然。不论圆之大小,圆面积与圆半径的关系必定是S=r,不仅具有“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且发现、揭示出圆面积计算的客观固有的规律。故选C。22魏晋时期,有人指责佛教沙门剃发,抛弃妻子,不讲孝道。对此,佛教回应“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光厥亲”,认为僧尼出家并不是抛弃妻子,不忠不孝,而是用更大的荣光和成就使家族和国家得到好处。这反映了当时( )
22、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学的发展遭遇社会危机C佛教积极地融入本土文化D思想界出现“三教合流”【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佛教受指责是因它的一些做法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而佛教的回应,体现出佛教具有本土化的趋向,C正确;“颠覆”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佛教的回应恰恰说明儒家伦理受到社会重视,B错误;魏晋时期思想界尚未出现“三教合流”局面,D错误。23韩国磐先生在研究三省六部制度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吏部演变稳定从未发生变化B户部与兵部的演变过程完全吻合C礼部演变由单一到分散繁杂D隋唐六部制与前朝存在承继关系【答案】D【解析】从示意图来看,隋唐时期的六部职
23、能在南北朝时期的政府机构中已有雏形,说明存在着承继关系,故D项正确;南朝的吏部职能与北齐、隋唐不完全相同,排除A项。B项表述与示意图不符,排除。礼部演变最终是集中而非分散,C项错误。24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別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以大大降低宰相专权乱政的风险,有利于皇帝更全面地控制朝政,故C项正确。武则天改变了中书、门下二
24、省的名称,并未扩大其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与为官员晋升提供机会无关,B项错误;D项中“强化”表述有误,故排除。25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礼教有本,遂因之而成教,则功由在昔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高僧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东晋孙绰喻道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A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东晋“斯乃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
25、化于治道者也”“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唐代“行直何用修禅”可知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佛教的政治地位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就得到了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佛教思想的发展而非儒学思想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佛教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而非儒佛道三教合一,故D项错误。第II卷本卷共四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
26、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公元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几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冑,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1)
27、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分)(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分)【答案】(1)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原因:刘贺失礼仪,乱制度。(2)解释: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说明: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史实:儒学成为正统价值:丰富了材料、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看待: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
28、子,幼年继承王位”可知,刘贺是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封号是汉代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的封国制度的体现,故刘贺封号与汉代郡国并行制有关;第二小问,从材料一“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可知,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是其违反了封国制、宗法制的礼仪规则,导致政治制度紊乱。(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可知,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的解释是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第二小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出处可知,材料一是对汉
29、书的翻译,材料二廖伯源的昌邑王废黜考是对史书的考据分析,因此二者的不同在于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出土的文物可知,孔子及其著作在当时很受重视,故可印证的史实是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第二小问,出土文物是更接近历史真实面貌的证据,故其可为相关的历史记载提供更加丰富、充实的证明,故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的价值是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第三小问,出土文物虽然是儒家经典著作,但不能说明这些是刘贺生前阅读或喜爱的,也无法体现出刘贺是否博学,对其的评价还应有足够充分的史实作依据,故对材料三中否定汉书关于刘贺的评价的看法是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
30、不客观、充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摘自中华印刷通史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
31、播模式。柳诒微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摘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
32、展的影响。(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2分)【答案】(1)原因: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2)影响: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3)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能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只有正确地对待科技应用,才能趋利避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据材料“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
33、题”得出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据材料“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得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据材料“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得出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据材料“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得出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2)据材料“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得出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据材料“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得出
34、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据材料“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得出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据材料“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得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3)认识可以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也能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只有正确地对待科技应用,才能趋利避害等方面回答。2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 匈奴、鲜卑、羯、氏、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
35、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己有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在对传统文化造成剧烈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
36、,特别是得益于突破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摘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2分)【答案】(1)变化: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2分)(2)汉化措施: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任答4点即可)影响:促进民族交融;
37、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任答2点即可)(3)影响: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2分)【解析】(1)从材料一的牧马图到耕牛图反映了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变化。(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小问,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民族交融角度分析得出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北魏政权汉化(封建化),促进经济发展。(3)据材料三“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和所学知识得出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隋代和唐初中
38、唐及晚唐北方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溉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南方水利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
39、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摘编自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10分)【答案】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阐述: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使用和推广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代唐初与中唐晚唐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的对比,水利工程数量、规模反映的是农业发展的状况,从材料中南北方水利工程可以反映农业发展状况,可拟定论题为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两个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变化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史实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