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选修4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221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选修4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选修4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选修4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选修4 第1讲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限时规范特训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摘编自论语材料二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柏拉图国家篇(1)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并指出其政治主张的实质。(2)为传播他们的思想主张,孔子和

2、柏拉图采取了怎样的共同方式?他们的主张是否被统治者接受?请分析其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孔子的思想由“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得出;柏拉图的思想由“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等概括得出;第二小问,从两位思想家的阶级本质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根据他们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实际得出答案。答案:(1)思想: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柏拉图主张国家应按能力来对城邦的公民进行分工,三个阶层各司其职。实质: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2)共同方式:通过兴

3、办学校来传播思想,如孔子兴办私学,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园。不被统治者接受。原因:孔子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政治设计超出社会政治的实际需要。2. 2013云南昆明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 地段修筑概况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 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

4、(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第(1)问,首先要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可以从因旧长城、因地形、因材料等角度体现“因地制宜”。第(2)问,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是,秦朝实现了天下的统一。“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前者要突出长城的军事功能,后者要联系修筑长城

5、等繁重的徭役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答案:(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反抗,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3. 2014江苏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及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议绞刑之属五十

6、条,免死罪,断其右趾,应死者多蒙全活。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旧唐书材料二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唐律材料三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鞠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因诏曰:“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贞观政要请回答:(

7、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制定法律的原因和目的。与隋律相比,唐律体现了什么特点?(2)据材料二,唐太宗制定的法律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既而悔之”又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个人品质?(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入手分析“原因”“目的”,从材料中“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可知,唐朝法律相对较轻。据此回答“特点”。第(2)问从“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反映了赏罚分明的特点,可知唐太宗希望通过法律整顿吏治。

8、第(3)问从材料三看,当时依然存在着冤案,但唐太宗能够自我反省。据此回答即可。第(4)问从材料信息中可知唐太宗关心百姓,注重用法律治理社会,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据此回答即可。答案:(1)原因:隋律过于严苛;吸取隋亡的教训。目的: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特点:慎用刑法。(2)思想:赏罚分明;整顿吏治。(3)现象:唐太宗虽然慎刑,依旧存在冤杀。品质:知错能改,自我反省。(4)因素: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唐律提供的稳定秩序;唐太宗优秀的个人品质。(任答2点即可)4. 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

9、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又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

10、勿,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著书批评清政府;之后,黄宗羲拒绝与清廷合作,不仕清廷;但却派家人参与编著明史;最后,黄宗羲称赞康熙帝为“圣主”,清代为“五百年名世”。据此回答“变化”。第(2)问可以从清朝政策调整和黄宗羲对清朝认可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康熙帝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对知识分子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这些措施受到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欢迎。另一方面,黄宗羲对清朝已逐渐认可。据此回答“原因”。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1)变化:由武装反抗、著书批评,到不仕清廷,再到托病力辞,派子替之,最后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2)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帝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认可。(答出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思接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