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190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 2014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A. 奖励耕织 B. 重农抑商 C. 维护井田制 D. 保护私有财产解析:商鞅变法严禁私自移动田界,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答案:D2. 2014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列图表() 州别土壤财税级别土壤肥沃程度冀州白壤上上错中中兖州黑坟下下中下青州白坟中上上下徐州赤植坟中中上中扬州涂泥下上下下荆州涂泥上下下中豫州壤、下土坟垆错上中中上梁州青黎下中三错下上雍州黄壤中下上上表:九州的土壤A. 汉代以前经济发达

2、地区在关中B. 迟至先秦,当时的人们对各地经济发展才有了一些了解C. 江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D. 土壤情况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条件解析:结合上述图表可知,土壤肥沃程度较高,赋税级别较高的冀州、雍州等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当时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江南地区的还未完全开发,C项错误。土壤情况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之一,B、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A。答案:A3. 2014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A. 曹魏 B. 唐代 C. 宋代 D. 明清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农具是风力水车,该农具出现于明

3、清时期。故答案选D。答案:D4. 2013浙江高考调研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A. 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B. 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 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 灌溉工具的多样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图片解读及分析问题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为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不断演进和多样化。故正确答案是D。答案:D5. 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A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C小农家庭生产

4、呈现多样化D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解析:材料信息“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反映了人们忙于耕地、纺织的情景,说明当地耕织结合的景象,故答案选D。材料无法体现商品农业的发展,也不能说明妇女成为生产支柱,耕织结合的特点没变,农村没有呈现生产的多样化,故其他三项错误。答案:D6. 下面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该表可以说明()农书名作者地区主要内容宝坻劝农书袁黄天津宝坻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农桑经蒲松龄山东淄博蚕桑梭山农谱刘应棠江西奉新记叙了从种到收的水稻生产全部过程三农记张宗法四川什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浦泖农咨姜皋上海松江水稻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马首农

5、言祁隽藻山西寿阳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祠祀、织事、杂说等14篇农言著实杨秀元陕西三原关中旱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中国古代具有重视农业生产经验总结的传统明清时期的农书是历代最多的A B C D解析:明清是传统科技的总结时期,大量总结性农书的出现是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正确;表中只有梭山农谱(江西)、浦泖农咨(上海)两书记载了水稻栽培,不能说明水稻种植遍及东南西北,错;古代中国以农业为基础,大量农书的出现说明正确;表格的信息不能说明明清的农书是历代最多的,错。答案:B7. 2013广州二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

6、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解析: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铁制品,与此对应的应是冶铁技术的进步,答案为C。答案:C8. 2013江西南昌高三期末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青铜农具极少。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A. 青铜器具太笨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B. 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C. 青铜器不如铁器锋利,不便于推广使用D. 青铜铸造规模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解析:当时青

7、铜器受礼制的严格规定,它是身份、权力的象征,因此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王室和贵族使用。答案:B9. 2014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 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 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 铁农具的广泛应用解析:抓住时间限定“汉武帝后”。材料介绍的是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权的支持,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冶铁技术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最佳答

8、案应为A。答案:A10. 2014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B. 万历年间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解析:明清时期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导,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景德镇“民窑二三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表明规模大,制瓷业繁荣发达。材料中

9、“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说明雇佣关系已出现,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A、B、C三项为正确选项。答案:D11. 2013广元统考二明末松江府“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收亦非有加于他郡邑。所由(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A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解析:材料中这段话的意思是:(明末)松江府一大半的农民种植棉花(因纺织所得的赋税)是宋朝时当地赋税

10、的十倍它所提供的赋税有百万,三百多年来以此为生的不过都是依靠纺机罢了。由此可知,B、D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表述不够完整,均排除。故答案选A。答案:A12. 2013广东清远一模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 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解析:本题属程度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技艺先进,却没有向现代机器生产转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基础、政治制度、

11、政府政策的影响等,但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是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答案:D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与国有土地相比较,私有土地是另一种土地所有权的体现。对于这种土地,国家是主权者,却不是所有者,只有对土地获得独立的专有权,并能决定在土地上进行生产的形式的个人才是土地私有者。由于土地所有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不同,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土地私有制又可划分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地主兼并的对象,主要是自耕农的小块土地。摘编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材料二自明中叶始,土地兼并日益剧烈,造成如下后果:税田额数大幅度减少,失额土地“非拨给王府,则欺隐于猾民”,官

12、僚贵族占有土地并以合法或非法手段免除了赋税,成为非税田,财政税收因此相应减少。失去土地的农民或者沦为佃农,或者流亡,沉重的赋役日益转嫁到尚保有土地的中小田主身上,也导致他们的破产。民不聊生,流民遍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和欺隐,导致户籍登记与土地所有状况相互脱节,黄册里甲制度徒具形式,赋役秩序混乱。摘编自王钧地权的困境:明代史个案研究材料三土地集中,直接促使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农具“大犁”的推广,因为大犁需二牛三人,犁头笨重、价格昂贵,一般五口之编户的小农,无力承担,即使买得起,也无法使用。只有在地主庄园上,徒附们集体耕作,大犁才有了用武之地。土地集中为“代田法”和“区种法”的

13、推广提供了条件。汉武帝时,赵过发明“代田法”,使用大犁,可耕种5顷田地稍后,农学家氾胜之在关中推广“区种法”,即把土地划分成许多小区,挖成沟坎,实行精耕细作。代田法和区种法,都是在一家一户的小自耕农中难以推行的。摘编自刘正山土地兼并的历史检视(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存着几种土地所有制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怎样占据主导地位的。(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出现土地兼并的根源是什么。据材料二回答,作者认为土地兼并的恶果有哪些。据所学知识回答,唐代和明代为缓解土地兼并各采取过哪些措施。(3)据材料三归纳作者的观点并指出其依据。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为切入点

14、,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国有土地”“私有土地”“土地私有制又可划分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的小块土地所有制”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据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在理解土地兼并源于允许土地买卖,允许土地买卖为私有制发展的产物的基础上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据材料信息“财政税收因此相应减少”“社会动荡不安”等回答;第三小问需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结合材料三回答即可。答案:(1)国有和私有,其中私有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外出现私田;春秋时鲁国改革、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逐步

15、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地位。(2)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中小地主破产;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唐代实行均田制;明代绘制了鱼鳞图册。(3)观点:土地兼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依据:土地集中有利于大型农具的使用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成为多个时期农业繁荣的重要原因。14. 2013开封高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材料二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榻布皮革千石汉书材料三及汉通西城,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

16、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有“丝绸人”之称。翦伯赞(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三工官”和“东西织室”的类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三服官”“三工官”“东西织室”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包括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等。第(2)问,概括材料二、三即可回答。第(3)问,女性是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可从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男耕女织”方面回答;女性的劳动成果不被计算,可从女性社会地位低、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等方面进行回答。答案:(1)官营手工业。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3)以“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任答4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