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的重大贡献。他们利用原子、分子的组合,构建分子水平上的机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C. 化学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A正确;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
2、,B正确;C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分子,不能制造新的原子,故C错误;D根据题意,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D正确。答案选C。2.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Fe2O3、CaO、Na2O2都碱性氧化物Na2CO3是正盐,NaHCO3 是酸式盐H2SO4与KHSO4均含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以称为酸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都是混合物根据分散系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只有【答案】B【解析】【详解】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
3、化物,错误;Na2CO3是NaOH与H2CO3完全中和生成的盐,属于正盐;NaHCO3 是H2CO3电离产生的H+部分被NaOH中和产生的盐,属于酸式盐,正确;KHSO4电离产生K+、H+和,阳离子不完全是H+,因此不能称为酸,错误;洁净的空气(含有氧气、氮气等)、纯净的盐酸(溶质为氯化氢)中都含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都是混合物,正确;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错误;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故合理选项是B。3.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O2和CO的混合气体中,若含碳元素2.4g,则分子总数为0.2NAB. 0.3L、1mo
4、l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3NAC. 常温常压下,34gOH-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8NAD. 5.6g铁粉与足量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铜原子数为NA【答案】A【解析】【详解】A2.4g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CO2和CO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为0.2NA,故A正确;B0.3L、1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n(NH4NO3)=0.3mol,含有0.6molN原子,数目为0.6NA,故B错误;C34gOH-的物质的量为=2mol,一个OH-含有10个电子,所以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0 NA,故C错误;D5.6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
5、据反应Fe+Cu2+=Fe2+Cu可知生成0.1molCu,铜原子的数目为0.1NA,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4. 常温下下列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00 mL1 mol/L Na2CO3溶液所含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 10.6 g Na2CO3在烧杯中加100 mL水溶解配成溶液的Na+B. 1000 mL0.1 mol/LMgCl2溶液中的Cl-C. 200 mL1 mol/L CaCl2溶液中Cl-D. 100 g 1 mol/LH2SO4溶液中【答案】C【解析】【详解】100 mL1 mol/L Na2CO3溶液所含Na+的物质的量浓度c(Na+)=1 mol/L2=
6、2 mol/L。A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Na+0.2 mol,将其在烧杯中加100 mL水溶解配成溶液的体积不是0.1 L,因此不能计算Na+的物质的量浓度,A不符合题意;B1000 mL0.1 mol/LMgCl2溶液中的Cl-的浓度c(Cl-)=0.1 mol/L2=0.2 mol/L,B不符合题意;C200 mL1 mol/L CaCl2溶液中Cl-的浓度c(Cl-)=1 mol/L2=2 mol/L,C符合题意;D100 g 1 mol/LH2SO4溶液中的的浓度c()=1 mol/L,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5.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
7、符合安全要求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定容B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C浓硫酸的稀释D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容”操作是:继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缓缓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操作正确,故A符合题意;B容量瓶的使用温度是20,而固体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都有热量的变化,因此,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固体的溶解或浓
8、溶液的稀释,操作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热,且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进行分液操作时,为避免下层液体污染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的上口倒出,操作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6.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高压直流电除烟尘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
9、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1mol FeCl3完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约为NA个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是溶液,不可能是胶体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解析】【详解】豆浆、河水和烟尘均为胶体,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是发生了胶体的聚沉,用高压直流电除烟尘是胶体的电泳,均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故正确;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一定带电,故对溶液通电时,溶质粒子不一定向两极移动,故错误;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电,且带同种电荷,故胶粒之间相互排斥,导致胶体比较稳定,故错误;胶体不带电,带电
10、的是胶粒,故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电,故错误;向FeCl3溶液中滴加稀的NaOH溶液,可制得Fe(OH)3沉淀,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故错误;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1mol氯化铁所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NA个,故错误;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胶体,故错误;所以只有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点睛】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分散系为胶体,胶体具有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平行光线通过胶体时,从侧面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2)布朗运动:胶体中胶粒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11、。其胶粒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随时会发生改变,从而使胶体微粒聚集变难,这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原因。布朗运动属于微粒的热运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胶体独有的现象;(3)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在分散剂里向阳极或阴极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4)凝聚:胶体中胶粒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结合成直径大于 的颗粒而沉淀或沉积下来的过程。如在胶本中加入适当的物质(电解质), 胶体中胶粒相互聚集成沉淀。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容量瓶、分液漏斗、冷凝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B. 蒸发、蒸馏、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C. 用MnO2与H2O2制备O2
12、,可用如图装置控制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D. 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加热前必须擦干外壁并垫上石棉网【答案】D【解析】【详解】A容量瓶、分液漏斗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而冷凝管不需要,故A错误;B蒸发需要玻璃棒搅拌,配制标准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玻璃棒引流和搅拌,蒸馏不需要玻璃棒,故B错误;C双氧水分解制备氧气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启普发生器炸裂,故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故C错误;D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都是玻璃仪器,加热前若外壁有水,会造成仪器炸裂,又因为三者都不能直接加热,故在加热前应垫上石棉网,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8.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将20 mL2
13、 mo/L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40 mL,浓度变为1mo/LB. 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240 mL,需称量NaCl固体1.5gC. 配制溶液时,转移操作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会导致浓度偏低D.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于1 L水中,得到1mol/L的盐酸【答案】D【解析】【详解】A.将20mL2mol/L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40mL,稀释了2倍,则浓度变为1mo/L,A正确;B.配制0.1mol/L的NaCl溶液240mL,需要250mL容量瓶,则需称量NaCl固体的质量是0.1mol/L0.25L58.5g/mol1.46251.5g,B正
14、确;C.配制溶液时,转移操作之后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浓度偏低,C正确;D.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于1L水中,得不到1mol/L的盐酸,因为溶液的体积不是1L,D错误;答案选D。9.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含有 KI、KNO3 等成分的工业废水中回收 I2(碘从 45左右开始升华,77升华完毕)和 KNO3,其流程如下:已知Cl2与KNO3不反应,与KI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KI=I2+2K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 1 中无机相应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有机相从上口倒出B. 步骤 2 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酒精灯、牛角管、直形冷凝管、锥
15、形瓶、温度计C. 步骤 3 可以在装置中完成D. 步骤 4 中,将溶液蒸发至只剩少量水时,用余热将晶体蒸干【答案】D【解析】【详解】A步骤 1 中,苯的密度比水小,碘的苯溶液在上层,水溶液在下层,所以无机相应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有机相从上口倒出,A正确;B步骤 2为蒸馏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温度计、酒精灯,另外还有牛角管、锥形瓶等,B正确;C步骤 3 是粗碘提纯,可以采用升华法,在装置中完成,C正确;D步骤 4 中,将溶液蒸发至只剩少量水时,用余热将晶体蒸干,此时晶体为KCl、KNO3的混合物,D错误;故选D。10.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16、是( )A. 取少量Z中液体于试管中加热,实验过程中液体会变浑浊B. X中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 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提纯胶体D. Y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答案】C【解析】【分析】将棕黄色氯化铁溶液放入石灰石,放置一昼夜后,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得到红褐色的透明氢氧化铁胶体,由此分析。【详解】AZ是氢氧化铁胶体,将氢氧化铁胶体加热,得到氢氧化铁沉淀,实验过程中液体会变浑浊,故A不符合题意;BX中的分散系是氯化铁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用渗析的方法,可分离提纯胶体,胶体和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提纯胶体,故C符合题意;D氯化铁溶液
17、中铁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碳酸钙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促进三价铁的水解,故Y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1. 标准状况下:6.72LCH4 3.011023个HCl 10.8gH2O 0.7molNH3 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大小关系表示错误的是( )A. 体积:B. 分子数:C. 氢原子数:=D. 质量:【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n=m/MV/Vm=N/NA计算分析。【详解】n(CH4)=0.3mol,n(HCl)=3.011023/6.021023mol1=0.5mol,n(H2O)=0.6mol,n(NH3)=0.7mol,则A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
18、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物质的量关系为:n(NH3)n(HCl)n(CH4),水不是气态,体积最小,因此体积关系为:,A错误;B物质量越大,气体分子数越大,物质的量关系为:n(NH3)n(H2O)n(HCl)n(CH4),因此分子数关系为:,B正确;C甲烷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4=1.2mol,HCl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0.5mol,H2O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2=1.2mol,NH3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7mol3=2.1mol,氢原子物质的量越大,氢原子数越大,因此氢原子数关系为:=,C正确;Dm(CH4)=0.3mol16g/mol=4.8g,
19、m(HCl)=0.5mol36.5g/mol=18.25g,m(H2O)=10.8g,m(NH3)=0.7mol17g/mol=11.9g,因此质量关系为:,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物质的构成以及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尤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12.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测得1mol N2和CO的混合气体质量为28 gB. 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mLC. 用托盘天平称得2.50 gCuSO45H2O,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gD.
20、欲配制0.10molL-1的硫酸920mL,需量取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5.0mL【答案】A【解析】【详解】AN2和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因此该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28g/mol,1mol该混合气体质量m=nM=1mol28g/mol=28g,故A选;B量筒量取体积数据只精确到0.1mL,因此数据记录错误,故B不选;C托盘天平数据只精确到0.1g,因此数据记录错误,故C不选;D密度为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mol/L=18.4mol/L,欲配制0.10molL-1的硫酸920mL,应选用1000mL容量瓶配制,根据并带入数
21、据可得,5.4mL,故D不选;综上所述,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A项,故答案为A。13. 某溶液中仅含有H+、Al3+、Cl-、四种离子,其中H+ 的浓度为0.5 molL-1, Cl-的浓度为0.2 molL-1,Al3+的浓度为0.1 molL-1,则的浓度是A. 0.15 molL-1B. 0.25 molL-1C. 0.3 molL-1D. 0.4 molL-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c(H+) + 3c(Al3+) = c(Cl-) + 2c(),即0.5 mol/L + 30.1 mol/L = 0.2 mol/L + 2c(),解得c() = 0.3 mol/
22、L;故选:C。14. 为除去括号中的杂质,所选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NaCl溶液(Na2CO3)加入硫酸,蒸发B. FeSO4溶液(CuSO4)加入少量铁粉并过滤C. H2(CO2)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D. NaNO3(CaCO3)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答案】C【解析】【详解】A. 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根,故A错误;B. 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Cu,反应后过滤可除杂,过程中要加过量铁粉,故B错误;C. 混合物中只有CO2与NaOH反应,然后浓硫酸干燥可得到纯净的氢气,故C正确;D. 加稀盐酸溶解引入了新的杂质氯离子,
23、故D错误;故选:C。15. 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B. 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D.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一定为11【答案】D【解析】【分析】同温同压下,ag甲气体和2a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由n= V/Vm,可知甲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详解】A项、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m/V知,其密度相同,故A正确;B项、根据m=nM=VM/
24、Vm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故B正确;C项、根据PV=nRT=m/MRT知,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因为二者摩尔质量相同,所以压强相同,故C正确;D项、等质量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分子的构成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原子个数是否相同,故D错误。故选D。16.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A. 除掉胶体中的氯化钠半透膜、蒸馏水、烧杯B. 碘水中碘的萃取分液漏斗、酒精、带铁圈的铁架台C. 粗盐的提纯蒸发皿、玻璃棒、温度计D. 海带在空气中灼烧三脚架、坩埚、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答案】A【解析】【详解】A依据胶体的性质,除掉胶体中的氯化钠
25、用渗析的方法,所以半透膜、蒸馏水、烧杯均使用,故A选; B酒精与水互溶,在碘水中碘的萃取中,酒精不能作为萃取剂,故B不选;C在粗盐的提纯中,温度计不使用,故C不选; D海带在空气中灼烧时,石棉网不使用,故D不选。故选A。17. 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蒸馏时,先点燃酒精灯,再通冷凝水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实验室制取某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H2还原CuO实验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酒精灯使用托盘天平称盘物体质量时,先放质量较小的砝码,后放质量较大的砝码蒸馏时
26、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忘记加沸石,应迅速补加沸石后继续加热A. B. C. D. 全部【答案】C【解析】【详解】蒸馏时,应先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故不符合题意;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为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该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故符合题意;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故符合题意;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使内外压强相同,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故符合题意;做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要排除空气,先通入氢气,结束时要防止金属铜被氧气氧化,先撒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故符合题意;托盘天平的砝码在取用时,先放质量较大的砝码,后放
27、质量较小的砝码,故不符合题意;蒸馏时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忘记加沸石,应冷却后再补加沸石,再继续加热,故不符合题意;正确的是;答案选C。18. 一个充有CO、CO2、C2H4、N2混合气体的气球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1)中静止不动,则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是( )A. 75%B. 25%C. 6.25%D. 83.3%【答案】C【解析】【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体积分数即为物质的量分数。【详解】CO、的摩尔质量均为,则CO、的混合气体可认为由CO(或或)、两组分混合,设的体积分数为x,则CO、的总体积分数为,则,得,故选C。19
28、. 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溶液的质量为X g,质量分数为%,物质的量浓度c mol/L,密度为 g/cm3(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B. 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C. 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X g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5c mol/LD. 溶液密度可表示为【答案】C【解析】【详解】A溶质质量m(溶质)=g,溶液质量为m(溶液)=m g+ g=(m+) 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100%=,A错误;B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 mol,溶液的质量m(溶液)=m g+ g=(m+) g,则溶液的体积V(溶液)= mL
29、,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B错误;C原溶液质量是X g,再加入X g水后,溶液变稀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原来的一半,变为0.5,由于溶液的密度随溶液的稀释而减小1,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关系式:c=可知稀释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原来的一半,即浓度小于0.5c mol/L,C正确;D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换算式可知溶液的密度=,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0. 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l.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 23:9B. 16:9C. 32:9D. 46:9【答案】B【解析
30、】【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以及R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生成的Y的质量=R的质量+M的质量-X的质量,然后写出两者的比即可。【详解】应为根据已知条件“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R:2M=22:(29)=22:18;设生成的M的质量为a,22:18=4.4g:a,解之得:a=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质量=4.4g+3.6g-1.6g=6.4g;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6.4g:3.6g=16:9,故答案为B。21. (1)
31、2mol尿素CO(NH2)2所含氧原子跟_g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2)30.9gNa2R含有Na+0.3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3)同温同压下:0.3mol氨气6.021022个CO2分子7.3gHCl0.2molCH4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序号);(4)相同质量的NO与NO2,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5)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AH3,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分解为两种气态单质Ax和H2,此时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则A单质的分子式为_。【答案】 (1). 36 (2). 206g/mol (3). = (4). 23:30 (5). A4【解析】【详解】(1
32、) 2mol尿素CO(NH2)2含有2mol氧原子,2molH2O中含有2mol氧原子,2molH2O的质量为2mol18g/mol=36g;(2) 30.9gNa2R含有Na+0.3mol,则Na2R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所以Na2R的摩尔质量为=206g/mol;(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0.3mol氨气6.021022个CO2分子即0.1molCO27.3gHCl即=0.2mol0.2molCH4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4)设二者的质量均为m,则二者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30;(5) AH3分解的方程式为2AH3=3H2+Ax,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
33、则有=,解得x=4,所以A单质的分子式为A4。22. “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某品牌“84”消毒液,仔细阅读瓶体标签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2)取任意体积“84”消毒液,下列物理量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填字母)。若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100倍,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_(填字母)。A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B溶液中Na+的浓度C溶液中H2O分子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参阅标签,欲使用固体NaClO和蒸馏水配制480mL该品牌“84”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该同学应选用480mL的
34、容量瓶配制溶液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烘干就用于配制溶液,会导致浓度偏低C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液体吸出D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浓度偏低【答案】 (1). 4 (2). BD (3). A (4). D【解析】【详解】(1)该消毒液的质量分数为25%,密度为1.192g/cm3,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2)An=cV,所以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液中Na+的浓度与体积无关;C溶液中H2O分子的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D溶液的密度与溶液体积无关;所以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BD;溶液稀释过程中所
35、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故选A;(3)A配制480mL该品牌“84消毒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故A错误;B定容是还需要向容量瓶中注水,所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烘干就用于配制溶液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故B错误;C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液体吸出,导致部分溶质损失,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D配制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部分损失,溶液浓度偏低,故D正确;故选:D。23.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1)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2)装置A中的名称是_
36、。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除打开漏斗下端的旋塞外,还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操作加入的试剂依次可以为:_。(2)如何判断SO已除尽_。【答案】 (1). B (2). 萃取 (3). 冷凝管 (4). 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或者使塞上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5). 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量的碳酸钾溶液 或者是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或者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量的碳酸钾溶液 (6). 静置,取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
37、中,继续滴加硝酸钡溶液,若未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已除干净【解析】【分析】根据装置的特点和混合物分离操作方法分析解题;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溶解,配制成溶液,先加氢氧化钾溶液,除去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硝酸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再加碳酸钾,除去多余的钡离子,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滤液,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除去多余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硝酸易挥发,加热煮沸,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会引进Cl-,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以加入四氯化碳或苯作萃取剂,采用萃取的操作方法,则选择B装置;(2)装置A中的名称是冷凝管;装置B在分
38、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或者使塞上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1)先加硝酸钡,除去硫酸根,再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再加碳酸钠,除去多余的钡离子,最后加硝酸,除去多余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或者:先加氢氧化钾,除去镁离子,再加氯化钡,除去硫酸根,再加碳酸钾,除去多余的钡离子,最后加硝酸,除去多余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或者:先加入硝酸钡,除去硫酸根,再加碳酸钾,能把钙离子和多余钡离子除去,再加氢氧化钾,除去镁离子,最后加硝酸,除去多余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2)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除去SO,检验SO已除尽,可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Ba(NO3)2溶液,不出现浑浊
39、就说明SO已经除尽。【点睛】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难点是除杂时要紧扣除尽杂质并且不引入新杂质的原则。24. 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 两室,向B 室充入 1 molN2,A 室加入一定量的X 固体,加热,发生化学反应X2Y+CO2+H2O,反应结束后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1) A 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生成的 CO2 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2)Y 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实验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下列装置可用于作为Y 气体的尾气处理装置的是_。(3)实验测得反应后A 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48g,则该混合气体
40、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氢气密度的_倍,X 的摩尔质量为_。(4)若在 A 室加入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可吸收 CO2 和 H2O,忽略固体所占体积),保持温度不变,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_刻度,此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加碱石灰前气体压强之比为_。【答案】 (1). 2mol (2). 11.2L (3). ACD (4). 12 (5). 96g/mol (6). 3 (7). 2:3【解析】【详解】(1)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所以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2mol,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CO2的物质的量=2=0.5mol,在标况下的体积=22.4L/mol0.5mol=11.2L,故
41、答案为:2mol;11.2L;(2)Y 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可用水吸收,但是要注意防倒吸,满足条件的有ACD,故答案为:ACD;(3)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48g,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A室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24g/mol,是同温同压下氢气摩尔质量(2g/mol)的12倍,则密度也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12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质量为48g,X物质的量=CO2物质的量=0.5mol,所以X的摩尔质量=96g/mol,故答案为:12;96g/mol;(4)若在 A 室加入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可吸收 CO2 和 H2O,忽略固体所占体积),则剩余气体为Y,Y的物质的量等于CO2
42、物质的量的2倍,即1mol,此时A、B室气体物质的量相等,A、B室气体压强相等,所以最终活塞停留在“3”刻度,加碱石灰前B室气体压强为p,则最终B室气体压强为p,最终室内气体压强:加碱石灰前气体压强=:1=2:3,故答案为:3;2:3。25. 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跟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2)在1000g水中需溶解多少mol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_【答案】 (1). 2.28molL-1 (2). 2.48【解析】【详解】(1)方法一:混合后溶液的质量为,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方法二:混合溶液的体积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设需要硝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硝酸钾的质量为101xg,根据(1)中计算可知,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20%,则,解得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