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159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1版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9-29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精确预测命题前瞻1.“商业广告开始出现在报纸和电视里。在北京的繁华街道,过去写满标语口号的地方也被大幅商业广告所取代”;“农民致富的愿望受到鼓励,城市个体工商户、服务行业开始复活,城乡农贸自由市场恢复并初现繁荣景象,人们可以放心工作”。上述景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缘于()A.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C.拜金主义开始盛行D.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正式启动【解析】选B。根据材料“过去写满标语口号的地方也被大幅商业广告所取代”“个

2、体工商户”“自由市场”可知,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现象,国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对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确;A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C明显与材料史实不符,故C错误;D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2.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图(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B.20世纪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解析】选A。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

3、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距减少,A符合题意;1984年后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距再次加大,B排除;“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C排除;十五大的时间是1997年,D排除。3.1988年,1吨钢材计划价格700元,市场价格1500元,得到了计划价格的商品就得到了财富。除了商品双轨价格以外,资金的利率、外汇的汇率也是双轨的,计划内贷款和计划外融资利率差别很大。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B.亟需调整不合理的价格机制C.社会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D.价格双轨机制适应发展需要【解析】选B。依据材料“计划内贷款和计划外融资利率差别很大”可知,这一时期的价格机

4、制极不合理,B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计划和市场商品价格双轨制度,不涉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1988年中国对内改革还有待完善,谈不上黄金时期,C错误;中国钢材价格、利率、外汇的双轨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要求,故D错误。4.下表是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后上海()年份消费项目198019851992199720011.食品52.6457.6355.7551.4943.752.衣着24.4516.711.148.086.18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656.874.医疗保健2

5、.895.975.交通通信22.9125.6733.115.559.376.娱乐教育文化11.4913.927.居住7.917.838.杂项商品和服务3.946.11资料来源:上海市经济年鉴(1981年、1986年、1993年、1998年、2002年)A.消费水平居于全国之首B.消费观念仍旧落后C.消费结构逐步趋向优化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解析】选C。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食品、衣着等基本需求支出整体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支出整体呈增长趋势,反映出改革开放后上海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故选C;表格内容主要体现了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消费相比较,无法得出

6、上海消费水平居于全国之首的结论,排除A;表格内容没有体现上海地区消费观念的信息,排除B;表格内容主要体现了19802001年上海八大消费性支出构成比例,没有对城乡进行比较,故D错误。5.在1981年底以前,最早创办的48家合资企业中,属于华侨、华裔、港澳华商投资的共28家,占60%。香港、新加坡和其他城市的华人实业界和金融界人士与中国合办的合营企业所取得的成功,引起西方企业家们的注意。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A.实施经济特区战略十分科学B.单一的公有制开始发生改变C.西方企业错失投资中国机遇D.海外华侨推动改革开放启动【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国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对经济特区实

7、行特殊经济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合资企业的成功就是实施经济特区战略十分科学的最好佐证,故选A。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故B“开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合营企业的成功,引起了西方企业家们的注意,进而纷纷来华投资,C不符合史实,排除;海外华侨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但他们并没有力量去启动改革开放,排除D。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

8、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材料二1983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

9、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国农村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改革的意义,并说明取得成效的原因。【解析】第(1)题“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得出:民间自发组织;由“为

10、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得出:以救亡为主要目的、内容涉及面广;“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得出:以改良为主要手段。第(2)题“意义”,根据材料二信息“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得出:促进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得出: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由“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

11、国农村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得出: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由“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得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由“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得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等角度补充。“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改革开放的成就、综合国力的提升、正确的思想指导、国家大力扶持、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以及全面推进多方面改革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民间自发组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以救亡为主要目的;以改良为主要手段。(2)意义:促进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2、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原因:综合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的成就;正确的思想指导(用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大力扶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备选习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1 年可口可乐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一位老同志先发话了:“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要求中粮总公司对此做出解释。李杨

13、洞孔中的历史材料二1982年1月 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3年又有卫生部门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李守仲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市场的一段曲折中央领导对内参一文的批示材料三可口可乐被停止内销后,刘昌重以“人民来信”的形式写了一封信,和朱晋昌共同签名并通过陈慕华转交中央领导。信的主要内容是:北京生产的可口可乐有96%是国产原材料,可口可乐公司供应的浓缩液只占成本的4%,北京内销的可口可乐不仅没有花国家一分钱的外汇,通过旅游饭店,还为国家赚回大量外汇。将剩余部分投放市场,一方面丰富市场供应,同时工厂可获得可观利润。在中央关注下,可口可乐终于重新获得内销权利

14、。经济观察报编著开放中国:改革的30年记忆(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随着可口可乐在北京建厂, 从外销逐步转向内销,国内出现了怎样的声音?当时政府的决策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可口可乐在中国生产和内销的好处。为什么此信会以“人民来信”的名义出现?【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可以看出当时国内有很多人反对可口可乐在国内销售。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政府停止可口可乐在国内的销售。外国公司的产品在国内销售受阻的原因要从对国内产品的影响、“左”倾思想、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不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可口可乐公司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好处要仔细地

15、对材料进行概括分析。从“为国家赚回大量外汇”“丰富市场供应”“工厂可获得可观利润”等角度进行分析。以“人民来信”的名义出现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是国家体制改革尚未根本启动,无法从体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另一个角度扩大开放也反映了民众的呼声。答案:(1)声音:国内出现了反对可口可乐在国内销售的声音。政府决策:停止内销可口可乐。原因:外国产品对民族产品的冲击;对产品认识不足所引起的顾虑;受极“左”思潮影响,对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认识不到位。(2)好处:内销可口可乐可以为国家赚外汇;可以丰富市场供应,为工厂获得可观利润。原因: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即要求打破思想禁锢,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合作;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办厂遇到了更多体制上的困难。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