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92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7120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92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92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92_1516苏教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轻巧夺冠19215-16苏教版(无)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

2、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波涛()() ()波()浪 ()()诚服 耀武()()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

3、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见异()() ()嘲()讽 理()词() ()()风云二、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 谁都是经历了艰苦的努力,才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改成反问句)2.这道题看上去难,做起来并不难。(改成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3.修改病句。.爸爸经常给我讲鲁迅、老舍和老一辈作家的故事。.星期天,李叔叔来到车站保持公共秩序。.我们要敢于克服并发现自己的错误。三、乱句整理()就在这春媚,花开草长的季节,那些无名的野花也默默无闻的出现了,悄悄地把色彩和芳香送给人们。()千千

4、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他们不正是在祖国大地上的无名之花吗?()我喜欢无名花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的叫不上名儿的野花。()在春风刚刚吹过的大地上,各种名贵的花都竞相了。纷纷炫耀自己的姿色()看到这普普通通的无名花,我想到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小草也顶破泥土,挺出地面,重伸腰肢,焕发青春。四、阅读理解。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

5、,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1.“这个字还有这样一段来历”中“这个字”指什么字?你能不能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的来历?2.从“鲁迅一面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句话中,你了解了哪些情况?(写出两到)3.“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鲁迅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会怎样想呢请你站在鲁迅的角度说一说。哧啦一声,玻璃上出现了一条白线,吧嗒一声,一块玻璃被爸爸掰(bi)了下来。“爸爸太棒了!”我一边赞不绝口,一边偷偷瞅那把玻璃刀,希望爸爸快点离去。爸爸一出门,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玻璃刀翻来覆去地看,除了发现一粒亮晶晶的小东西外,并没有发现

6、特别之处。为了看清楚这小东西,我用放大镜在太阳底下照。这个小米粒开始变得很亮。可突然,“小米粒”变成了一缕青烟飞走了。我惊奇地睁大眼睛,放大镜怎么会把这“小米粒”照飞了呢?因为这事,爸爸还“奖励”了我好几巴掌呢。第二天一早,我就去问老师。老师说:“玻璃刀上的小米粒叫金刚石,金刚石的成分是碳。放大镜能聚集太阳光,当放大镜把阳光聚到金刚石上时,温度升高。在高温下,碳就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也就是你看到的一缕青烟。”老师的一席话,揭开了我心中的不解之谜。看来,这次皮肉之苦,我没有白吃啊。1在第一自然段中,有两个表示声音的词,这两个词分别是()和()。2我能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来不及等待。()(2)一个劲儿地称赞。()3我能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文中的“小米粒”指的是_,在放大镜下,开始它变得_,突然它_。(2)“奖励”加上引号是因为_,实际是_。4小作者说自己没有白吃皮肉之苦,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了我们的小作者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_五:习作 日子是多彩的,生活是丰富的。相信同学们参加过不少活动,那么,哪一次的活动让你记忆犹新?请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共享吧。注意把活动过程写清楚,把活动情境写具体。要求400字左右,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