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苏州市市常熟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阶段性抽测试题(一)(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人生,好似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病隙碎笔是他在病痛中书写的对生命的了悟,的文字,表达了他对人生各种不同境遇的体验和感受。他睿智的语言,照亮了我们日益的内心。A. 况味 质朴无华 幽暗B. 意味 质朴无华 幽闭C. 况味 洗尽铅华 幽闭D. 意味 洗尽铅华 幽暗【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
2、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况味,是指境况和情味。意味,1.值得细细体会的意义和趣味; 2.含有某种意义(常与“着”连用)。本题第一空前边是“苍凉的人生”,所以此空应该指“境况”,故填“况味”;质朴无华,意为朴实而毫不虚夸。洗尽铅华,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不施粉黛,不藏心机,具有清新脱俗、淡雅如菊的气质。指从低俗中脱离出来,一种世俗的改变。此空指史铁生的文字“朴实而毫不虚夸”,而不是指世俗的改变,故填“质朴无华”;幽暗,昏暗不明。幽闭,囚禁;软禁。此空指人们的内心,故填“幽暗”
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能力,结合语境分析是关健。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比如本题的第三个空就可根据语境填出答案“幽暗”。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四、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本题的第二个空就可用这里的第二种方法“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
4、小用或小词大用”,从而得出答案“质朴无华”。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的史传和小说在文体上没有一条决然的界限,它们的区别仅在实录和虚构这个内质性的问题上。,。,。史传在文体上孕育了小说,但在精神上阻滞了小说的发展。当小说宣布自己是虚构的而小说家偏偏要与史传认宗续谱传统观念看不起小说,视小说为无稽之谈彻底摆脱了附庸史传的自卑心理一些评论家又开始素隐探幽,寻找小说影射的真人真事在叙述的时候总要标榜故事和人物是生活中实有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既是补写题,又是排序题。解答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
5、,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本段内容论述的是史传和小说的关系,从上句“它们的区别仅在实录和虚构这个内质性的问题上。”可知下文应分析二者内容不同的结果,故应接,排除CD选项,通过通读理解本文段的意思,可知后边应该是评论小说家们的心态,故应该先接,再接,排除A。故选B。【点睛】这是一道补写排序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排列出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解答此类题,第一步,读文段,明大意,通读文段,把握文段话题,概括文段大
6、意。在这一步中就要注意文段中具有因果、条件、包含、矛盾等关系的句子。第二步,根据上下文,找出相关联的语句,再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第三步,根据所选答案回原文,审视答案是否合理。本题中通过分析可知应该把放在这六个空的首句,排除CD两项,再分析得出相连,排除A项。选出答案B。3.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B.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C.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D.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词中景物与季节的联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干,理解诗句意思,
7、然后根据诗句意思分析诗中景物与季节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A项翻译: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诗句中“西风”是秋天的景象;B项翻译:夏日炎炎,诗人携几卷书,前往车盖亭里纳凉,躺在纸糊的屏风遮挡的竹方床上,头枕着石枕,翻看着诗书,感到有些困倦,随手把书一丢,渐渐进入了梦乡。诗句中“午梦长”是对夏天的描写;C项翻译:清秀稀疏的树影环绕着十里横塘,入晚的荷芳幽静独立散发着芳香。诗句中“水花晚色”是对夏天荷花的描写;D项翻译: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诗句中“梅子软齿牙”“芭蕉分绿”是夏天的景象。故选A。【点睛】通过诗词中景物分析季节
8、,考生可以看诗词句中各季节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植物,天气,节日风俗等。比如,春季,草萌芽,花盛开,燕飞,细雨,微风,寒食,清明等;夏季暴雨,荷花,蝉鸣,蛙唱,稻黄,梅熟,芭蕉绿等;秋季,菊花,落叶,流萤,中秋节,重阳节等;冬季,冰,雪花,寒梅,除夕等。本题D项的“梅熟”“芭蕉绿”就是夏天的景象。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清博研究院的造假风暴和大数据异常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而2018年以来,从“企业家被抓”“企业家子女表白”之类的恶意中伤,到“明星出轨”“明星怀孕”之类的无中生有,再到
9、涉机构改革、涉军涉警谣言兴风作浪,对当事方造成极大困扰,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A. 疑似造假账号影响深远B. 自媒体谣言危害性极大C. 造假风暴牵涉范围广泛D. 无中生有事件反响恶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本题A项,原文是“疑似造假账号中”,可知“疑似造假账号”是一个大的概念,所以A“疑似造假账
10、号影响深远”错误;B项,本段话的关键语句是“2016年抽检的近万个疑似造假账号中,自媒体占比近88%,尤其是营销、公关类公众号成为重灾区”,所以压缩该句可得出部分答案,再根据后边的内容,可得出答案“自媒体谣言危害性极大”,所以B正确。C项,“造假风暴”在本段中是“自媒体谣言”的一部分内容,所以C项错误;D项,“无中生有事件”再本段中是“自媒体谣言”的一部分内容,所以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压缩语段属于概括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了解新闻结构: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新闻类语段压缩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等。拟写一句话新闻主要的方法是压缩内容,压
11、缩后的内容应是陈述对象和事件构成的主谓式陈述句,一般以单句为佳。比如本题陈述对象是“自媒体”,事件是“谣言危害性及大”。新闻标题往往有两个必要要素:陈述对象和事件;拟写新闻标题,一要突出主题,二要醒目,能吸引人5.借用典故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腐鼠”出自庄子秋水),喻毫无价值的东西,后遂用为贱物之称。B. “何日请缪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后以“请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C.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禾黍”出自楚辞,后人常用它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伤感之情。D. “仲宣楼头春
12、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青眼”典故与名士阮籍有关,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典故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对考生有两点要求:一、知道诗句的作者及出处,二、理解作者的用典意图,然后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A出自唐李商隐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诗句意思是:不知道腐臭的死鼠成了美味,竟对鹓雏的爱好也猜忌不休。腐鼠,意思是腐烂的死鼠,喻毫无价值的东西。后遂用为贱物之称。典故出自庄子秋水:“于是鸱得腐鼠”。B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
13、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诗句的意思是: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请缨: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 出处: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尰(zhng)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比羁南越而致之于阙下。” 典故:西汉武帝时,南越王请求与汉和亲,武帝打算乘机说服南越王归附汉朝。谏议大夫终军主动请
14、求说:“请您给我一根长缨,我一定会把南越王绑来送到您的殿下。”终军不辱使命,最终说服南越王向汉朝称臣。C出自唐代许浑的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诗句意思是“禾黍成行地上半是野蒿,古人修此城哪顾上辛劳”。禾黍离离:从诗经王风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D出自唐代杜甫的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
15、脱佩剑休徘徊。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诗句意思是:仲宣楼那边已经是春末,我以青眼看着你,放声高歌。青眼:魏国诗人阮籍能作青、白眼,青眼对人表示好感,白眼对人表示蔑视。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的意思。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故选C6.对下列对联所描述的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老子)B. 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屈原)C.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李白)D. 生叔
16、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张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对联内容,分析对联描述对象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多积累文学文化常识,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试题分析:A此联上联写孔子府第安富尊荣,富荣同国盛大,气魄非凡。下联赞美孔子的文章流传千古,与天齐老。B这是洞庭湖畔怀甫亭的楹联,讲的是杜甫。怀甫亭位于岳阳楼下洞庭湖边。1962年为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而建。亭中竖一石碑,上刻杜甫画像和杜甫登岳阳楼诗。据传,杜甫垂暮之年来到岳阳。当时,唐王朝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诗人四处漂泊。大历三年(768),杜甫偕妻室儿女,乘一叶舟沿长江
17、而下,暮冬泊于岳阳城下。他拄着拐杖登上岳阳楼,凭栏远眺,百感交集,老泪纵横,写了著名五言律诗登岳阳楼写完此诗,即离开岳阳溯湘水而上,到长沙、衡州,达耒阳,寻亲未着,又掉转船头,想沿湘水、长江、溯汉水回河南老家。不料大历五年(770)冬病故于长沙至岳阳途中。C此联是袁行霈为陶渊明纪念馆撰写了的一副楹联,上句“质绮真醇”指的是陶潜的作品风格,下句就明显了,指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联上联,叔季世,指衰乱之世,也即末世。项,指项羽,张良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下联,绝富贵交,指张良帮助刘邦打下江山后,不愿享受荣华富贵,退而隐居。拜石受书,张良遇到的老人,自称为“谷城山下黄石”。对联抓住“报韩椎
18、秦”和“进履辟谷”两个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说明张良从小就有大志,以及功成身退的识见。联语全用四字句组成,琅琅上口,层层递进,恰切地概括了张良一生。故选D。【点睛】此题从高考命题角度看,命题可能从传统文化代表人物角度考查其主张、成就及影响,考查传统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文化现象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多积累文学文化常识以及名人的故里,典型事件,然后根据所掌握的内容迅速做出答案。7.下列诗句中,与“两山排闼送青来”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答案】
19、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句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仔细阅读题干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阅读选项,分析选项的修辞手法,按照题干要求选出答案。题干诗句意思: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送”赋予两山人性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诗句意思: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百丈”“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诗句意思: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怨”和“度”分别赋予羌笛春风人性感情与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诗句意思: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以“梨花
20、”喻冬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诗句意思: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环佩”,古时女性的装饰物,这里代指昭君,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故选B。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王大石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B. 值此分公司开业庆典之际,本公司向来自各界的朋友惠赠一份精美礼品。C. 十二年寒窗苦读,我辈岂能马齿徒增?今日自当驰骋考场,但求蟾宫折桂。D. 王老师,昨天在菜场遇到了您的家慈,几年时间不见,她还是精神矍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表达得体要做到以下四点: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
21、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四要理解常用语中文言词的意思,分清敬词和谦词。A笑纳:指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此句使用正确。B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 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即别人赠送给自己东西时,一般要说“谢谢惠赠!”本句指公司赠顾客礼品,使用错误。C马齿徒增: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老年人常以此自谦,用于年少学子不当。D
22、家慈:又称“家母”。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这里是对方称呼王老师母亲“家慈”,使用错误。故选A。【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本题中“笑纳”“惠赠”“家慈”在使用时就要注意谦词和敬词的区别。二、文言文阅读(3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3、。震川先生小传钱谦益震川先生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八大家之书。浸溃演迤,蔚为大儒。嘉靖庚子,举南京第二人,为茶陵张文隐公所知。其后八上春官,不第。读书谈道,居嘉定之安亭江上,四方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不以名氏。乙丑,举进士。除长兴知县。用古教化法治其民。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刺刺吴语,事解,立纵去,不具狱。有所击断寝息,直行其意。大吏多恶之,有蜚语闻,量移通判顺德。隆庆庚午,入贺。新郑、内江雅知熙甫,引为南京太仆寺丞,皆掌制敕,修世庙实录。熙甫为文,原本六经,而好太史公书,能得其风神脉理。其于八大家,自谓可肩随欧、曾,临川则不难抗行。其于诗,
24、似无意求工,滔滔自运,要非流俗可及也。当是时,王弇州踵二李之后,主盟文坛,声华烜赫,奔走四海。熙甫独抱遗经于荒江虚市之间,树牙频相搘柱,不少下。尝为人文序,诋排俗学,以为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弇州闻之,曰:“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熙甫曰:“惟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 弇州晚岁赞熙甫画像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识者谓先生之文,至是始论定,而弇州之迟暮自悔,为不可及也。熙甫没,其子子宁辑其遗文,妄加改窜。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曰:“亟成之,少稽缓,涂乙尽矣。”刻既成,贾人为文祭照甫,具言所梦,今载集后,季子子慕,字季思,以乡举追赠待诏。冢孙昌世,字文休,与余共定熙
25、甫全集者也。嘉靖末,山阴诸状元大绶官翰学,置酒招乡人徐渭文长。入夜,良久乃至。学士问口:“何迟也?”文长曰:“顷避雨士人家,见壁间悬归有光文,今之欧阳子也。回翔雒诵,不能舍去,是以迟耳!”学士命隶卷其轴以来,张灯快读,相对叹赏,至于达旦。四明余公文敏典礼闹,学士为具言照甫之文,意度波澜所以然者。照甫果得隽。熙甫重平生知己,每叙张文隐事,辄为流涕。岂未有以文长此事闻于熙甫者乎?(选自列朝诗集小传,有删节)注王弇州:指王世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九岁,能属文 属:写作B. 临川则不难抗行 抗:抵挡C. 贾人翁氏梦熙甫趣之 趣:催促D. 熙
26、甫果得隽 隽:考中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归有光乡试取得第二名,深受张文隐赏识,但后来八次参加殿试,都没能考取进士。B. 归有光在处理诉讼案件时,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断案,上级官员大多数不喜欢他。C. 王世贞与归有光之间存在矛盾,曾经遭到归有光的批评,被认为是狂妄而平庸的人。D. 王世贞晚年改变对归有光的看法,称他是千年才有的人才,可继承韩、欧阳的传统。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每听讼,引儿童妇女案前,剌剌吴语,事解,立纵去,不具狱。(2)识者谓先生之文,至是始论定,而弇州之迟暮自悔,为不可及也。12. 请简要概括归有光诗文的特点。【答案
27、】9. B 10. A 11. (1)每次处理官司,归有光总把儿童妇女带到案桌前,他哗啦啦地说着吴地方言,事情解决后,立即放他们离开,不写文书来结案。(2)有见识的人认为归有光的文章,到这时才能下定论,而王世贞到晚年才感到懊悔,认为自己不能比得上他。 12. 文章得经史神理,有唐宋遗风;诗歌无意求工,超越流俗。【解析】【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项,“抗:抵挡”错误。抗,匹配,相当。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
28、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A项,“参加殿试”错误。应为“会试”。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听讼,处理官司;解,解决;纵去,放离开;具狱,写文书。(2)识者,有见识的人;至是,到这时;迟暮,晚年;为,认为。【1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29、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题干为“简要概括归有光诗文的特点”。答题区间为第三段“为文,原本六经,而好太史公书,能得其风神脉理。其于八大家,自谓可肩随欧、曾,临川则不难抗行。其于诗,似无意求工,滔滔自运,要非流俗可及也。”据关键词“六经”,“好太史公书”,“能得其风神脉理”,“八大家”,“无意求工”,“非流俗可及”等,可得出答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注意体现句式和实词的各种用法及活用类型。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高帝论苏轼有进说于君者,因其君之资而为
30、之说,则用力寡矣。人唯好善而求名,是故仁义可以诱而进,不义可以劫而退。若汉高帝起于草莽之中,徒手奋呼而得天下,彼知天下之利害与兵之胜负而巳,安知所谓仁义者哉!观其天资,固亦有合于仁义者,而不喜仁义之说,此如小人终日为不义,而至以不义说之,则亦怫然而怒。故当时之善说者,未尝敢言仁义与三代礼乐之教,亦惟曰如此而为利,如此而为害,如此而可,如此而不可,然后高帝择其利与可者而从之,盖亦未尝迟疑。天下既平,以爱故欲易太子,大臣叔孙通、周昌之徒力争之,不能得,用留侯计仅得之。盖读其书至此,未尝不太息以为高帝最易晓者,苟有以当其心,彼无所不从。盍亦告之以吕后太子从帝起于布衣以至于定天下,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
31、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戚姬子乎?所谓爱之者,只以祸之。嗟夫!无有以奚齐、卓子之所以死为高帝言者欤?叔孙通之徒,不足以知天下之大计,独有废嫡立庶之说,而欲持此以却之,此固高帝之所轻为也。人固有所不平,使如意为天子,惠帝为臣,乡下绛灌之徒,圜视而起,如意安得而有之,孰与其全安而不失为王之利也?如意之为王,而不免于死,则亦高帝之过矣。不少抑远之,以泄吕后不平之气,而又厚封焉,其为计不已疏乎?或曰:吕后强悍,高帝恐其为变,故欲立赵王。此又不然。自高帝之时而言之,计吕后之年,当死于惠帝之手。吕后虽悍,亦不忍夺之其子以与侄。惠帝既死,而吕后始有邪谋,此出于无聊耳,而高帝安得逆知之!且夫事君者,
32、不能使其心知其所以然而乐从吾说,而欲以势夺之,亦已危矣。如留侯之计,高帝顾戚姬悲歌而不忍,特以其势不得不从,是以犹欲区区为赵王计,使周昌相之,此其心犹未悟,以为一强项之周昌,足以抗吕氏而捍赵王,不知周昌激其怒,而速之死耳。古之善原人情而深识天下之势者,无如高帝,然至此而惑,亦无有以告之者。悲夫!(有删改)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爱故欲易太子 易:更换B. 其为计不已疏乎? 疏:疏远C. 而高帝安得逆知之 逆:预先D. 而欲以势夺之 夺:改变1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B. 布衣,借指
33、平民,古代借指平民的还有闾阁、黎元、黔首、白衣等。C. 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D. 在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日亮,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日卒。1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意安得而有之,孰与其全安而不失为王之利也?(2)古之善原人情而深识天下之势者,无如高帝,然至此而惑,亦无有以告之者。16. 苏轼认为群臣在进谏高帝方面犯了哪些错误?结合全文概括。【答案】13. B 14. D 15. (1)如意怎能拥有天子的宝座呢,这与保全并使自己平安,并且还能享有做一名诸侯王的好处(相比),哪个更可取呢?(2)古时善于推究人情又深知天下大势的人
34、,没有谁赶得上高帝,然而在这件事上高帝却糊涂了,也没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他。 16. 叔孙通这些人只有废嫡立庶这套言论,没有说清利害关系;张良的计策只是用某种形势胁迫高帝改变主张,存在危险和后患。【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其为计不已疏乎?”中“疏”如解释为“疏远”,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高帝)对事情的盘算安排,不是有疏漏了吗?
35、”,“疏”应解释为“粗疏,疏漏”,故选B。其它三项ACD解释正确。【14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错误,应该是“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故选D。其它三项ABC解释正确。【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
36、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的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下列字词:第一句中,“安得”,怎么能够;“有之”的“之”,代词,代天子的宝座;“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全”,保全;“为”,动词,做。第二句中,“善”,善于;“
37、原”,推究;“识”,懂得,知道;“无如”,没有比得上;“惑”,糊涂。【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苏轼认为群臣在进谏高帝方面犯了哪些错误?结合全文概括”,然后到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理解并概括其意思。如第三段“叔孙通之徒,不足以知天下之大计,独有废嫡立庶之说,而欲持此以却之,此固高帝之所轻为也”,意思是 “叔孙通这些人,他们是不懂天下大计的,只有废嫡立庶这套言论,想以此来改变高帝,这就是高帝轻易想改立太子的原因啊”;如最后一段“且夫事君者,不能使其心知其所以然而乐从吾说,而欲以势夺之,亦已危矣。如留侯之计,高帝顾戚姬悲
38、歌而不忍,特以其势不得不从,是以犹欲区区为赵王计,使周昌相之,此其心犹未悟,以为一强项之周昌,足以抗吕氏而捍赵王,不知周昌激其怒,而速之死耳”,意思是“再说,侍奉国君的人,不能让国君从内心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欣然接受自己的意见,却想用某种形势胁迫国君改变主张,也是很危险的。像留侯的计策,高帝看着戚姬悲伤而内心不忍,只是因当时的形势而不得不听从,所以还想一心一意替赵王打算,让周昌辅佐他,这是他心里还不明白,认为一个硬脖子的周昌,就可以抗拒吕氏而保护赵王,不知道周昌恰好激怒吕后,从而加速了赵王被杀”。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
39、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比如本题C“而高帝安得逆知之”的“逆”是“预先”的意思,带入原句即可知道选项正确。D“而欲以势夺之”的“夺”与课文陈情表里“舅夺母志”的“夺”都是“改变”的意思,理解实词含义,还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
40、、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翻译:向国君进谏的人,根据国君的天资来向他进谏,就可以省力。人都喜欢做好事而求得名声,所以符合仁义的事,可以引导他去做,不符合仁义的事,可以胁迫他不做。至于汉高帝,从偏僻乡野徒手起事,奋臂呼号而得了天下,他只知道天下的事,哪个有利,哪个有害,军队打仗,怎
41、样战胜,怎样战败,哪里知道所谓的仁义呢?看他的天资,当然也有合乎仁义的地方,但他不喜欢听仁义之类的言论,这就如同小人整天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但用不符合道义的言论来说他,他也会愤然发怒。 所以当时能言善辩的人士,未敢把仁义和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教化拿来对高帝讲,也只是说这样做有利,这样做有害,这样做可以,这样做不可以,然后高帝选择有利的和可行的事来做,他未曾迟疑过。天下太平之后,(高帝)因为宠爱(戚姬)的缘故,想要另立太子,大臣叔孙通、周昌这些人据理力争,却改变不了高帝,最后采用留侯张良的计策才勉强作罢。(苏轼)读书读到这,不曾不叹息认为高帝是最容易说通的,只要能说到他心坎里,他是没有不听从的,哪里
42、用得着告诉他,吕后和太子从高帝平民时起就跟随他身边,直到平定天下,天下人都渴望惠帝成为他们的君王,即使他不贤明,大臣们内心也想让他当君王,假使高帝百年之后,谁肯北面称臣侍奉戚姬的儿子呢?所说的爱他,其实是坑害他。唉!没有人把奚齐和卓子是怎样死的说给高帝听吗?叔孙通这些人,他们是不懂天下大计的,只有废嫡立庶这套言论,想以此来改变高帝,这就是高帝轻易想改立太子的原因啊。假使让如意做天子,惠帝称臣,周勃、灌婴等人,环顾而起事,如意怎能拥有天子的宝座呢,这与保全自己并且还能做一名诸侯王,哪个更有利呢?如意做了诸侯王,最后还是未免一死,也是高帝的过失啊。(高帝)不稍稍贬抑和疏远如意,来发泄吕后心中的不平
43、之气,却又丰厚地封赏他,对事情的盘算安排,不是有疏漏了吗?有人说:吕后要强心狠,高帝担心她日后生变,所以把(戚姬的儿子)立为赵王。这又不对了。从高帝那个时候来说,算一算吕后的年龄,应当死在惠帝的时候。吕后虽然要强心狠,也不会忍心从儿子手中夺了皇位给侄子。惠帝死后,吕后才萌生扶植吕氏的想法,这是出于她没有了依靠,而高帝怎会提前料到这些呢!再说,侍奉国君的人,不能让国君从内心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欣然接受自己的意见,却想用某种形势胁迫国君改变主张,也是很危险的。像留侯的计策,高帝看着戚姬悲伤而内心不忍,只是因当时的形势而不得不听从,所以还想一心一意替赵王打算,让周昌辅佐他,这是他心里还不明白,认为一
44、个硬脖子的周昌,就可以抗拒吕氏而保护赵王,不知道周昌恰好激怒吕后,从而加速了赵王被杀。古时善于推究人情又深知天下大势的,没有谁赶得上高帝,然而在这件事上却糊涂了,也没有人告诉他。可悲啊!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永远的门邵宝健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布局多年未变,可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见多了。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的常住人口各自为一人。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城。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你早。”他向她致意。“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多少次了,只要有人有幸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就是这么几句。
45、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了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的身材,瓜子脸,肤色白晢,五官端正,风韵犹存。衣饰素雅又不失时髦。她在西街那家出售鲜花的商店工作。邻居们不清楚,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可想而知,梳理次数极少。背有点驼了。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他回家的时侯,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
46、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他没有串门的习惯。下班回家后,便久久地耽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放在床边。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这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除此以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傍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
47、鲜艳的、盛开着的。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带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秋季的一个雨蒙蒙的清晨。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却是红红的。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
48、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而又突然。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灰蒙蒙的,但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的,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当搬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却“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一扇画在墙上的门。(1986年)
49、17. 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构思精巧,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一波三折的结构和最后突转手法强化艺术效果。明线是小院里人们关注的郑若奎和潘雪娥二人爱情发展的感情变化过程,暗线是二人情感的发展过程。B. 小说开篇对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进行了描写,“古镇”“古井”“古老的平屋”“布局多年未变”,暗示这里人们的生活、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固守一种保守陈旧的定势;“普通的小杂院”普通人家”,则暗示这样的聚居地,这样的人群具有普遍性。C. 郑若奎每次回家的时候,都带回来一束鲜花,而潘雪娥在西街花店工作,作者在这里埋下伏笔,郑若奎去潘雪娥那里买花实际是为了向她表达爱意。
50、D. 本篇小说中男女两位主人公的情感表达极其含蓄,“节制胜于放纵”,作者躲在幕后,我们只能通过人物语言和情节安排感受其中的情感。18. 文中多次写到郑若奎插花的那只透明的蓝色花瓶,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19. 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内涵。(1)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2)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20. 请探究小说以“永远的门”为题的深刻意蕴。【答案】17. C 18. 花瓶是纯洁内心、美好爱情的象征;与主人公青春不再的平庸相貌、两人碰面时沉闷凝滞的冷漠情调形成反差;合理引出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造成波澜。 19.
51、(1)既指砖砌的实实在在的隔开了两人卧室的墙;又指生活中郑、潘两人古板保守的思想隔膜(人们世俗的眼光、残存于角角落落的封建意识、道德舆论)。(2)人们为郑若奎突然去世、郑潘两人永远无法结合而哀痛,也对两人自持的行为表示敬意;最后人们看到墙壁上的门,以为郑潘二人“私通”,感觉受骗而倍感愤懑 20. “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可理解为人们的心灵之门。“永远的门”,既表现了两位主人公最终生死永隔、遗憾终身的悲剧性,也意味着残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改造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日渐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国民的封建意识、一些“无恶意的侵犯”依然存在的遗憾以
52、及对能实现“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企盼。【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度有: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知识迁移、理解揣悟的能力,需要灵活应变。要了解选项特征,常见选项信息表述类型有(1)正确信息(2)错误或无中生有的信息(3)答非所问或与题干不同类的信息。应对策略有(1)提取信息仔细对照(2)准确理解文段和选项信息的异同(3)审清题干要求。A项“本文构思精巧,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一波三折的结构和最后突转手法强化艺术效果。”从文章前边的“你早。他向她致意。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到文章中间“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
53、却是红红的。”再到结尾的门,可知分析正确,本项中明暗两条线索分析正确;B项对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C项“郑若奎每次回家的时候,都带回来一束鲜花”原文是“他回家的时侯,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所以选项曲解文意;“作者在这里埋下伏笔,郑若奎去潘雪娥那里买花实际是为了向她表达爱意”,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对文章的内容及语言情节作用分析正确。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物象作用的分析能力,小说行文中恰当地借助物象描写,可以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优美,更含蓄。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给读者留下深思、想象和寻味的余地,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54、的表达效果,从而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小说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要仔细阅读小说内容,找出有关对该物象的描写,联系作者的情感,分点写出答案。通读小说可知本文中的花瓶是“纯洁内心、美好爱情的象征”;从小说“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的描写可知“花瓶与主人公青春不再的平庸相貌、两人碰面时沉闷凝滞的冷漠情调形成反差”;通过小说的结尾可知“花瓶合理引出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造成波澜”。【19题详
55、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扩展内容,有助于理解把握。解释文中重要句子含义时,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是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理解句子或者词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对文章中具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语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
56、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本题理解第一句的含义可通过前文对“郑若奎”“潘雪娥”的描写得出答案“既指砖砌的实实在在的隔开了两人卧室的墙;又指生活中郑、潘两人古板保守的思想隔膜(人们世俗的眼光、残存于角角落落的封建意识、道德舆论)”;第二句从“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结合前文对“郑若奎”“潘雪娥”的描写可得出一点答案“人们为郑若奎突然去世、郑潘两人永远无法结合而哀痛,也对两人自持的行为表示敬意”;从“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以及文中“当搬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
57、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的描写可得出另一点答案:“最后人们看到墙壁上的门,以为郑潘二人“私通”,感觉受骗而倍感愤懑 ”【2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首先看题目属于哪一类命题,然后按照掌握的方法技巧根据小说内容做出答案。一般有以下命题角度:1、命题角度一:标题的含义是什么答题技巧: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2、命题角度二:为什么设这个标题答题技巧: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3、命题角度三:标题和内容的关系
58、答题技巧:答题时多从思路、从内容、从中心着手,要善于发现潜在的命题点,挖掘出命题中的表层与深层含义。4、命题角度四:更换标题好不好或哪一个合适答题技巧:确认回答题干。回答用语用“好” 或“不好”,“行”或“不行”。联系文章中心。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得信息,找那些能集中体现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含义较深、富含哲理的句子等,看中心与标题的关系,如紧扣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形象地表现中心等。比较置换者优劣点。比较时主要从语言特点、技巧、风格、中心联系的紧密与否、结构安排上的合理与否上回答合乎主题与否,当然,回答时不一定面面俱到。本题属于命题角度一,作答时先写出表面意思:“门”,既画在
59、墙上的那扇门,再写出语境义:“门”也可理解为人们的心灵之门。接着写出小说的主题:“永远的门”,既表现了两位主人公最终生死永隔、遗憾终身的悲剧性,也意味着残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改造它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后总结小说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日渐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国民的封建意识、一些“无恶意的侵犯”依然存在的遗憾以及对能实现“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企盼。【点睛】筛选文本信息的方法、技巧:一、筛选文本对照选项找谬误:提取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对照选项,找出异同点,判断各个选项是否准确提取、筛选信息(详细解说见后文题中)二、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灵活理解:文本中不能直接提取到,
60、或者个别词句有变化,这样的选项未必是错的,需要学生学会灵活理解。灵活包括准确把握意思、准确分析语法结构三、参照题干分层归纳找异类筛选文本信息的问题类型或敏感点层次混乱、遗漏赘余、信息杂糅 、不合逻辑( 强加因果 颠倒顺序 )、有失分寸(无变有,少变多,小变大,远变近)、时态有误、属性出错 (特例成普遍、具体为概括、间接变直接)、指代偷换(概念、对象、主语)一般说小说标题及作用有以下几类: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突出小说主题,是全文线索作用,起设置悬念作用。2、以物件为题:是文章结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设置悬念,引发联想。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
61、,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义。3、以人物为标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_。 (李贺雁门太守行)(2)朝搴阰之木兰兮,_。 (屈原离骚)(3)_,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庄子逍遥游)(4)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5)陛下亦宜自谋,_,察纳雅言。 (诸葛亮出师表)(6)相与枕藉乎舟中,_。 (苏轼赤壁赋)(7)成事不说
62、,遂事不谏,_。 (论语八佾)(8)后生可畏,_。 (论语子罕)。【答案】 (1). 塞上燕脂凝夜紫 (2). 夕揽洲之宿莽 (3). 夫列子御风而行 (4). 别有幽愁暗恨生 (5). 以咨诹善道 (6). 不知东方之既白 (7). 既往不咎 (8).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凝”“莽”“御”“幽”“诹”“既”“咎“焉
63、”。【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五、作文(7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叶嘉莹曾感叹当今许多人以强者为德,提倡竞争,但实际上“弱”才是品德。她说:“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
64、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梁启超强调“群德”,批评束身寡过的做法,指出必须要“能群”,“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弱德”“群德”有怎样的经历体悟、感受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修弱德之美,立群德之则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说有时候“弱”并
65、不是处于下势,反而占了优势。 公德也是一样。它有两种说法:一是“弱德”,一是“群德”。弱德的“弱”是懦弱吗?当然不是,“弱”是逆境中的坚守,热烈中的清醒,躁动中的自持。“弱德”的价值就在于,强调行使权利、主张诉求应有边界意识,不以个人举止打扰别人权利,不因自我存在妨碍他人自由。“群德”侧重向善而为、见义敢为,达成的是公益众利的和合共进,是一种大爱。“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报国之心,“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的为民之情,“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修身之要,体现的都是“群德”。 人无徳不立,足以见徳之于人的重要性。生而在世,我们应当以“弱德”为立身之本。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缺
66、乏对“弱德”的持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插队、闯红灯是其表现;高铁霸座,肆意推搡公交司机是其表现;广场舞扰民,景区刻字是其表现。究其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弱德”的持守,把自己看得太重,忽视了别人。叶嘉莹先生曾说:“我不想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把持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就是“弱德”,把持住自己,不因自己妨碍别人。)“群德”中的“群”字就可表明我们应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群体生活,应当以“群德”为修身之则。别林斯基曾说:“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是的,一个人的才能永远不能超越集体的力量。社会在进步,人们之间的
67、关爱却在逐渐消失。大部分人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遇见摔倒的老人,路人匆匆而过,吝啬自己那一点点去扶一下的时间;看见有人遭遇社会黑暗时,旁观的众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什么,这是群德的缺失。高度发展的物质社会,离不开现代化精神的灌溉。社会发展,逐渐趋近于“群”,“共享单车”“共享经济”“命运共同体”等等都彰显着我们逐渐凝聚成一个大的群体。可见在逐渐养成“弱德”的同时,我们更应具备“群德”,这是我们祖国团结强大起来所必需的。 “弱德”与“群德”,一个突出主动修身,一个突出主动为善;一个各美其美,一个美美与共,二者兼得,合舟共济,一定会培育出无比绚烂的道德之花。【解析】【详解
68、】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弱德”“群德”来谈经历体悟以及感受思考,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审题】这则材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叶嘉莹的“弱德”和梁启超的“群德”,这就要求考生理解材料中“弱德”和“群德”的含义。弱德个体道德,自我价值,持正守己,自我操守。群德公共道德,社会价值,利他为公,主人翁意识。弱德与群德在功德标准上达成一致都是向善行为。弱德的极端化后果
69、会导致社会冷漠,信任度降低,集体无意识。群德的终极效应将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弱德的内涵:弱德是束身寡过,独善其身的本善,是存心修性,修身齐家的私德。是不忮不求,不喜不获的持守。弱德是向内追寻自我道德律的高标。是以一己之善立世。但是弱德不能简单等同于遁世无为的利己主义。实则传统文化中“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智慧。弱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三不朽,以立德为先,以立功,立言为后。此处的德,则侧重私德的修为。古人有一类高尚不仕的贤者,在民间享有盛誉。群德的内涵:群德是克己奉公舍己为人的大德。群德是超越一己之私,欲推而达到固群、利群、进群的社会效应。群德是子路“长幼之节,
70、不可废;群臣之义,不可废。不仕无义”的木铎金声,群德是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群德是范文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之思。群德提出的历史背景与当下意义:梁任公先生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发出这样的警示:“今吾中国所以日即衰落者,岂有他哉,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者如无有焉。人虽多,曾不能为群之利,而反为群之累。”正如鲁迅对“暂时做稳了奴隶”的麻木的国人发出了痛心哀叹,哀其不怒不争,哀其作壁上观,哀其以仁人义士自居,却不谈国事。立意要点:材料内容看似包含“弱德”和“群德”两个方面,实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考生立意
71、时要考虑到:坚持“二德”双修;结合材料后边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弱德群德有怎样的经历体悟、感受思考?”所以考生立意时还要考虑到:不断规范丰富自己,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让道德成为人生最华丽的篇章。通过上边的分析得出本则材料立意:“二德”相辅相成,要求我们既要修“弱德”,又要提倡“群德”;既要立足自身又要着眼世界。作文素材:1.在美国一次又一次遏制中国崛起的今日,中国青年理应看清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国家的密切关联。先修己身,而后以群德之善投身于建设祖国的时代洪流之中。“”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无数青年以群德之善律己责己,才能形成和洽共进的社会氛围。正如鲁迅的呐喊“”愿中国
72、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2.弱德是群德的基础。正如修己身齐己家方能治国平天下。弱德为群德的实现提供了前提。群德是弱的升华,正如治国平天下必由善士义人达成。从弱德到群德,由内向外,就群而善。群德的实现将进一步促进弱德的完善。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转化,以弱德之美成就群德之林,才是梁任公的期待,以群德促公德,方能立国强国。作文结构:通过读材料要求可知,本则材料写成议论文比较合适,结合材料的“弱德”“群德”论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本则材料作文可采用先分述再总结的结构模式,
73、即先分别“弱德”“群德”,再总结二者的辩证关系,从而总结得出“坚持二德双修,不断规范丰富自己,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的结论。【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一、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二、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
74、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五、倾向揣摩法: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六、多向发散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七、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本则材料作文考生可参考“主旨领悟法”,从叶嘉莹和梁启超的话中领悟中心,体会“弱德”“群德”的含义,再结合后边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弱德群德有怎样的经历体悟、感受思考”从而得出本次作文要结合“弱德”“群德”写出青年一代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