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440KB ,
资源ID:10704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04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探究 2012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第4章---第1节课时知能评估.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探究 2012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第4章---第1节课时知能评估.doc

1、一、选择题1(2010年高考浙江理综)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a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可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因存在生存斗争,死

2、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b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始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cd段相似。答案:A2(2010年高考全国理综)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解析: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呈“J”型增长曲线,A项错;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n2n),在分裂后期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

3、胞中(2nn),不会从“O”点开始,也不会维持在一定水平,B项错;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酶促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C项错;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在开始阶段随CO2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由于植物叶肉细胞的内在因素(如C5的含量、酶的数量等)的限制,在CO2含量增大到一定范围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上升,D项对。答案:D3(2009年高考广东卷)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解析:A项

4、中,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从而影响K值大小;B、C选项中,应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算;D项中,营养条件、pH、温度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答案:D4(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加快,A错。第1729天,成虫数量增长逐渐缓慢,说明增长率下

5、降,死亡率上升,B错。第2137天,成虫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D错。答案:C5(2009年高考江苏卷)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解析:A项中,4个试管中最初环境适宜,所以都经历了“J”型增长;B项中,最初的条件不同,达到K值不会同

6、时;C项中,培养液体积和不同,试管内种群的K值应大于试管;D项中,中起始酵母菌数大于,所以先于试管开始下降。答案:B6(2009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B没有体现空间特征。答案:B7(2011年盘锦一模)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B

7、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解析:D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是K值。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答案:A 8.右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从c点开始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长D若此图表示草履虫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解析:由题图看出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c点之后就非常明显了。若此

8、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在c点之前开始,c点之前害虫基数少,容易控制。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也可能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不再增加,增长率为0。答案:D 9.(2011年无锡一模)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上图。关于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

9、供给最少解析:题图反映b组培养温度最适宜,种群数量的下降可能是营养物质的消耗。答案:C 10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构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增长、种间关系以及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等。从题干中“三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可知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联系水螈数量变化与三种蝌蚪数

10、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水螈更喜欢以锄足蟾蝌蚪为食;根据图中三种蝌蚪数量变化可以看出,水螈的出现及数量的不同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而生物若要呈J型增长需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才能实现。答案:A11下列对右图中“种群生长”坐标曲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阴影部分是造成曲线与曲线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B若曲线表示青霉菌种群生长的曲线,那么提取青霉素最佳时间是在bc段C外来物种入侵某个地区后,一般在短时间内的种群数量变化特点都会与曲线一致D我国人口的基数比较大,所以我国目前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处于bc段解析:从图示曲线可知曲线为“J”型曲线,一般是生物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后,

11、在没有环境阻力的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情况。大多数种群往往会因为环境阻力的存在,而使数量变化规律如曲线所示,因此造成曲线与曲线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即图中的阴影部分;bc段是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也是次级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时期,因此提取青霉素最佳时间应是在bc段;我国人口的基数比较大,出生率仍很高,因此我国目前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还是处于ab段。答案:D12(2011年南昌调研)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是对照组,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12、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C造成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值的变化等D曲线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解析:在微生物的培养中,无天敌(即种间斗争)时,则影响其种群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内斗争,而引发种内斗争并使斗争加剧的原因是有限的资源及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营养越丰富,环境越适宜,越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在理想状态下可实现“J”型生长(如),此种生长不会有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而在有限的环境中,由于存在生存斗争,使种群增长有K值,且K值随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据此分析可知,A项叙述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

13、13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_(答两点)。(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解析:画曲线时要特别注意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从图甲可以看出A是起点,但不是0;D点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对应的是K值。答案:(1)样方随机取样(2)生活

14、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增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要求:画成“S”型曲线;纵坐标上A点对应起点,D点对应K值14(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理综)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_。(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_。(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低

15、、高)。(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个。解析:(1)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a和b由于争夺生存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2)根据a、c、d三个种群的营养关系acd可判定:当食物链中的d大量死亡后,c由于其捕食者数量的大量减少而大量繁殖,同时对a的捕食增多又导致a的种群密度减少。(3)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其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的源头,c和d都直接或间接以a为食。若a大量死亡,则会导致c和d种群密度降低。(4)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当受到外界轻微的干扰

16、后,都能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营养关系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5)设c种群的数量为N,根据第一次捕获数种群数量(N)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数,即50N540,得N400。答案:(1)竞争(2)ca(3)降低(或快速降低)(4)恢复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低(5)40015(2010年高考福建理综)回答下列、题.东海原甲藻(简称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研究甲藻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可为认识赤潮发生机理提供重要信息。(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

17、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 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1)本实验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_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_,这是控制实验的_变量。(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_(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_。(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

18、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_有关。(二)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 ,最适温度为25 左右,当温度为9 和33 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上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棉蚜体形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型,在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3)若长期使用农

19、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增大、不变、减小)。解析:.(一)(1)氧气释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可作为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指标。(2)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不相等时,无论是二氧化碳的吸收还是释放均会影响到培养液的pH。黑暗环境中甲藻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使藻液的pH下降,所以本实验中将各实验组的pH保持在6.0、7.0、8.0、9.0、10.0,是为了控制实验的自变量。(3)据图分析pH为10.0条件下,甲藻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4)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N、P等过多而造成的水体的富营养化。(二)由题意分析可知,甲藻的净光合速率在

20、25 时最大,9 和33 时,甲藻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或等于零。.(1)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从后者摄取营养而维持生活的现象。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者短期可能不会对寄主的生命造成威胁,而捕食通常会使被捕食者死亡。由此判断,棉蚜与棉花的关系为寄生。(2)种群密度的调查中对于植物以及活动范围有限的动物采取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则采取标志重捕法。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为S型曲线,K/2时种群增长量最大。(3)在农药的长期选择中,只有抗药性个体才能够生存下来,并通过遗传而导致后代群体抗药性增强,即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答案:.(一)(1)CO2 (2)原设定的pH自(3)不能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4)富营养化(N、P含量)(二).(1)寄生(2)样方S630(3)增大.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