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1.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角度矛头政治方面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思想方面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个人层面批判孔子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A.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B.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C.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孔子意在批判帝王专制、思想专制、伦理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通过批判儒家思想当中的封建专制的内容,来达到文化觉
2、醒和思想启蒙的目的,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故A排除;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仍然是为了思想启蒙,故C排除;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并非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故D排除。2.“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共有100多种科技期刊问世、创刊,其中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推动B.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的影响C.辛亥革命后西方科技的引入D.五四运动促进了国民思想解放【解析】选A。根据材料“1919年”“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结合所学,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故A正确;1919年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与史实不符,故B错
3、误;辛亥革命主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故C错误;根据材料“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故D错误。3.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解析】选B。材料中没有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故A错误;材料中“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说明陈独秀批判儒家,意在传播新思想,故B正确;科学与民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材料没有全盘否定孔子思想,故D错误。4.据统计,1899-1918
4、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 B.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 D.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解析】选D。据材料“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说明当时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故选D;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发生在1917年,与材料提供的时间不符,排除A;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排除B;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与材料提供的时间
5、不符,排除C。5.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地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代同行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史观的认识,材料反映了历史研究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选项中A符合题意,所以选A。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的三种层次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
6、;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概述近代中国是如何接受西学“三种层次”的。(2)依据材料,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的原因有哪些。【解析】第(1)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与内容。根据材料“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结合所学,从物质、制度、思想三个层
7、面回答如何学习西方。第(2)题,实际上考查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的特点的认识。根据材料,结合三个层次以及中国近代道路探索历程回答。答案:(1)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清朝开展了洋务运动,主要是吸收西学中物质层面(器物救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为挽救民族危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吸收西学中的制度层面(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带来的希望与社会现实落差太大,未实现真正共和,新文化运动主要吸收西学中的精神层面。(2)追求真善美是文化发展的天性;接受异质文化会经历一个排斥和选择的过程;文化交流总是会促进交流双方淘汰各自假丑恶的部分;对文化的选择与淘汰,一般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西化)到理性(化西)过程;近代东西不同文明的碰撞,折射出中国曲折近代化历程(或由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