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11.56KB ,
资源ID:10692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692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新攻略 习题 第12讲 种群与群落(可自主编辑WORD)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新攻略 习题 第12讲 种群与群落(可自主编辑WORD) WORD版含答案.docx

1、第12讲种群与群落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四川宜宾诊断)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C.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可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答案A跳蝻活动能力弱,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的变化会影响种群的数量,进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正确;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活动对

2、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D正确。2.(2019湖南长沙模拟)如图是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揭示了种群数量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变量无关B.该曲线CD段虽然呈下降趋势,但种群数量仍然在缓慢增加C.该曲线可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鱼的最佳时间在E时期答案B分析图示可知:该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能够揭示种群数量变化与时间有关,但不能表明种群数量变化与其他变量无关,A错误;该曲线CD段呈下降趋势,说明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但此时段种群增长速率大于零,种群数量仍然在

3、缓慢增加,B正确;在密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溶氧量不断减少,导致酵母菌的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当其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酵母菌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所以该曲线可表示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但不能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培养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C错误;E时期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在C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更新,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鱼的最佳时间应大于C时期,但不是在E时期,而是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时期对应的水平,D错误。3.(2019北京丰台质检)图中A、B为某群

4、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5时刻A、B的种群密度相同B.Ot5时段,B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C.t3t5时段,B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t3t5时段,A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答案Dt5时刻A、B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相同,不能代表种群密度相同,A错误;Ot2时段,B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故Ot5时段,B种群数量不呈“S”型曲线增长,B错误;t3t5时段,B种群1,种群密度上升,C错误;t3t5时段,A种群前期1,种群密度上升,后期1,种群密度下降,D正确。4.(2019江西临川期末)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

5、数量进行调查,E是第一次调查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m1与m3的比为12。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让其种群数量维持在m1,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C.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K值不会大于m3D.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答案C由题意可知,m1为K/2,因此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在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让其种群数量维持在m1,即让其种群数量维持高速增长的状态,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B正确;去除部分其他鱼类,减缓鲤鱼与其他鱼类的竞争或减少其他鱼类对其的捕食,鲤鱼的

6、K值可能会大于m3,C错误;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在E点后逐渐减小,D正确。5.(2019山东济南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B.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D.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无垂直结构答案B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A错误;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B正确;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需要看环境条件,C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有垂直结构,D错误。6.(2019黑龙江哈尔滨月考)关于群落

7、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同一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答案A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竹林中同一种竹子由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呈现高低错落有致的现象,其所属范围为种群,不存在垂直结构,A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正确;淡水鱼因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正确;水平结构通常表现在不同地段往往分

8、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而分层现象一般表现在垂直结构中,D正确。7.(2019山东淄博三模)如图为寄生、捕食对某地区二代棉铃虫自然种群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影响,不考虑迁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B.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C.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还有竞争等D.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一定下降答案D一龄期二代棉铃虫寄生率约为0,影响一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捕食,A正确;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捕食率约为0,影响五龄期二代棉铃虫总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寄生,B

9、正确;种间关系包括寄生、捕食和竞争,影响各发育期总死亡率的生物因素除寄生、捕食还有竞争等,C正确;种群数量是否增加决定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总死亡率大于50%时,二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不一定下降,D错误。8.(2019山东青岛调研)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

10、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答案B本题通过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能力。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可以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A错误;在三个连续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前者被后者优势取代,所以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到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由图中可以看出,最终甲、乙两种群并没有灭绝,C错误;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错误。9.(2019河南周口期末)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

11、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的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曲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不会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草原群落不发生演替答案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使群落的结构变得更简单,A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但前一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在此阶段将会下降,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使物种丰富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C错误;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草原群落也会发生演替,D错误。三、不定项选择题10

12、.如图曲线X、Y表示10年内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两种不同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B.X所处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是初生演替C.X和Y的种间关系是竞争D.Y的密度变化可能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ABD最初X的种群数量为0,有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也可能是在初生演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种,A、B正确;X和Y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Y的种群密度最终降为0,以Y为食的物种的生存也可能受到影响,故Y的密度变化可能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锐减,D正确。11.图甲表示某生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表示出生率,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

13、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甲图乙A.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除图甲中的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B.由图甲可知该生物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中bc时间段对应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发生重合,对应于图乙中的c点D.种群增长速率在图乙的b点时,捕捞经济鱼类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答案BD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根据图甲给出的信息,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中bc时间段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说明对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若一段时间后,图甲中的、发生重合,增长速率为0,数量不再增加,表明此时该生物种

14、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对应于图乙中的c点,C正确;在K值(c点)时种群密度最大,若在此时进行捕捞最易获得最大日捕获量,D错误。12.某品种榕树只依靠榕小蜂为其传粉,而这种榕小蜂也只依靠该品种榕树为其提供繁殖后代的场所和食物。某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该品种榕树之所以能吸引榕小蜂是因为该品种榕树的隐头花絮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榕小蜂与该品种榕树的种间关系为寄生B.该品种榕树依靠化学信息吸引榕小蜂C.榕树开花季节,榕小蜂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有隐头花絮的植物都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答案ACD从题干信息可知,该品种榕树与榕小蜂彼此之间在“帮助”对方的同时也能获得“好处”,可

15、见该品种榕树与榕小蜂的种间关系应为互利共生,A项错误。4-甲基苯甲醚属于化学信息,B项正确。只有在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才能呈“J”型增长,C项错误。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只有该品种榕树才能分泌4-甲基苯甲醚,D项错误。13.(2019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研究,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用标志重捕法B.分析数据可知,由于鸭稻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地位下降,而尾鳃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C.鸭稻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

16、富度D.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经历次生演替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模型与建模。圆田螺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较弱,应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据图分析,与常规区相比,鸭稻共作使得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的优势地位下降,而尾鳃蚓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B正确;图中显示鸭稻共作后,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C正确;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经历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三、非选择题14.(2019广东茂名综测)某研究小组在对某池塘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统计得到如下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4126710乙种群01203214

17、5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关系,此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2)甲种群密度逐渐减小,甚至可能出现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3)甲种群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4)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答案(1)竞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2)会使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3)缺乏有利变异(4)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解析(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种群和乙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在第一年到第八年间,甲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18、而乙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在生态系统中,影响一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竞争关系外,还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关系。(2)甲种群密度逐渐减小,甚至出现可能灭绝的情况,导致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可能灭绝。(3)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原因,当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被淘汰。因此缺乏有利的可以遗传的变异,是甲种群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4)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15.(2019四川成都二诊)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

19、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某自然保护区由地震导致的山体滑坡30年后的恢复林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时,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应采取的措施是,图中代表恢复林群落生物量的是(填“S1”或“S2”)。(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群落逐渐恢复的过程属于演替,原因是。(3)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是。原始林群落比恢复林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答案(1)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调查,求所有样方的平均值S2(2)次生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其他

20、繁殖体(3)光照强度原始林群落中,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时,应该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调查,并求所有样方的平均值,这样得到的结果将更加准确。图中代表恢复林群落生物量的是S2,因为地震滑坡后植物被大量破坏,恢复过程中的生物量比原始林群落的生物量小。(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群落逐渐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原因是山体滑坡后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3)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原始林群落比恢复林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原始林群落中,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