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鹤楼送别:【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进行引导、探究,领悟古诗的意思和意境,感受话别的情景。难点:品读诗文,探究课文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鹤楼送别。板书生读课题二、精读课文1-3小节1、出示课件(暮春三月)引读课文第一小节暮春三月,长江边( ),年轻的李白却正在( )。谁要送别谁?板书:李白孟浩然2、一对好友即将分别了,他们的心里会觉得怎样呢?(舍不得分开)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舍不得分开呢?请同学们读
2、课文2-3小节,用横线画出来。3、交流:“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依依惜别”是种什么样的感情?他们都不说话,是怕一开口就会提到(分别),就会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你能将这种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指名,齐读。“今天,您就要顺江!”李白为什么舍不得孟浩然离开呢?他还说了什么?从他的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敬仰)哪些字词体现出他的敬仰?李白对孟浩然非常敬仰,与孟浩然一生相会四次,曾三次诗赠孟浩然,其中一首诗是赞美孟浩然,想知道吗?课件出示: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谁来读?这首诗的意思是
3、说:孟夫子太有才能了,但他不愿意给皇帝当欺压老百姓的官,而在乡村种菜种花。他的人品实在令人敬仰,诗篇也誉满天下。(指名背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孟浩然比年轻的李白大12岁,他俩在襄阳碰面,一见如故,因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常在一起饮酒作诗非常快乐。然而,快乐的时光很快成为了过去,分别就在眼前,我们一起来读李白的话。4、其实孟浩然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毕竟比李白年长,他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反而来安慰自己的好兄弟:他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谁的诗句?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话是要安慰李白?5、李白、孟浩然这对好友在黄鹤楼上饮酒话别,依依惜别、难分难舍,你们能再现当年的情景吗?
4、请同桌分工读。一个是李白,一个是孟浩然。可以加些动作。出示课件离别图指名,评价。三、精读第4小节。1、过渡: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意,可是“送君千里终需一别”。2、出示动画:引读:岸边( ),似乎它们也对友人依依惜别。友人登上了船,白帆3、李白怎样?李白依然伫立在(课件出示这句话)“伫立”是指?“凝视”是指?“依然”说明什么?(引读)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_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_凝望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流向天边,李白依然_多么浓的依依惜别之情啊!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4、李白长时间的伫立在那里,心中可能会想些什么呢?(指名生答)师评:省略号让我们想到了很多,同学们真的
5、很善于联想!过渡:这一别,相见之日遥遥无期啊!目送友人离去,李白思绪万千,却无从表达,流入眼底的也只是这连绵不绝的长江水!四、精读第5小节1、此时此刻,李白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将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了一首诗,随即吟出了出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件出示古诗并配乐朗诵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找出有关的词句来解释这首诗,看谁先完成!3、指名说。相机:“故人”:老朋友4、你怎么理解“孤”?暮春三月,游览旺季,长江两岸自古风景宜人,江上白帆怎能只有一只?真是过往千帆都不见,眼中只有孟浩然。5、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什么样感情?你能
6、读出来吗?指名,齐读。6、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知道什么叫脍炙人口吗?那你要不要记住它?把它背下来。现在让我们和李白一起伫立江边面对滔滔江水,目送远去白帆再次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吧!五、总结板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友人孟浩然,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过程。让我们体会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什么样的感情?(依依惜别)板书:依依惜别六、布置作业1、搜集送别诗,下节课举行小小赛诗会。2、学唱烟花三月。板书设计:送别李白 孟浩然 依依惜别【教材解读】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潜心会文的过程,应给足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阅读品味,领悟内容,体验情感。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动情地读。补充部分送别诗,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