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教材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3、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增强对诗歌情境的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长亭送别。2、生说听后感受,导入教学。3、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课文讲了谁为谁送别呢?(学生把画好的李白和孟浩然的画像贴到黑板上)(板书:李白 孟浩然)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
2、情连起来说一说吗? 5、打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 6、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自读古诗。 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2、课件出示有关黄鹤楼图片。 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看图理解“飞檐”。3、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课件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
3、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板书:依依惜别)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与心情吗?(因为他俩都不愿意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齐读这一句话。第三自然段过渡: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1、出示句子2(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4、”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马上我们要请同学上台来表演这一段内容,现在我们要招聘演员了,谁想演李白?大家先练一练台词。a、 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b、 评价齐读这一部分。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2、出示句子3(课件出示)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
5、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理解“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知己”在文中指谁?(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那请你读一下孟浩然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3、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开始表演。(道具:一次性纸杯2只)4、学生评议。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第四自然段。1、引读第四小节。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接下去齐读 (生接读)。2、重点理解句子:白帆随着
6、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杨柳依依,沙鸥点点)3、齐读第四节。第五自然段过渡: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什么叫“脍炙人口”?我们来看看这首诗为什么能脍炙人口。出示并齐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现在,你能大概地说一
7、说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同桌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你知道为什么这首诗能脍炙人口、流传千年了吗?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这真是一首好诗,让我们怀着和李白一样的心情,再次朗诵这首诗。四、扩展。1、课前布置大家收集一些关于送别的古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2、学生汇报3、推荐古诗,(课件出示):赠汪伦、别董大学生自由诵读。五、小结的确,一首好诗,就像一位好朋友,好兄长,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伟大友谊,他能告诉你什么是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天地,提供了一个净化心灵的空间。 大家准备一下,我们下周五开个古诗文背诵比赛,看谁在3分钟时间内背诵出来的古诗多,好不好?下课。 板书:黄鹤楼送别 李白 依依惜别 孟浩然 (图像) (图像)设计理念:本课设计运用“商讨教学法”,将学生放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地位。教学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合作讨论到商讨解决问题,从音乐、图画朗读到诗配画,从听、读、说到悟,使学生尽显主人翁的风采,处于全方位美的享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