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高考题组训练 第11课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6813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高考题组训练 第11课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高考题组训练 第11课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专用)一轮高考题组训练 第11课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1课时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高考题组训练1(2013北京文综,20)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片信息。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历史,故正确;19491954年,中国正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故正确;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而领导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2、1956年,排除。答案A2(2013江苏单科,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1949年的新政协会议旨在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安排在港民主人士北上及民主人士参加筹备新政协的主要目的是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故选A项。B项表述不当,民主党派恢复其各级组织主要由各

3、民主党派自己进行,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动无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在1956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于1953年,故C、D两项可排除。答案A3(2012广东文综,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圆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目的是为了用宪法规划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

4、快实现社会主义的进程,故B项符合题意。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共同纲领的目的和作用,A项错误;“双百”方针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C、D两项错误。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理解错误。答案B4(2011浙江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

5、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析由题干中的“北平”可以判断这次会议召开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故排除A;B项与题干中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主旨无关;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从与会代表的打扮可知代表具有广泛性,故选D。答案D5(2010海南单科,2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指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解析“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的传单体现了台湾民众回归大陆,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迫切愿望,促进了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A项正确;“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达成;“和平统一”的口号在1979年提出;2008年海峡两岸才真正实现“三通”,B、C、D三项与“1987年”这一时间信息不符。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