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戊戌变法 同步练习训练测评一、选择题1百日维新的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守旧势力的是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B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D精练陆军,改习洋操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无关的是:洋务运动的兴起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 D民族危机的加深19世纪末,维新变法 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关键是:A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A 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这行立宪制度
2、D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51895年,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宣传“中国自强之学”,参加学会的有:维新派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洋务派传教士革命派A B C D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B 甲午战争的震撼C 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变法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7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的核心为:A倡民权 B托古改制 C社会进化 D反对专制818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其中谁的思想影响最大?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9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10下列属于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是:郑观应谭嗣
3、同梁启超王韬康有为A B C 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枪、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退;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拙,兵制陈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摘自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界得法;兴学校,广书院,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枪、洋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摘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
4、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判断其阶级属性。(2)材料二比材料一的思想有哪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如何评价?12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维新派有哪些主张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探究感悟有的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历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1)简要分析中国人民探索所经过的每个历程的主要原因;(2)简要评述三个历程的实践结果。参考答案【训练测评】一、选择题1C 2A 3C 4D 5A 6D 7A 8A 9D 10B二、非选择题11(1)学习西方科学,实行经济、军事改革,富国强兵。阶级属性为地主阶级洋务派(2)由学习科技到学习先进政治制度,由经济改革到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根本要求是发展资本主义(3)定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康有为等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试图依靠皇帝实现其主张,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但是变法实践具有进步意义。12(1)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维新派主张变法改革,挽救民族危亡
6、,发展资本主义,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提倡新学,兴民权,这些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3)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缺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进攻面前,又寄希望于袁世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失败了。【探究感悟】(1)“睁眼看世界”。受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一批有识之士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的教训,寻找御敌的方法。“走出国门看世界”。在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统治集团为挽救统治,进行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仿洋改制看世界”。甲午战争失败后,马关之辱和瓜分狂潮,使中国人民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耻辱感。先进的中国人把认识世界与变法维新结合起来。(2)“睁眼看世界”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走出国门看世界”使得清政府陆续派官吏常驻外国,并派遣留学生。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仿洋改制看世界”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