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前 5 分钟演讲训练的思考与实践摘 要:语文教学一直存在“重文轻语”现象,为了全面提高语文素质要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上、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大胆尝试,同时也要认真进行理性思考,以避免说话能力培养的盲目性,从而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出色口才和辩才的现代人。关键词:培养;说话;能力;方法;思考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利用课前 35 分钟时间,让学生到台前演讲,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2、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课前五分钟训练的理论基础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 9 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三、课前 5 分钟训练实践训练目标:(1)鼓励勇敢走向讲台,体态大方,语言清楚、完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2)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良好习惯。(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4)激发学生自信、自强
3、、乐观友善的人生态度。活动方式:(1)竞争式。围绕同一话题,定时间,选材、组稿、演讲,并参与评价与记录。(2)辩论式。提倡“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理念。(3)板演式。提倡学生板书说明。(4)随感式。由身边的小事引发一点感慨,抛出一个话题,推送新信息,实现“听”与“讲”互动。(5)欣赏式。围绕经典诗文,做简短的赏析:或写作特色,或主题思想。操作流程:(1)思想動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2)安排顺序。广泛征求意见,排出课前 5 分钟轮流演讲表(每节语文课前一人);(3)学生提前一周准备。收集材料或自行撰写,课代表督促检查准备情况。(4)教师审稿。(5)正式演讲。每堂语文课前 5分钟,
4、师生聆听台上演讲,共享学习资源。(6)师生互动点评。教师由示范点评至学生自主点评,师生互换、生生互换。材料选择面面观:(1)优秀演讲稿。初学者采用“拿来主义”,与同学分享。(2)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人故事、身边小事。(3)经典散文。(4)名人小传。感悟人生,积淀思想。(5)唐诗宋词赏析,铸就文学功底。(6)我的作品我推送。(7)课文“佐料”推送。(8)新词缀成文,彰显个性。训练步骤:(1)自我介绍。(七年级)要求形式新颖,有特点,有个性,要让大家都能记住你。(2)“拿来”的演讲稿。(3)典故或成语故事。(八年级)。(4)精彩片段赏析。(5)唐诗宋词欣赏。(6)名言警句。(九年级)要求学生讲名
5、言警句,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7)主题演讲、即兴演讲。要求选择材料,确定主题,精心构思,巧于提炼。提升训练。教学评价:(一)锻炼了学生的胆魄。第一次上台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初始时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二)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5 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成为语文教学中成为常态的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三)丰富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演讲的材料,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多交流、共同提高,起到了互教互学之功效。四、成效与反思(成果实践范围、时间、创新点;存在的不足与突出问题,引发的思考)(一)提高了搜集整理
6、信息的能力。一个学生为了做关于中东问题的演讲,光摘抄的文字材料就有十几页,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二)增强了竞争与合作意识。在演讲实践中,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得到强化,能力不断提高。(三)培养了创新能力。课前 5 分钟演讲,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同时,演讲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是搞“填鸭式”还是让学生吃“自助餐”?是要师道尊严还是要民主平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二)主观上重视,用爱心经营。只有在主观上重视的情况下,才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将说话能力的培养放到应有的位置。而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则可以营造出自由、安全、和谐的说话氛围。(三)拟定周密计划、运用正确方法。说话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又要有短期的部署。在方法上既要重视系统全面的指导,又要注重个案的分析研究,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注:获甘肃省第二届优秀教学方法(模式)征集评选三等奖。作者简介:李守生,武威第十四中学一级教师;李丰翠,凉州区新店小学一级教师。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