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缠”与“放”的较量:三寸金莲的前世今生在世界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帝国,至少从宋代开始,那里的男人们就产生了一种极为变态的审美情趣,即:迷恋小脚女人!于是乎,三寸金莲(大于四寸称铁莲,四寸称银莲)应运而生,并流传千年。这个帝国,名叫中国。关于缠足,有很多传说。古今事物考云,商纣王宠妃妲己是一只狐狸精,而且是一只功力尚浅的狐狸精,变不出脚丫子,不得不以帛裹之,是为缠足之始。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最早对缠足加以明确记载的,是道山新闻,谓:以帛缠足,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这与后世流行的向下缠足还不太相同。根据鞋子的形状来看,大致到宋代,确有女子开始缠足,明代则大为盛行。至于缠足为何会兴起,清代有位女子曾写
2、有这样一首诗,颇能道出个中原委,诗曰:三寸弓鞋自古无,性成本是赤双足。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除了男人恋足的变态心理和审美外,缠足也是对古代女子的一种规训,就像养一只听话的鸟儿一样。当然,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缠足,很多少数民族就没有缠足的习俗,有些地区的劳动女子也不缠足。满族女子,即无缠足习惯。清人入关后,曾下达两个命令:一为剃发令,一为放足令。结果,无数汉族男性为此丢掉性命,其余则剃发留头,反而女子放足政策未能如愿施行,故民间有男降女不降之说。早在明末清初,即有士人对缠足这一恶习加以抨击,如毛稚宾写有禁缠足表,谓:念娇姿之婀娜,何敢毁伤?清嘉庆年间,袁枚亦在牍外馀言中批评说:女子足小有
3、何佳处,而举世趋之若狂?最典型的,还要属道光年间李汝珍所写长篇小说镜花缘,书中多处抨击缠足陋习,如第十二回借君子国宰辅之口对天朝之人说:吾闻尊处有妇女缠足之说。始缠之时,其女百般痛苦,抚足哀号,甚至皮腐肉败,鲜血淋漓试问鼻大者削之使削,额高者削之使平,人必谓为残废之人;何以两足残缺,步履艰难,却又为美?此番驳斥可谓精彩绝伦!书中还有一则故事,讲的是让一名男子尝尽缠足苦头,最后大喊情愿立即处死,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缠足恶习一度受到巨大冲击,一来是因为两广地区缠足之风本就较弱,二来是因为残酷的战争和繁重的生产都需要女子的参与。不过,洪秀全采取的是以严刑酷法方式改变习俗的做法,明确
4、规定:令女馆妇女悉去脚缠,夜间女百长逐一查看,有未去脚缠者,轻者责打,重则斩脚。这与清人入关强迫剃头并无二致。不过,定都天京以后,随着女子重新退居二线,缠足之风很快恢复。所以,太平天国的妇女解放,并不具有近代意义。真正从现代文明角度对缠足恶习展开攻击者,最早是来华传教士。他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不断以发传单、出书籍、印报纸、做演说等各种方式宣传缠足的危害。当时有缠足论一文,称缠足恶习其残忍不亚于火葬、溺女,批评中国腐儒泥于重男轻女之见,坐使中华女子,遭此浩劫而莫之拯。该文认为:缠足恶习在世界上遍寻不见,只有中国才有,还自负为什么文明教化之国呢?而要想扭转这一世风,只有从女子教育入手,让女
5、子读书明理,自然不禁自绝。传教士还组织了很多不缠足团体,如厦门不缠足会是中国最早的不缠足团体。可以说,传教士在戒缠足方面,开了风气之先,逐渐影响了中国士大夫的看法。戊戌维新时期,士人中接受中国不如西方这一看法者迅速增多,以西方现代文明为标准,缠足自然属于不文明陋习。于是,维新人士在社会上(主要是大城市)掀起一股不缠足浪潮,不仅借助报刊进行大规模宣传,而且发起组织了为数众多的不缠足团体。时人谓:缠足之事不早为之,则变法者,皆空言而已矣。欲救国,先救种,欲救种,先去害种者,只有放足才能母健而后儿肥,培其先天而种乃进也。据说,康有为向光绪上奏请求下旨放足时,遭到李鸿章的讥笑。李鸿章对他说:女人缠足这
6、种小事你也要管,未免太琐碎了,留点精力筹划国家大事吧。康有为则说:这是小事吗?全国一半人口在这条枷锁之下,不能有所作为,正是中国积弱的主要原因之一。1898年,光绪曾经下诏,要求各省督抚劝诱禁止缠足,并无多少效果。只有在上海等大城市,不缠足宣传成效较为明显。不缠足运动遇到的阻力,一是来自于守旧的士大夫,一是来自于民间对习俗的固守!所以,即使以行政命令方式来强制推行,也未能取得显著成绩。第一次不缠足高潮的真正到来,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尽管革命派在宣传方式和内容上,与维新派并无太大差别,但在宣传力度和广度上绝对要甩他们好几条街,尤其是从城市深入到广大的乡村,一时间不缠足蔚然成风。这里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清廷再度下令禁止缠足;二是,士大夫观念在八国联军侵华后发生巨大转变;三是,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不缠足与剪辫子一同成为革命的身体符号;四是,许多女子加入到不缠足运动中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明令禁止缠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冲出家庭牢笼,追求个性成为时代潮流,缠足旧俗遭到更大冲击。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革命运动深入广大农村,缠足也就一步步走向了穷途末路。当然,缠足作为一种维系了千余年的旧俗,尽管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时代浪潮的冲击,却仍能苟延残喘,至今仍能觅得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