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语言劫劈中的外国人杨杨有一个段子,说一个人刚出国不久,目睹了一起车祸:两辆车撞在一起了。他情急之下报警:“one car come,one car go!Two car bang bang,one car die!”警察竟然听懂了,火速派了车过来。初到异邦,和外国人打交道,无论生活还是文字,总是伴随着各种天雷滚滚,不是劈中外国人,便是被外国人劈中。有时觉得自己明明用了“教科书级的表达”,对方却一脸茫然:“你说什么?”更何況日常生活中,各种口音的外国人嘴巴里含了热汤,舌头一通滚动,好像围城里的赵辛楣,“响亮流利的美国话像天心里转滚的雷,擦了油,打上蜡,一滑就是半个上空”。我的朋友老 A 是一个
2、语言尚待磨炼、胆子却冲锋在前的人。刚出国,她连“take aseat”都听不懂,非要别人说“sit down”才明白。奋力学习后,她很快过了语言关,融入了当地社区。融入社区的标志之一,大概就是接到葬礼通知了。第一次参加当地人葬礼,老 A 郑重地挑选了悼念卡,看见有一张写着“Sorry you are leaving”,老 A 觉得完美表达了她的心情。她回家跟朋友聊天,把对方逗乐了:“他已经去世了!你这个是正在进行时啊!”呃,老 A 买的是离职送行卡,“很遗憾你要离开”。除非送卡时病人缠绵病榻之际挣扎着看她一眼,然后去世了,才符合卡片内容,怪不得家属一副被雷劈的表情。老 A 讷讷地找补:“中国人
3、觉得生命是延绵不断的旅行,从人世离开,这会儿可能在过奈何桥,没毛病嘛!”又过了一段时间,老 A 家里来了客人过夜。互道晚安时,老 A 说:早点睡吧,明早我喊你起来。按字面意思她说的是:明早要“knock you up”。此言一出,周围一片肃杀。老 A 的先生尬笑着胡乱对客人招手说:“晚安晚安!”回房后,先生扶额说:“亲爱的,knock you up 通常是男女朋友之间才能用的短句。”老 A 说:“那一刻的感受就是我,站在,猎猎风中!”近年来,因为交流的增多,一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也让我们感受到隔阂的力量。有一次,我采访一个外国机构的负责人:“有没有新闻报道介绍过你们的先进工作经验?”对方茫然地问:“什么?”咳!外国人太低调了,是不是他们从来就没有“发软文”这项工作啊。我解释:“就是对你们工作情况的介绍性报道!”对方立即欢快地回答:“你去我们网站看看,有个链接叫关于我们,介绍都在那儿!”大家对外国人的错误,大多会报以宽容一笑。不过,也有被气得无语凝噎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她先生叫 Jeremy,是个记者。有一次 Jeremy 去采访海尔总裁张瑞敏,回来后非常快乐:“亲爱的,我发现了适合我的中文名字,从明天开始我 Jeremy 就改名叫张瑞敏!怎么样?”老婆只觉得一道雷劈过:“不怎么样!我们中国人不这么干!你问问姓Obrien 的外国人,有人把自己叫鳌拜吗?”据网络编辑/王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