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篇性特征的多方会通一、教学目的1.通过精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在读书、作文时自觉注意语感。2.了解文章高度概括与极尽敷陈的写法,体会跳脱、整散、长短、虚字衬垫及富丽夸张等语言特点。3.了解古诗文的特殊句式。二、教学设想1.贯彻本人所主张的多读少讲、让学生自己体会的教学思想,用诵读为主、稍事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完成教学目的。2.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文内容讲解、疏通、熟悉;第二课时,强化记忆、分析、练习、背诵、默写。三、预习要求1.查字典,正音,试读。2.思考题:读了文章有什么感受?想一想这种感受如何获得的?文章最核心的一句话是哪一句?(多种手法,主要是音乐节奏感和内容本
2、身。核心是最后一句。)【评析】音乐美、高度概括和极尽敷陈的写法、特殊句式,无一不指向文本的篇性特征,显得格外精粹、深刻和大气。没有渊深的语文学养,根本无法作此独到的目的(目标)定位与设计。可贵的是,从整体来看,所有目标均被做实,并非“计划,计划,墙上一挂;目标、目标,从不聚焦”。这种高远的目标设计,或许会被视为阳春白雪或“严重超标”。殊不知,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必得下下。更何况,聚焦篇性特征,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极大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解读中的创造潜能得以不断迸发。要说面向全体,教学目标必须准、精、高,并非泛泛而定,或着眼于学生一望而知的浅层。多读少讲,是对自我教学的严苛
3、,为的是更好地精讲、妙讲,与昆体良等教育家强调的“节制自己的力量,俯就学生能力”的理念不谋而合。預习思考题注重感受的生成、观点的把握、方法的反思,深得自学之精髓。也有白璧微瑕:1.第一个教学目的的行动主体是教师,无法体现学生主体的思想;2.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有强化记忆、分析、练习、背诵、默写,独独少了审美。不过,这些属于文字处理技术上的问题,而非教者本心,因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和细节,上述问题被悉数规避。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导语: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留给后人的思考是深远的,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和热门话题。不知有多少人,写过多少文章。我们刚刚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文章
4、的核心思想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又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它的核心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今天,我们来欣赏、品味杜枚的阿房宫赋,看看同样是讲六国和秦的故事,杜枚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么表达这个观点的?板书:阿房宫赋2.教师范读。3.提问(预习思考题)调控,一般不做评价,上完全文再总结。【评析】导入有群文教学的贯通之美,既关注了作者写什么,也关注了作者怎么写。联系整篇,教者更关注后者,这便确保了语文体性得以捍卫。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却置而不评,很大胆的教学处理。不是“暗胡同”教学,而是为了让学生随着体验、理解的加深,不断反观、自评。这不仅留下了学习的悬念,还与文本烘云托月、卒章显志的言语表
5、现智慧暗合,体现了教者坚实的自信力和高屋建瓴的统筹力。令人不解的是,教者的发问忽略了作者“为什么写”这一维度整个教学设计均未体现。难道是学生的自学、探究已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已经无需课堂上“知人论世”?二、逐层分析第一自然段1.第一组,12 字。提问:写了什么?两部历史。一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兴盛史(过秦论六国论为此用了许多笔墨);一部阿房宫的建筑史,史记记载“发徒刑者七十余万人,输蜀荆地材皆至”。提问:读前四句有何感觉?斩钉截铁、短而有力,如铁锤敲钉,一个一个敲下去。提问:为什么有这个效果?提问:4 个动词,若改为“六王毕焉,四海乃一,蜀山兀也,阿房始出”行不行?(不行,这样就没有力度了
6、,多一个字也不行。)小结:这 4 句 12 字。强大的事件,用很少的笔墨,交待了阿房宫建造的历史背景是建筑在多少人民的苦难之上的,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2.第二组:覆压骊山流入宫墙。释字:“压”指盖。沉重感,言其多;“走”意为奔、通到。分析:泼墨写意,勾勒出阿房宫的整体形象。突出:高、广、位置。用长句,与第一组短句对比鲜明。溶溶:言其舒缓。二条大河流入宫墙,言其大。现代建筑群,亦未之有。3.第三组:五步一楼不知其几千万落。过渡: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奇?下面就具体地写了。分析:五步、十步,言其多。“缦”原是丝绸,这里指飘逸,曲折。“檐牙”如鸟高啄,向上突起,动感,言其奇。“各
7、抱”随地形起伏,紧贴,言其设计之合理。“钩心”互相交错,如兵刃相加,言其险。“盘盘焉”:细绘一笔,用比喻说明实在太多!4.第四组:长桥气候不齐。“长桥”比喻加疑问加对偶。“没有云怎么会有蛟龙腾飞?”“不是雨过天晴,怎么会有凌空彩虹?”有一种惊奇感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冥迷”写感觉。“暖”热闹;“冷”也是热闹。仍在写建筑。顺序:总体具体,远近,历史肌肤。小结:本自然段写建筑之高之广之奇(第一小组背诵)。【评析】与逐句讲解的传统的文言文教法不同,教者不仅瞩目于“意思”的领会,而且更专注于篇性特征的揭示1.另类的节奏。在开首的几个三字句中感受到“斩钉截铁、短而有力,如铁锤敲钉”的节奏,和后面的长
8、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并指出“交待了阿房宫建造的历史背景是建筑在多少人民的苦难之上的,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这是非常独到的审美发现。形式中见隐秘的深意,见创作的匠心,“鸟眼力”(宏观把握)和“虫眼力”(微观透析)并茂,令人叹服!2.灵动的措辞。分析作者用词勾形、摄魄、传情的魅力,如“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句,用的是“比喻加疑问加对偶”的写法,写出了“一种惊奇感”。加入情感分析的维度,勾形、摄魄的赏析才会不会漫跑野马。令人惊叹的是,教者还能深入文字的源头,捕获神韵,如对“廊腰缦回”中“缦”的赏析,远比课文的注释来得精准、灵动,堪称文本的真知音。3.复合的顺序。
9、教者的赏析并非只顾“低头拉车”,也注意了“抬头看路”。这“路”就是状写阿房宫的复合之“序”总体具体,远近,历史肌肤。因此,看似离散、冗繁的词句赏析一下子显得纲举目张,有条不紊。不过,“序”的前两个特点容易把握,第三个特点“历史肌肤”不免朦胧。按教者的逻辑,历史描写应该是指首四句(六王毕阿房出),秦灭六国史和阿房建筑史,肌肤描写是指后面的状写阿房宫之高、之广、之奇的句子。可为什么将描写“阿房宫之高、之广、之奇”的句子比作“肌肤”,应该略加阐释。不然,思维跳脱太远,难见秘妙。其实,“肌肤”一词更容易令人联想到“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句以宫人的歌舞之感(冷暖只有肌肤可以感触,作者后
10、文也写到了宫人的“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状阿房宫之势,这是杜牧描写阿房宫的最出彩之处,可是按这样的逻辑理解“肌肤”,直接描写阿房宫之势的句子就不属于黄老师思考逻辑中的“肌肤”了。但事实上写宫人“肌肤”,也属于历史。这种悖论该如何看待?基于此,“历史肌肤”之序的判断需要审慎。三、逐层分析第二自然段1.第一组,请同学读前 6 句 24 字。指出朗读时节奏上的错误。借此分析,雖是整句,但内在的关系不一样。“妃”:四并列;“王”:二并列;“辞”:承接(并列),内部动宾;“辇”:(并列)动宾;“朝”:并列,内偏正,名作状;“为”:动宾,读成,为秦宫人。读起来有整有散,有起有伏,不变中有变。提问:此六句与
11、上一段那个地方直接呼应?(歌台暖响舞殿冷袖)分析过渡:阿房宫造好了,宫里要有人,人从那里来?来自六国,当年的公主娇娃如今成为阶下囚,可以想象大批大批、成群结队,像货物那样被装到秦国。来了以后怎么样呢?2.读第二组:明星荧荧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提问:各用什么修饰手法?(比喻、夸张)提问:这些句子内在关系如何?(动作连贯:开妆镜梳晓鬟弃脂水焚椒兰宫车过听所之)提问:最欣赏那一句?(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写出了内心如雷霆那样震惊着。分析宫女们生活,整天做的想的就是这些,她们从早上起来打扮,心惊肉跳,结果怎么样?读“一肌一容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提问:六个“也”,前五个与后一个有何不同?通过争宠写侈靡,自然
12、过渡到第三组直接写骄奢淫逸。3.第三组:燕赵之收藏亦不甚惜。重点分析“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作省略介动词(把当作)处理。小结:本段写宫廷生活的侈靡。(第二小组背诵)【评析】分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纷纷入秦句,能洞见整句之中的变化,且让学生读出整散、起伏的变化,实是教学设计之大手笔,令人有一种得窥创作天机的大幸福。诗歌中有“流水句式”之笔法,形成一种流动之美,没想到说理性的散文中也存在。这是作者的跨体写作,何尝不是教者的天才发现?让学生体会“雷霆乍惊”句,不仅是状宫车驶过的声音之大,更写出了宫人的心惊肉跳,这是教学设计的神来之笔,将杜牧抒情的春秋笔法不露痕迹地抖出来了。不过,仅定位为“心惊肉跳”似
13、乎还不全面,联系前面宫人们的盛装等待,那里面也有希冀、焦虑、祈祷、兴奋、嫉妒等极为复杂的情感。比较六个“也”的不同,更见设计的精致之美。令人既能体会宫人的争宠之切,奢侈之深,还能一窥她们由希望、兴奋到失望、落寞的心路历程。四、逐层分析第三自然段重点:对比。比喻非信手拈来。呼应开头。1.第一组:三层,一叹(嗟乎)、比(一人 VS 千万人)、一问(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第二组:“使”字领起。强烈对比,极言不合理,醉生梦死建立在人民苦难上。排比:农夫、工女、粟粒、帛缕、城郭、言语层层推进,带着愤怒的激情。3.第三组;紧接“多于市人之言语”“不敢言而敢怒可怜焦土”。过渡天衣无缝,妙手天成。
14、问:“戍卒叫”与前面哪句呼应?(六王毕,四海一)师:“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又可写一部灭亡史,如过秦论中所写。但这里只用 14 字!插:概括与敷陈的交叉、穿插之功。文章有时要有水分,水分多才丰满;有时要简练,简练才有力。本段小结:用描述的语言,写秦自取灭亡的史实:横征苛敛(取之尽锱珠)和荒淫无度(用之如泥沙)。(第三小组背诵)【评析】教者对作者承接、呼应之法有着极其精微的感应,教学设计中何尝不是处处体现着精密的承接、流转与呼应呢?教学秘妙与创作秘妙浑然相融,何其高妙的境界!对概括与敷陈相穿插之法的点染,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木兰诗的写法:对买军用品、思念爹娘、得胜回家的描写极尽铺陈,可是对战争的描写一笔带过(“将军百战死”)。这说明:杜牧是一个很善于转益多师,吸纳创作能量的人。教者点出这一秘妙,需要怎样用心、用情的生命融合!五、逐层分析第四自然段1.这一段中讲什么?(历史教训)2.教训是什么?(要“爱人”)3.分几组表述?(三组)第一组:呜呼天下也。说明一切灭亡皆“自灭”,有一成语“自取灭亡”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