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孔子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生字:仲()儒()祀()覆()核()厉()怨()祭()多音字:为人处世()长处()注意:“祭、怨”的写法和笔顺。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韦编三绝儒家艰涩隐晦为所欲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搜集孔子的语录。点拨:见“学考拓展”。本文通过对孔子生平的简介和几个故事的叙述,使我们了解了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和他的。点拨:见“概括主题”。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1题:给文中的每个小故事加个合适的题目。2.思考:从第5自然段中“
2、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2.见“重难讲解”。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1.给下列生字注音。生字:弦()袍()唐()凑()诀()殿()罢()俭()肖()惹()注意:“俭、惹”的写法和笔顺。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铁骨铮铮弦外之音洒脱沉溺名正言顺流芳百世谏议诤臣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搜集与“柳公权书法”有关的古诗词。点拨:见“学考拓展”。1
3、.本课写了柳公权的和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的良臣形象。2.文中记叙了柳公权的哪几个故事?点拨:1.见“概括主题”。2.见“文段分析”。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想想“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含义。2.如何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结尾句?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2.见“重难讲解”。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
4、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
5、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23.黄帝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1.给下列生字注音。生字:虐()毅()伐()擒()础()妄()
6、缅()陵()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奠基暴虐惨烈强悍蛮荒缅怀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搜集与黄帝陵有关的资料。点拨:见“学考拓展”。1.本文简要介绍了黄帝的、等情况,使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2.黄帝有哪些姓氏和称号?是怎么来的?点拨:1.见“概括主题”。2.见“文段分析”。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1题: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2.思考:为什么后人要修建黄帝陵?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2.见“重难讲解”。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1.2.24.梅 兰 芳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点拨:课文范读
7、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生字:沦()邀()骚()蓄()幽()猾()逸()胁()多音字:宁静()宁愿()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沦陷善罢甘休深思熟虑唾手可得不屑一顾老奸巨猾一劳永逸痴心妄想窘迫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搜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点拨:见“学考拓展”。本文通过讲述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感人故事,表现了他的和。点拨:见“概括主题”。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思考:从第13自然段梅兰芳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点拨:1.见“教材
8、习题答案”。2.见“重难讲解”。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25.李 时 珍默读两遍,朗诵三遍,读通、读顺课文。点拨:课文范读请扫“课文解读”栏目内二维码。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生字:谛()痹()搐()舐()多音字:记载()下载()2.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加点的词语重点理解。(黑体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谛视鄙视救死扶伤点拨:见“字词详解析”。搜集“我国古代四大名医”的资料。点拨:见“学考拓展”。1.本课主要介绍了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他做了多方面的准备,终于写成本草纲目这部完善的药物书。反映了他不怕艰苦、不怕危险、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2.李时珍是怎样了解药物的?(在文中画出)点拨:1.见“概括主题”。2.见“文段分析”。1.试着完成课后作业: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2.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书?(批注在语文书空白处)点拨:1.见“教材习题答案”。2.见“重难讲解”。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