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最后一分钟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刹车(sh ch)悄然(qio qio)骨髓(sushu)叩问(kugu)硝烟(hoxio)铁铸(shzh)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脚步()的嘴唇()的日出()的旧条约()的紫荆花()的教科书3.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寂静安静平静(1)星期一升旗,校长讲话时,队伍里十分()。(2)最后一分钟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3)一阵大风停止后,西湖的湖面又恢复了()。下面的句子应读出哪种情绪呢?请选一选。 A.满怀激情,殷切企盼B.无比激动,无比自豪C.扬眉吐气,欢欣鼓舞D.热情奔放,深情祝福1.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
2、港,香港,我们的心!()2.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3.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4.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1.课文的体裁是()A.散文B.诗歌C.小说2.句子理解。(1)“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这里的“红色”指的是。(2)“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这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事件。(3)“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句中的“旧条约”是指。(4)最后一节中的“紫荆”指代的是,“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
3、”“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暗示香港回归后。盼归盼望穿一个世纪的时光香江水依旧悠悠长长港人早已历沧桑回首都是这愿望归1.这是一首藏头诗,把每行第一个字找出,连起来组成一个句子,是。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把这首诗每行的字数依次写出来。你有什么发现?24*最后一分钟字词训练营1.shqiosukuxiozh2.示例:越走越近颤抖崭新发黄美丽历史3.(1)安静(2)寂静(3)平静句子闯关岛1.B2.C3.A4.D重点突破吧1.B2.(1)五星红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
4、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林则徐虎门销烟(3)英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签
5、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4)香港前程更加美好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阅读小长廊1.盼望香港回归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盼望香港回归祖国3.199771这里暗含着20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