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4 ,大小:644KB ,
资源ID:106474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647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三明永安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三明永安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福建省三明永安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ATPDNA染色体细胞膜脂肪淀粉酶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ATP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的外表面含有糖被,即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糖蛋白结构。脂肪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含有糖类的物质或者结构是,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2、系的能力。2.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机体发生急性腹泻的一种单链RNA病毒,全年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 组成该病毒的碱基种类及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5、8B. 该病毒内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4种C. 该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核糖体来合成蛋白质D. 被该病毒感染的主要对象的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答案】D【解析】【详解】A、依题意可知:该病毒含有的核酸为RNA,因此组成该病毒的碱基种类及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4、4,A错误;B、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6种,即磷酸、核糖、4种碱基,B错误;C、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核糖体,是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来合成自身蛋白质,

3、C错误;D、被该病毒感染的主要对象的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正确。故选D。3.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B. 磷脂是由胆固醇、脂肪酸、磷酸等分子构成C. 淀粉和脂肪代谢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分类、结构及其功能。比较总结记忆,夯实基础是顺利解答的基础。【详解】A、磷脂属于脂质,它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因而都有脂质,A正确;B、磷脂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B错

4、误;C、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因而代谢的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D、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只是空间结构不同,D正确。故选B。【点睛】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生物膜都含磷脂,有的还含有胆固醇。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糖类和脂肪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4.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久置的蔗糖溶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是还原性糖B.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0.1g/mL的NaOH 1mL,再加入0.01g/mL的CuSO4 4滴C. 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观察DNA和R

5、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应在低倍镜下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深的区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检测还原性糖和蛋白质的实验、研究细胞呼吸的方式、观察DNA、RNA的分布等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详解】A、蔗糖是非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出现了还原糖,其原因是久置过程中滋生微生物,把蔗糖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等还原性糖,A错误;B、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分开使用,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0.1g/mL的NaOH 1mL,再加入0.01g/mL的CuSO4 4滴

6、,B正确;C、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均产生二氧化碳,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不能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错误;D、染色太深,细胞间和细胞内不含DNA和RNA的区域也会有较多的染液,就不容易区分DNA和RNA的分布场所,所以应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D错误。故选B。【点睛】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斐林试剂是先混合再使用且现用现配,双缩脲试剂是先加A液再加B液;可以根据二氧化碳释放多少等量分析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但不能根据是否释放判断。5.下列涉及ATP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苯和乙醇的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B. 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

7、成C. 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 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放能反应,此反应正常进行需要ATP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苯和乙醇通过自由扩散出入细胞,其跨膜运输都不需要消耗ATP,A项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项正确;所有生物均以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项正确;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为吸能反应,D项错误。6.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

8、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 设计并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C. 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D. 自然界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答案】A【解析】罗伯特虎克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细胞膜结构属于物理模型,A项错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B项正确;画概念图是指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C项正确;细菌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其数量以指数

9、函数增加,即Nt=N0t,故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D项正确。7.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叙述,错误的是( )A. 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 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C. 脱氧核糖核酸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 核膜是双层膜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如下图所示:【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错误;B、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B正确;C、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具有严格的调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10、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正确;D、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核膜是双层膜,D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B. 细菌细胞中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线粒体C. 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D. 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答案】C【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等多种结构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 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构成中心体的成分中没有磷脂,肝

11、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不能转移至中心体,A错误;B. 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C. 溶酶体中的酶来自高尔基体,吞噬细胞内,高尔基体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C正确;D. 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通需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再经囊泡转移至细胞膜,D错误。9.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T2噬菌体的复制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B. 原核生物只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 真核细胞的膜结构比原核细胞发达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以DNA为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细胞有无核膜(或成形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有被

12、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共性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详解】A、T2噬菌体的复

13、制过程发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原核生物只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B正确;C、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真核细胞的膜系统比原核细胞发达,C正确;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以DNA为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准确判断各叙说,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学习小组选用苏丹染液,使用显微镜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B. 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C. 现象:花生子叶细

14、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颗粒D. 结论: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脂肪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实验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B正确;现象:花生子叶细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C正确;结论:花生子叶细胞中含有脂肪,水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错误。1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0中的氧一部分来自氧气C.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 H20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

15、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0)【答案】B【解析】【详解】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A项正确;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0中的氧全部来自氧气,B项错误;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项正确;H20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0),D项正确。12.下列有关染色体和染色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B. 染色体可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染色质不能C.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少量的染色质D. 在盐酸的作用下染色质中的DNA可与蛋白质分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旋酶可以使

16、DNA双螺旋结构打开,染色体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的过程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染色体和染色质都可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B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少量的DNA,但是不含染色质,C错误;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正确。13.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分别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 前者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B. 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C. 两者所有

17、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D. 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答案】A【解析】【分析】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详解】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分别是合成DNA和RNA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经过DNA复制DNA可以带上标记,经过转录RNA可以带上标记。根尖的所有细胞均可以发生转录,故后者处理的结果所有细胞都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只有根尖分生区可以进行DNA的复制,故只有部分细胞可以检测到前者的放射性。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4.下列关于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 有氧呼吸,只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水B.

18、 有氧呼吸,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C. 无氧呼吸,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乳酸D. 无氧呼吸,只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酒精【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将丙酮酸彻底分解成CO2,并生成大量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和O2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2、人体细胞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被还原生成酒精和CO2或者生成乳酸。【详解】AB、根据有

19、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细胞呼吸中H来自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A错误、B正确;CD、根据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可知,人体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细胞呼吸中H只来自葡萄糖,用于生成乳酸,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1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 无氧呼吸在第一第二阶段都能合成少量ATPC. 有氧呼吸的发生必须有线粒体的参与D. 细胞呼吸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

20、糖的能量大部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A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以合成少量的ATP,但是第二阶段不产生ATP,B错误;有氧呼吸的发生不一定需要线粒体的参与,如好氧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C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NADH),D正确。16.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表中有关措施与目的,正确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 的A贮藏种子晒干降低有机物含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B酵母菌酿酒密封加快酵母菌繁殖,有利于酒精发酵C水果保鲜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强度D水稻生长定期排水提高酶的活性,促进有氧呼吸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1、如果种子含水量过

21、高,呼吸作用加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的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使种子的品质变坏;2、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3、农耕松土等都是为了增加氧气的含量,加强根部的有氧呼吸,保证能量供应,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详解】A、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不是降低有机物含量,A错误;B、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快速繁殖,而在无氧条件下,有利于酒精发酵,B错误;C、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

22、最好的方法,C正确;D、水稻生长过程中定期排水,可以防止根尖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烂根,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但不能提高酶的活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主要理解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以及造成怎样的影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17.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B. 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不影响实验结果C

23、. 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D.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向淀粉液中加入淀粉酶液,然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min【答案】C【解析】【分析】1、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将肉块放入小金笼内让鹰吞下,一段时间后,发现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胃内存在化学性消化;2、酶的专一性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使过氧化氢分解;4、检验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检验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详解】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这避免了物理性消

24、化,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错误;B、含有过氧化氢酶的肝脏研磨液呈弱碱性,但氯化铁溶液呈现酸性,用取过氯化铁的滴管再取肝脏研磨液时,滴管中残留的氯化铁会使过氧化氢酶失活,从而失去了催化作用,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正确;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先将酶和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在将酶和底物混合后再保温让其反应,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研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

25、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实验的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特别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需要将酶和底物保温后再混合,主要是为了使实验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反应。18.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B. 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0.3 g/mL的蔗糖溶液C. 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答案】D【解析】【分析

26、】【详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三次观察均为低倍镜观察,A错误;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清水,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也会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C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D正确。【名师点睛】1该实验中装片制作完成后的第一次观察是观察正常细胞所处的状态,然后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第二次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最后滴加清水第三次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每次观察的对象均为液泡的大小及颜色变化。2本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类型,即第一次的观察

27、为第二次观察的对照组,第二次观察为第三次观察的对照组。3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有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19.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分子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不同的氨基酸在于R基的不同B. 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49C. 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互相结合的方式不同D. 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雄性激素等【答案】B【解析

28、】【分析】【详解】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有的氨基酸R基中含有氨基或羧基,则使有的氨基酸分子中氨基或羧基不只一个,A错误;氨基酸互相结合的方式都是脱水缩合,每脱去一分子的水形成一个肽键,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等于氨基酸数减去肽链数,B正确;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另一方面是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而氨基酸的组成元素和结合方式不是决定原因,C错误;雄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不是蛋白质,D错误。【名师点睛】蛋白质的相关知识(1)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有20种,由R基决定

29、氨基酸彼此之间可以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由几个氨基酸脱水就形成几肽。(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3)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催化功能(如蛋白质类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等。20.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A.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

30、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大,A错;用碘液无法检验淀粉酶只催化淀粉的分解,不催化蔗糖的分解,B错;新鲜的猪肝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氯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两者对照可研究酶的高效性,C对;D中设计无法检验试验结果,D错。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酶的实验设计。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21.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比较不同温度下蛋白酶活力大小可用双缩脲试剂B. 蛋白质中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组氨酸是婴儿的必需氨基酸C. 某多肽被水解成1个二肽,3个四肽,5个六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36D. 蛋清中加入食盐出现

31、白色絮状物,这是在食盐作用下蛋白质发生变性而析出的【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蛋白质的合成和相关计算,明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但是蛋白酶活力大小与空间结构结构有关,与肽键无关,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酶的活性,A错误;B、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R基仅是一个H原子,组氨酸是婴儿的必需氨基酸,B正确;C、1个2肽,3个4肽,5个6肽,共44个氨基酸9条肽链,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449=35,C错误;D、蛋清中加入食盐出现白色絮状物,这是在食盐作用下蛋白

32、质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现象,叫做盐析,D错误。故选B。【点睛】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盐析过程没有使蛋白质结构改变,也没有失活,仅仅是溶解度降低。22.下面的、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定发生在细胞内B. 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C. 只能位于细胞膜上D. Q中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题图可知,Q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在中L在Q的作用下能变成其他物质,Q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为酶;在过程中L在Q的作用下被排出细胞外,起运输作用,为载体;在过程中L与Q结合后,L被消灭,起免疫作用,Q

33、为抗体,其成分为蛋白质。为酶,酶既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A错误;过程包括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也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错误;Q为抗体,其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蛋白质还有S、Fe等元素,D正确。23.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结构改变,不可能导致A. Cl转运受阻,诱发囊性纤维病B. 水重吸收受阻,影响水平衡调节C. Na+转运受阻,影响神经冲动产生D. 氧气扩散受阻,诱发脑组织损伤【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功能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膜蛋白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34、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详解】囊性纤维病是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70%病人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现Cl-的转运异常,A正确;肾小管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若细胞膜上蛋白质结构改变,可能导致水重吸收受阻,影响水平衡调节,B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依赖于Na+内流,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协助,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可能引起Na+转运受阻,影响神经冲动产生,C正确;氧气扩散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膜上蛋白质协助,D错误。【点睛】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35、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4.下列与细胞有关的“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植物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磷脂B. 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C. 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D. 胰岛素分泌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以磷脂为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3、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在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如蓝藻),光合作用在其光合片层上完成;4、大分子物质的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详解】A、所有植物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

36、基本支架,因此所有植物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磷脂,A错误;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B错误;C、蓝藻等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可以在光合片层上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胰岛素的分泌是通过胞吐实现的,该过程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性,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和功能、明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所示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B. 图b表示叶绿体,其具有自身的

37、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C. 图c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物质可自由通过D. 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差异最大的是图a【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显示abc都具有两层膜,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都发生在线粒体中;b中内膜光滑,有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为上面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膜不连续,是核膜,上有核孔,有助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物质信息交流。【详解】A、a为线粒体,H与氧结合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A正确;B、b为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具

38、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B正确;C、c是核膜,核膜上的核孔具有选择性,C错误;D、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但由于线粒体内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的酶,所以其蛋白质含量较大,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6.下列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是A. 原核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对比值较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较低B. 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C. 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

39、带氧【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2、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3、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统一的整体,内质网和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细胞内的生物膜以高尔基体为枢纽进行物质转运。【详解】A、原核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对比

40、值较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较高,A错误;B、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B正确;C、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C正确;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为血红蛋白留出足够的空间,有利于携带更多的氧气,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和功能,明确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是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之间的联系。27. 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

41、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B. 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C. 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D. 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答案】D【解析】【分析】图1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图2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3物质的运输速率不随O2浓度的增加

42、而增加,说明不需要能量,可判断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图4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能量和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主动运输。【详解】A、由分析可知,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项正确;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项正确;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O2浓度,B、D两点的限制因素都是载体的数量,C项正确;D、图4的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43、,因为无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D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掌握情况以及图文转换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注意区分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几方面考虑。28.如图中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B. 可能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C. 结构与脂质的合成有关D. 细胞分裂与结构有关,而与结构无关【答案】B【解析】【详解】A、据图可以看出,该细胞含有多种细胞器,也含有细胞核,

44、所以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故该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A错误;B、是高尔基体,可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B正确;C、结构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C错误;D、结构是线粒体,能为细胞的分裂提供能量,结构是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故细胞分裂与结构和结构都有关,D错误。故选B。29.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t1t2,距离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甲溶液浓度太高, 导致洋葱表皮细胞死亡B. 与t0时相比,t2

45、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C. t0t2,丙溶液中,有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入洋葱表皮细胞内D. t0t1,甲、乙的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均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甲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逐渐增大,发生质壁分离,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保持不变,说明甲溶液是高渗溶液,如蔗糖溶液;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乙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逐渐增大,达到一定时间(t1)后,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逐渐减小,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乙溶液是高渗溶液,如硝酸钾溶液等;紫

46、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在丙溶液中,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基本不变,说明丙溶液是低渗溶液。【详解】A、t1t2,距离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甲溶液浓度太高,导致细胞失水,此时内外渗透压相等,外界进入细胞和细胞流入外界溶液水分相等,但细胞是否死亡不能判断,A错误;B、与t0时相比,由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变大,B错误;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但进入洋葱表皮细胞的水分子多于或等于出洋葱表皮细胞的水分子,C正确;D、t0t1,甲、乙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的距离增大,说明细胞在失水,细胞液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D错误。故选C。【点睛

47、】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要选择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在一定范围内,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越大,失水程度越高,但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取决于质壁分离后的细胞的生活状态,即活细胞还是死细胞。30.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可从食物中直接获取ATP和酶B. 酶和ATP均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C. 酶可以催化反应的进行,ATP可以直接为细胞代谢提供能源D. 酶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空间结构都会被破坏【答案】C【解析】【分析】1、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

48、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同时需要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催化。【详解】A、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失去作用,A错误;B、ATP没有高效性和专一性,B错误;C、酶可以催化反应的进行,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D、酶在低温下是活性受到抑制,空间结构没有改变,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1.下图中的a、b、c、d为植物细胞内物质转

49、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b、d过程都有热能的释放B. b、d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也可进行C. a、c、d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D. 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a、c强于b、d【答案】C【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

50、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暗反应,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c表示光反应,d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详解】A、根据图中的物质变化可知,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热能的释放,A正确;B、人体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即会发生图中的b、d过程,B正确;

51、C、a过程表示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D、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a、c强于b、d,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明确图中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32.下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O2吸收量的变化,且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E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C. 提高大气中CO2浓度,E点将向左上方移动D. 图示曲线是环境温度为25时测定的,当环境

52、温度上升至30,D点将向左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会进行呼吸作用,当只有呼吸作用或者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时,植物吸收氧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释放氧气。【详解】A、D点表示植物吸收的氧气和释放氧气的量相等,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从D点以前已经开始,A错误;B、E点植物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变,说明达到了光饱和,此时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B正确;C、提高大气中CO2浓度,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合作用增强,光饱和点增大,即E点右下方移动,C错误;D、环境温度上升至30,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光补偿点增大,D点右移,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

53、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曲线,要能够准确的判断曲线上的关键点位,同时根据条件改变准确移动曲线上的点位。33.下表是某哺乳动物CO2产生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相对值,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环境温度()10203040CO2产生量相对值9.86.95.56.2A. 产生的CO2中的O部分来自于细胞中参加反应的H2OB. 产生的CO2大部分产生于线粒体,少部分产生于细胞质基质C. 不同温度条件下,CO2产生量相对值不同,相关酶的活性基本相同D. 从40 环境移至10 环境时,该动物体内产生CO2的生理活动加强【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某动物CO2产生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

54、,环境温度越高,CO2产生量相对值减少,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减少,说明该动物是恒温动物。【详解】A、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O元素部分来自于细胞中参加反应的H2O,还有部分来自丙酮酸,A正确;B、哺乳动物只有有氧呼吸过程产生CO2,即产生的CO2全部来自于线粒体,B错误;C、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不同温度条件下,代谢强度不同,所以CO2产生量相对值不同,但体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相关酶的活性基本相同,C正确;D、从40移至10环境时,为了维持体温所以该动物的呼吸作用加强,产生CO2 的量增多,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细胞呼吸和体温的关系,呼吸作用的能量大部分以热

55、能形式释放维持体温,少部分储存于ATP中。34.如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A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 的产生过程为B的CO2固定提供能量C. 过程D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D. 过程B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C只发生在线粒体中【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光反应阶段,B为暗反应阶段,C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物质是氧气,物质是ADP和Pi,物质是C5。光反应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A正确;光反应产生的ATP水解是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CO2的固定不需要ATP水解供能,

56、B错误;有氧呼吸个阶段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散失,只有少部分能量储存ATP中,C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内,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但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35.下图是某生物体(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为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 若中有基因A,则中一定有等位基因aC. 若表示X染色体,则可能为Y染色体D.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基因数量加倍【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而图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且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含

57、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若中有基因A,则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a,B错误;若表示X染色体,则可能为Y染色体,C正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基因含量不变,D错误。二、非选择题36.甲图表示骨骼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功能的关系;乙图表示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细胞的各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的膜蛋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和_的功能. (2)细胞因为具有_(填序号),所以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当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将会发生_和细胞壁分离现象。(3)图细胞既含有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是_细胞。(4)乙图细胞某些

58、亲核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下列物质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和造血干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_。A.RNA聚合酶 B.DNA聚合酶 C.丙酮酸分解酶 D.ATP水解酶 E.淀粉酶【答案】 (1). 物质运输(控制物质进出) (2). 信息传递(顺序可颠倒) (3). (4). 原生质层 (5). 低等植物 (6). AB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是: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护内部环境的稳定,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乙中,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不含中心体、含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

59、壁,属于高等植物细胞;是蓝藻细胞(原核细胞);含有中心体和细胞壁,属于低等植物细胞;图中结构依次是:内质网、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液泡和高尔基体。【详解】(1)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结合在传递化学信号,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骨胳肌细胞,所以甲图体现了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功能。(2)是高等植物细胞,其细胞结构中,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他们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而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当外界溶液大于细胞液时,细胞液就会失水,造成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3)乙图中结构是中心体,其作用是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因为既含有中心体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是低等植物细胞。(4)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60、,要进入细胞核,必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RNA聚合酶催化基因的转录,DNA聚合酶催化DNA复制,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这三种物质可以进入细胞核,而丙酮酸分解酶催化丙酮酸分解,在线粒体中进行,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在消化道中进行,这两种物质不能进入细胞核,ABD正确,CE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四种细胞结构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形态结构、质壁分离及复原等知识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结构图象和功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掌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正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类型,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7.主动运输是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体

61、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1)请写出ATP水解的反应式_。(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3)实验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_。比较乙组和甲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答案】 (1). ATP ADP+Pi+能量 (2). HgCl2(溶液)、细胞成熟程度(或胡萝卜片的成熟程度) (3). 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 (4). 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消耗能量(ATP)(或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主动运输

62、) (5). 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少或幼嫩组织新陈代谢不及成熟组织旺盛,产能少)【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分析:信息1: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信息2:四组实验的锥形瓶中都加入了KH2PO4溶液,乙组和丁组培养液中加入了HgCl2溶液,甲组和丙组加入了蒸馏水,甲组和乙组加入的是成熟的胡萝卜片,丙组和丁组加入的是幼嫩的胡萝卜片;信息3:四组实验的培养液在实验前后溶液中磷酸盐浓度差大小是:甲组乙组丙组丁组。【详解】(1)ATP水解的反应式:ATPADP+Pi+能量。(2)四组实验涉及两个自变量:一个是HgCl2溶液和蒸馏水,另一个是成熟的胡萝卜片和幼嫩的

63、胡萝卜片,所以该实验探究HgCl2溶液和胞成熟程度两个因素对主动运输的影响。(3)实验给出的结果是实验前后培养液中磷酸盐浓度差,因此实验前后要测定溶液中的磷酸盐的浓度。乙组实验和甲组实验的单一变量(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加入了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HgCl2溶液;因变量是乙组实验比甲组实验培养液的磷酸盐浓度差小,自变量和因变量比较说明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甲组实验和丙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加入的胡萝卜片的成熟程度不同,丙组比甲组培养液的磷酸盐浓度差小,可能是细胞呼吸强度和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不同。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少或幼嫩组织新陈代谢不及成熟组织旺盛,产能少)【点睛】本题

64、考查物质跨膜运输、ATP及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装置图和柱形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8.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希尔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在适宜条件下照光后发现,即使不提供CO2,叶绿体也可以释放O2,这一过程被称为希尔反应。希尔反应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_(物质),后来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_ 法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希尔反应证明光合作用分为

65、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暗反应在黑暗条件下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提供_ 。(2)很多肉质植物如仙人掌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仙人掌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仙人掌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酶1和酶2固定CO2的场所分别是_和_。夜间,仙人掌细胞液的pH通常会下降,请说明原因:_。若光照条件从适宜到突然减弱,仙人掌叶绿体中PGA/RuBP的值在短期内会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答案】 (1). 水(H20) (2). 同位素标记(示踪) (3). ATP和H (4). 叶绿体基质 (5). 细胞质基质 (6). 夜间气孔开放,叶肉细

66、胞可以从外界吸收CO2,酶2可以将CO2转化为苹果酸,再运输至液泡,使细胞液pH降低 (7). 上升【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希尔反应实际上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没有二氧化碳的参与下,水的光解产生了H和氧气。据图分析,夜晚植物气孔开放,二氧化碳与PEP在酶2的作用下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OAA,进而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液泡中的苹果酸进入细胞质基质,一方面释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产生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并释放二氧化碳;前面两种来源的二氧化碳都进入叶绿体基质,在酶1的作用下与RuPB结合生成PGA,再还原生成有机物(CH2O)。【详解】(1)希尔反应认为没有二氧化碳的情

67、况下,叶绿体也能够产生氧气,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后来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了二氧化碳和水,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希尔反应证明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暗反应在黑暗条件下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2)据图分析可知,酶1和酶2都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夜间仙人掌气孔开放,叶肉细胞可以从外界吸收CO2,酶2可以将CO2转化为苹果酸,再运输至液泡,进而使细胞液pH降低。若光照条件从适宜到突然减弱,则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导致PGA还原受阻,因此仙人掌叶绿体中PGA/RuBP的值在短期内会上升。【点睛】

68、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希尔反应实际上是光反应,并能够根据图形分析仙人掌叶肉细胞内部发生的特殊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尤其是弄清楚其二氧化碳的来源以及两个二氧化碳固定的实质和场所等。39.图1表示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给予适宜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图2表示将A、B两植物共同种植于密闭大棚内,测定24小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B植物比A植物干重变化的_(“大”、“小”、“相同”)。(2)图2中所测气体为_,BC段该气体相对浓度增大的原因是_。(

69、3)由图1可知,若在图2的条件下延长观察时间,则_(“A”、“B”)植物首先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答案】 (1). 大 (2). O2 (3). A、B两植物光合速率之和大于A、B两植物呼吸速率之和(没体现两植物之和得1分) (4). A (5). A植物比B植物利用低浓度CO2的能力弱(A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CO2浓度更高),密闭大棚内CO2浓度将越来越低,A植物首先出现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低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而无法正常生长【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放置A植物和B植物的小室CO2浓度均降低,说明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均大于呼吸作用,消耗室内的CO2,随着CO2浓度的降低,光合作用因受到

70、CO2浓度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图2中,5-7时气体含量减少,7到17时含量增加,可推测有光照时气体增加,无光时减少,则曲线中气体相对量为氧气的含量。图中7点和17点时氧气浓度达到平衡,此两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据图1分析可知,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相同的密闭小室中B植物所在小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的,说明B制造的有机物多于A,故B植物比A植物干重变化的大。(2)根据题意可知图示曲线表示大棚中的氧气浓度,BC段曲线上升,说明A、B两植物光合速率之和大于A、B两植物呼吸速率之和有氧气的净释放,所氧气浓度升高。(3)由图1可知,若在图2的条件

71、下延长观察时间,A植物比B植物利用低浓度CO2的能力弱(A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CO2浓度更高),密闭大棚内CO2浓度将越来越低,故A植物首先出现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低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而无法正常生长。【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40.图中甲为龙葵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一阶段的模式图。图乙是不同浓度氯化镉(CdCl2)对龙葵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是分裂末期出现在细胞中央的一

72、种结构,它的主要成分是_,与其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2)3结构在分裂末期消失,在_期形成,若抑制其合成将导致该细胞_。(3)图乙对照组中CdCl2浓度为_mol/L。对照组中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的原因是_。由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答案】 (1). 纤维素、果胶 (2). 高尔基体 (3). 前 (4). 染色体数目加倍 (5). 0 (6).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 (7). 氯化镉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且随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解析】【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该图1是细胞壁,2是正在形成的细胞壁,3是纺锤丝甲所示为龙葵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2

73、、分析图乙可知:本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氯化镉对龙葵根尖分裂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对照组(CK组)中CdCl2浓度为0mol/L3、CK组中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由于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短,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详解】(1)2所示结构为正在形成的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果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3是纺锤丝,是在细胞分裂前期形成,若抑制其合成将导致该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3)本实验是探究不同浓度氯化镉对龙葵根尖分裂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对照组(CK组)中CdCl2浓度为0mol/L,CK组中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是因为细胞分裂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由于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短,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由图可知,在CdCl2浓度从0mol/L-100mol/L,有丝分裂指数一直下降,实验结论为氯化镉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随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