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家界市2016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卷(A)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卷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总分 100 分,29个小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Cl:35.5第I部分(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2、。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绿色能源是指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 煤 天然气 石油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煤、天然气、石油等均是化石燃料,不属于绿色能源,答案选A。考点:考查能源的有关判断2. Co是放射源,Co可用于农作物的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对该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质量数是60 B. 质子数是27 C. 中子数是33 D. 电子数是33【答案】D【解析】A. 该原子质量数是60,A正确;B. 该原子的质子数是27,B
3、正确;C.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则中子数是602733,C正确;D. 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因此电子数是27,D错误,答案选D。点睛:掌握核素的表示方法以及构成原子的几种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即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3.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葡萄糖 B. 淀粉 C. 油脂 D. 蛋白质【答案】A【解析】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正确;B、淀粉是多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错误;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能发生水解反应,C错误;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钠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氨基酸,D错误,答案选A。4. 下
4、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分馏 B. 干馏 C. 裂化 D. 裂解【答案】A【解析】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答案选A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 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N2的结构式:NNC.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OD.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故不选A;B、氮气中氮原子之间形成氮氮三键,故选B;C、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有8个中子,所以质量数位16,故不选C;D、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故不选D。考点:基本化学用语。6. 以下各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
5、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 甲烷燃烧 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C. 铝片与盐酸反应 D. 氧化钙与水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A错误;B、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正确;C、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错误;D、氧化钙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错误。答案选B。考点:反应热7.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使溴水褪色 B. 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C.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6、 甲烷与Cl2混合,光照后黄绿色消失【答案】A【解析】A、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A正确;B、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B错误;C、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D、甲烷与Cl2混合,光照后发生取代反应,黄绿色消失,D错误,答案选A。点睛:掌握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含义以及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8. 下列各装置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 【答
7、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两电极的活泼性相同,故A错误;B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B正确;C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名师点晴】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判断;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构成原电池。9. 目前工业上冶炼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CO或H2还原法 B. 铝热反应法 C. 电解法 D. 热分解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铝是活泼的金属,一般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答案选C
8、。考点: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是掌握常见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冶炼的方法即可。该题基础性强,学生记住即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点评:10. 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试管温度过氧化氢浓度催化剂室温(25)12%有水浴加热(50)4%无水浴加热( 50)12%有室温(25)4%无A. B. C. D. 【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浓度越大,且加入催化剂,都可使反应速率增大,则和加入催化剂,则反应速率应大于和,和相比较,温度较高,则反应速率较大,答案选C。11. 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 化学反应中
9、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 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生成需要放出能量C. 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D.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答案】B12.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SiNaO B. 热稳定性:HFHClH2SC. 碱性:CsOHKOHNaOH D. 失电子能力:KNaM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Na与Si属于同一周期,Na的原子序数小于Si,所以Na的原子半径大于Si,错误;B、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F HCl H2S,正确;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10、逐渐增强,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KNaMg,所以失去电子的能力K Na Mg,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3. 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结构简式是C3H6O2 B. 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C. 官能团是羟基 D. 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结构模型可知该有机物为CH3CH2COOH,为丙酸,分子式为C3H6O2,故A正确;B含有羧基,能与碱反应生成丙酸钠,故B错误;C含有羧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D含有羧基,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B。考点:考查球棍模型和
11、比例模型;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结构14.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B.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能力最强C.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D. 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A正确;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B正确;C、钾比钠活泼,则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C正确;D、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的,则溴
12、单质与水的反应不如氯单质与水的反应剧烈,D错误。答案选D。考点:元素周期律15.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 制CuSO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B. 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C. 制CuSO4:2Cu+O22CuO; Cu+H2SO4(稀)CuSO4+H2OD. 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答案】C【解析】A、反应中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A
13、错误;B、反应中产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污染空气,B错误;C、反应中无污染物产生,所有原子完全利用,全部转入期望产物,C正确;D、反应中产生有毒的一氧化氮,在空气中易转化为二氧化氮,污染空气,D错误;答案选C。点睛:“化学反应绿色化”就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当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时就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产物有多种时就有可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了。16. 下列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静电作用B. H和Cl形成的分子中存在的是极性共价键C. 氯化铵中没有金属元素,所以不是离子化合物D. 11号与9号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
14、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静电作用,A正确;B、H和Cl是不同的原子,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属于极性共价键,B正确;C、氯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D、11号与9号元素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够形成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考点:考查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17. 某实验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实验后,所记录内容合理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Zn比Cu活泼,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正确;铜为正极,发生Cu2+2e=Cu,铜极质量增大,故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阴
15、离子向负极移动,故错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故正确;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u2+2eCu,故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电极的判断、发生的电极反应、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解题关键:Zn-Cu原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电池反应Zn+Cu2=Zn2+Cu,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1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以用溴水鉴别乙烯和苯B. 用无水硫酸铜可以鉴别酒精中是否含有水C. 可以用金属钠鉴别乙醇和乙酸D. 可以用烧灼的方法鉴别真丝布料和纯棉布料【答案
16、】C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常见有机物的性质。19. 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是支撑“鸟巢”的铁骨钢筋,除含有铁元素外,还含有Mn(锰)、Ti(钛)、Cr(铬)、Nb(铌)等合金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F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B族B. TiO2、TiO2、TiO2互为同位素C. 工业上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Fe、Cr、MnD. Nb3+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核外有41个电子【答案】C【解析】A铁的质子数是26,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族,A错误;B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2246TiO2、2248TiO2、2250TiO2都是化合物,为同一物质,B错误;C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
17、的金属Zn、Fe、Sn、Pb、Cu,Cr、Mn,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C正确;D. 9241Nb3+原子核的质子数为41,质量数为92,则中子数=92-41=51,核外电子=41-3=38,D错误;答案选C。20. 对于可逆反应4NH3+5O24NO+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时,4v(O2)正=5v(NO)逆B. 达到平衡状态后,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4:6C. 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速率增大D. 若单位时间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达到平衡时
18、,4v(O2)正=5v(NO)逆,正确;B、达到平衡状态后,NH3、O2、NO 、H2O(g)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正确;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错误;D、若单位时间生成xmolNO的同时,生成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影响因素。21.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压下5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点最高B. 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 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D. W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Y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弱【答案】C
19、【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X是N元素,W是P元素,Y是S元素,R是Ar元素,Z是Br元素;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P、S的单质都为固体,Br的单质为液体,则Br单质的沸点不最高,A错误;B、S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Br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不相同,B错误;C、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所以S元素的非金属性比P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则W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Y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强,D错误。答案选C。考点:元素周期律22.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B. 反应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C
20、. 反应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D. 反应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与水混合沉在下层,A项错误;B苯能在空气中燃烧,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B项正确;C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和O,不属于烃,C项错误;D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D项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苯的化学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苯的化学性质。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大;苯能在空气中燃
21、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苯能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中除了含有C、H,还含有N和O;苯分子没有碳碳双键。23. 反应A+3B=2C+2D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如下,其中最快的是A. v(A)=0.15 mol/(Lmin) B. v(B)=0.6 mol/(Lmin)C. v(C)=0.4 mol/(Lmin) D. v(D)=0.8 mol/(Lmin)【答案】D【解析】如果都用物质B表示反应速率,则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分别是mol/(Lmin)0.45、0.6、0.6、1.2,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D,答案选D。点睛: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
22、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24.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DABC B. DCABC. DBAC D. BADC【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A、B相连在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显然是A被腐蚀,电子经导线流到B中,B被保护,故活泼性
23、AB;A、D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D比A反应剧烈,表明活泼性DA,由Cu能置换出C而不能置换出B可知活泼性:BCuC。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ABC,故选B。考点:考查了金属活泼性的比较的相关知识。第部分(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 (每空2分, 共52分)25.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AAAAAAA0一二三(1)画出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2)、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写编号)。(3)和的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强的是_。和的气态氢化物中的稳定性强的是_(均填化学式)。(4)写出一种由组成且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的电子式_。【答案】 (1)
24、. (2). (3). NaOH (4). H2O (5). 【解析】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可判断分别是H、O、F、Na、Mg、Al、P、Cl,则(1)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和的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强的是NaOH。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和的气态氢化物中的稳定性强的是H2O。(4)由组成且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是双氧水,电子式为。26.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反应开始到平衡
25、,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molL1s1。Y的转化率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利用铜棒、锌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当铜棒上共产生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硫酸恰好全部被消耗。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 计算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若将铜棒换成铁片,仍按题给方式组合起来,能否组成原电池呢?_(填“能”或“不能”) 若能组成原电池,此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答案】 (1). 0.079 (2). 79% (3). X + Y 2Z (4). 2H+ + 2e-H2 (5). 0.75mol/L (6). 能 (7). Zn - 2
26、e-Zn2+【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X和Y的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加,是生成物,10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消耗X是1.20mol-0.41mol=0.79mol,消耗Y是1.00mol-0.21mol=0.79mol,生成Z是1.58mol,根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Y2Z。反应开始到平衡,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molL1s1。Y的转化率为0.79mol/1.00mol100%79%。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Y2Z。(2)锌比铜活泼,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溶液中氢离子放电,则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H+ +
27、2eH2。3.36L气体是氢气,物质的量是3.36L22.4L/mol0.15mol,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5mol,所以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0.2L=0.75mol/L。锌比铁活泼,若将铜棒换成铁片,仍按题给方式组合起来,仍然能够组成原电池,其中负极是仍然是锌,负极反应式是Zn2eZn2+。电极: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即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7. 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
28、,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1)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反应。(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中上层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下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实验开始时,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A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B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C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答案】 (1). 羧基 (2). 加成 (3).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4). 防止倒吸 (5). AB【解析
29、】已知有机物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是乙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是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是乙醛,乙醛继续氧化生成D是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1)乙酸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反应是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3)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二者与水互溶,所以为了防止倒吸,试管甲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使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由于不能降低生成物浓度或增大反应物
30、浓度,因此不能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答案选AB。28.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中从海藻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的名称_;写出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提供选择的有机试剂为_。 A酒精、四氯化碳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醋酸(3)为使含碘的水溶液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操作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和_。【答案】 (1). 过滤 (2). Cl2 + 2I2Cl+ I2 (3). B (4). 分液漏斗【解析】(1)为不溶性固体与溶液的分离,则为过滤操作;为氯气与碘离子的反应,该反应
31、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2I2Cl+ I2;(2)萃取剂不能与水混溶,酒精、醋酸均不能作含碘溶液的萃取剂,四氯化碳、苯均不溶于水,且碘易溶在四氯化碳、苯中,所以答案选B;(3)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主要涉及灼烧、溶解过滤及分液、蒸馏等操作,过滤使用漏斗、烧杯、玻璃棒;分液需要分液漏斗等,操作是分液,缺少的仪器为分液漏斗。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分离方法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实验原理和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29. 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已知A、C、F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
32、和为11,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4个,E元素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的差是3,试回答:(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_, E_。(2)用电子式表示B和F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3)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4)写出C、F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Na (2). P (3). (4). 第三周期A族 (5). Al(OH)3 + 3H+ = Al3+ + 3H2O【解析】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
33、4个,D原子只能有3个电子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4=4,则D为Si元素;元素均处于第三周期,E元素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的差是3,最外层电子数为3+2=5,则E为磷元素;A、C、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为氢氧化铝、强碱、强酸之间的反应,则A为Na、C为Al,三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则F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1-1-3=7,则F为Cl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B为Mg。则(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E为P;(2)B和F形成化合物为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3)D为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A族;(4)C、F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3、HClO4,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 3H+ = Al3+ + 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