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自主检测(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2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在北京居住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八
2、国联军侵华的照片义和团在北京和外国军队交战的照片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 B C D3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见下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4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5小张看课外书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
3、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6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导致1898年、1900年民教冲突走向高潮的因素不包括()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八国联军侵华加剧了中西对抗C清政府爱国官员对反洋教斗争的默许D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7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
4、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为一人庆有;下联是: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广大人民的麻木C外交官员的卖国 D最高统治者的腐朽8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刻所承载的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抑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9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10抗日战争初期
5、,国民政府组织了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抵抗,最能说明 ()A国民政府认识到唯有抵抗才有出路 B国民政府转变了对日本的传统看法C民族矛盾激化是国民政府政策改变的动因 D国共合作改变了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11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12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
6、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不断。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尽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 盛
7、世危言材料三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通商口岸的开放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8分) (2)马关条约相对前两次战争所获侵略权益所体现的侵略方式有什么新特点?有什么严重危害?(8分)(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8分)14(28分)201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和振奋民族精神,我省XX中学举
8、办一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图片展”。请你参加这次活动,并帮助完成下列问题:(1)下面是该校同学设计的三个专题,请你仿照第一专题的表达,写出后面专题应选择的图片名称。(注意:只写图片名称,无须画图,每一专题至少写2个,8分)专题名称图片名称一日军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事变二国共合作,全民抗战三抗日战争的胜利(2)小红同学找到下面两幅图片,请你为这两幅图片确定一个新的专题名称。就本专题内容,你认为在东北地区还可以找到哪些方面的典型图片资料?(6分)(3)在这次图片展上,还有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请简
9、要说明在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台湾和台湾回归祖国的过程。(8分)(4)现今日本右翼势力千方百计否认战争事实,竭力掩盖侵华战争罪行,结合这次图片展,请谈谈你的感想(最少写二点)。(6分)专题二自主检测1D解析:英国在南京条约中强迫中国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都是沿海城市,相对比较富饶,再从材料中的表述,可知英国选择这些城作为市通商口岸,主要目的是打开市场,方便倾销他们的商品。2D3D解析:注意材料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四个选项中,发生在光绪帝时的战争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故A、B两项不符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入都”,八国联军侵华侵入北京,所以只有D项符合。4B解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正值列
10、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加强资本输出是这一时期列强对外侵略表现出的新特征,而马关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满足了列强这一方面的要求5C解析:抓住材料中提供的时间信息“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也就是20世纪初,并且强调的是“东方”和“集体亮相”,可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D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曾幸古长安”指慈禧逃往西安,“割台湾”等信息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腐朽卖国。8B解析:图一和图二在本质上都体现了中国人民抵制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故答案选B项。9A解析:材料中提到“没有外国招牌”“没有外国巡捕
11、”“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反映了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富强。10C解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政策调整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日本灭亡中国的目标促使国民政府由原来的妥协退让转变为自卫抗日,故选C项。11C解析:A、B、D三项说法不全面,材料有提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但更加强调的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贡献和作用,根据“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可选出C项。12D13(1)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向内地。(4分)说明了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2)新特点:更注重资本输出或者以资本输出为主。(4分)危害:严重阻碍
12、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3)消极:使我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积极: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其他表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8分)14(1)(8分)专题名称图片名称一二中国共产党军队改编、八路军奔赴敌后、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作战等三天皇颁布无条件投降书、受降仪式、举国欢庆、台湾光复、中共七大胜利召开等(2)新专题名称:侵华日军的罪行(侵华暴行)。(4分)细菌战等侵华暴行。(2分)(3)1895年,日本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8分)(4)感想: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敦促日本反省过去,教育后人;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珍惜生命等。(言之有理即可,6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