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越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 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 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 “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
2、按 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 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 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 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 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
3、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 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 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 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 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 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 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
4、的场合必须使用 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 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 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 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 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
5、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
6、样。C.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B.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
7、力。【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8、,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项曲解文意。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
9、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生梦不醒,红楼解味人2012 年 5 月 31 日凌晨,95 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 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的遗愿。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1947 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 的信函,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嘱咐周汝昌
10、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 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懋斋诗钞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 表在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 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无 已”。1948 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 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戍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 看做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1953 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 40 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 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
11、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 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 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 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 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
12、,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 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 进“牛棚”下放。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 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 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 湘云等等。1982 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 ,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 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
13、学问, 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 态度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 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需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 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喻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 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 争议。从30 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望者。一般说来,在某 一学界成为望者又著作等身的人,同辈或后学者常常只有仰视和尊敬的份儿,很少会有人出言不逊, 但
14、周汝昌是个例外。在红学界,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他的一生,可谓 毁誉参半。周汝昌曾有诗云:“小童何以知途向,瞎马盲人旅亦难。”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 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 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 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周汝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研究红学,常常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令人耳 目一新,却也招致很多异议。
15、B. 周汝昌看来,“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区别开来,不能用一般研 究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C. 周汝昌研究“红学”深受“大拿”的影响,如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系“沉湖而死”的观点,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D. 从早年的红楼梦新证到晚年的探佚学,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不顺利,他的“红学”研 究的方法和结论一直饱受争议。5. 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为红楼梦的研究做出了哪些贡献。6. 周汝昌在“红学”研究上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借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4. A 5. 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将“曹、贾互证”的方 法最大限度地、最
16、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将“红学”构建 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把人们呼吁的文学 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 6. 执着的精神。从 30 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当招致异议甚至遭到批评 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作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 书馆。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动拜访红学大拿,借鉴专家们的研究 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借助了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 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
17、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依据充足,奠定丰厚的基础。红楼梦新证 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解析】试题分析:4. 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C 项,偷换概念,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不在“红学”的范围;D 项无中生有,“林黛玉沉湖而死”的观点与胡适无关;E 项“一直饱受争议”不准确。【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
18、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CDE三项都是针对文本的内容设题。5. 题干要求“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为红楼梦的研究做出了哪些贡献”,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原文三至五段主要讲述了周汝昌先生在研究红楼梦上的贡献,第三段说的是周先生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第四段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
19、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第五段讲述周先生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概括周汝昌先生为红楼梦的研究做出了哪些贡献”,根据题意,可从第段中筛选出“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把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从第段筛选出“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
20、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从第段中筛选出“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等语句加以概括,分点作答。6. 题干要求“简析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这句话的作用”。考生要掌握某句话在原文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上去分析。此句话位于文章结尾,结构上的作用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内容上体现了作者对周汝昌先生的尊重,表达默默地为老人送行的心愿;这句话也遵从并满足周汝昌先生的遗愿,希望老人家“临走”时,不再受到打扰;联系上文周汝昌的红学的遭遇暗示了周汝昌先生生前过的是毁誉参半的不安静的生活,如今一切已归于
21、平静。【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首先依据题干到文中找到涉及句段在文中的位置。“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此句在篇末,结构上与开头呼应。内容上,既有作者对逝者的特定情感,又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注意分点作答。7. 题干要求“周汝昌在红学研究上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借鉴”。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答案的模式。根据题意,应统观全文,从治学精神、工作态度、研究方法等不同角度分析周汝昌成功的原因,分点作相应概括。不要求面面俱到,能就以上任何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
22、【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这方面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如对其他方面进行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只谈一点,一定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分,自圆其说。(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大学生村官 谢大立大学生村官小胡还没有到村里,就被老村长直接由镇里领到了栗里村看醉石。那是块高七八尺, 宽丈余的石头。讲解员说,陶渊明好酒,喝醉了就睡石头上。石头下面有溪流,讲解员说叫醒酒泉, 陶渊明一觉醒来,喝一碗溪里的泉水,酒也就醒了。看
23、完了醉石,又看庐山的大林寺。正巧是农历四月初九,当初白居易来此探友的时日。这季节, 山下的桃花早凋谢了,这里的却含苞欲放。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也借这诗句名满天下。旅游,是小胡梦寐以求的事。小胡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暑假、寒假同学 们都结伴旅游,他则打工挣学费。同学们旅行回来,带回来和一些名胜古迹的合影,他就从那些图 片里领略那里的风采,做梦去那些地方。如此的经历,让小胡收获了梦寐以求,还收获了一种叫踏实的东西。当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 分重要。能不能当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没底的。但老村长给了他底。老村长
24、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 长者,一个星期下来,他们相处得如爷俩。上阵父子兵,就凭这古训,他这村官就当好一半了。乡亲们的热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村委会与老村长的屋子毗邻,他们安排他住里面。被子 虽是他带来的,但他们给他洗了还晒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阳光的香味里。醒来,桌子上变魔 术般多了一碟鱼、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鸡蛋,还有许多瓶咸菜。村长夫人告诉他,都是村民 们主动送来的,见他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激情使小胡吃罢饭就找老村长要工作。老村长领着他村前、村后转,山下、山上转。转到太阳 快落山时,他们跟着一条河流往下走。河流旁,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土路,路上没有车,走着他们两 个人。哗哗的流水声,在他
25、们的脚下时断时续地响。水声突然吼叫起来,是流水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瀑布。阳光在瀑布里丝丝缕缕,小胡情不自禁 地叫起来:“壮观,太壮观了!”老村长说:“对岸那两个字也壮观。”小胡放眼对岸,石壁上写着“牛吼”两个字。小胡说:“牛吼,这水的吼叫声还真有点像牛吼。”老村长说:“像吧,要不, 古人会在咱这儿留下墨宝”走着说着,河突然没了。让河没了的是一座山。山硬生生地把河挡住了,水却并没有形成堰塞 湖。小胡又是情不自禁:“奇特,水都到哪里去了?”老村长顺手拿起根木棍,一头顶住石壁,让小 胡把耳朵顶住木棍的另一头听。哗啦哗啦的响声随即传进小胡的耳里。老村长问:“像不像人的肚 子里有了空气的响声?”小胡说:“
26、形象!”老村长指指石壁的上空说:“形象可是石壁上的字说的。” 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壁上雕刻着“响肠”两个大字。老村长说:“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领你去庐山的目的了吧?”小胡一怔,说:“到庐山的 目的”老村长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小胡说:“请老村长明示。”老村长一副胸 有成竹的架势说:“把我们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小胡说:“开发旅游?”老村长 斩钉截铁地说:“对,开发旅游!我就不信我们的牛吼、响肠比不过栗里的一块石头、大林寺的几朵 桃花!”小胡不想顶撞老村长,又不想违心,想了想委婉地说:“人们看醉石看的是陶渊明,上大林寺, 冲的是白居易”老村长打断他的话说:“谁又能肯
27、定那块石头上真的睡过陶渊明,还有那个大 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时的桃花。由于编得好,人们不是照样去?我们的牛吼、响肠只要编得 好,肯定会比醉石、大林寺桃花吸引人。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使法时, 铁扇公主就听到肠子里一阵阵哗啦哗啦地响”小胡语塞、发怔。老村长的语重心长又像魔咒一样地念响了:“只要编出了名堂,就有人来咱 这儿旅游,游人来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饭店、美容店就跟着搞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俩 就对上对下都有个好的交代了”老村长最后拍拍小胡的肩头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上头派 来的村官,有靠山。我们这次到庐山去参观的钱,都是村民们凑的份子呀”说完,老村长如完成了
28、一项重大的任务,自顾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选自小说月刊2016 年第 4 期)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是借名人典故打出了“文化牌”,迎来八方游客,这一现象反映了栗里村、大林寺旅游业发展得不错。B. 关于“乡亲们对小胡主动热情”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乡亲们的淳朴善良,另一方面暗示此地经济落后,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希望。C. 小胡出生在小山村,家境贫寒,假期里,需要打工挣学费,而他的同学却能够结伴游览各地的名胜古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D. 作者通过对老村长的语言、动作、心理
29、活动等描写,塑造了老村长淳朴善良、睿智老练、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物形象。E. 小说详细地描写了村里“壮观的牛吼、形象的响肠”等景观,既给读者直观具体的印象,也暗示此地具有旅游开发的潜质。8. 开篇关于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的描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9. 小说在塑造“大学生村官”这个形象时,表现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7. CD 8. 揭示当下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即利用名人效应,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栗里村醉石、大林寺桃花景点的发展为下文老村长要求借助名人开发 “牛吼”“响肠”等景点埋下伏笔。 9. 工作热情积极,有责任感。内心渴望做好村官工作,
30、吃罢饭,主动找老村长要工作。为人正直。不同意老村长提出的胡诌名人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可见年轻人的正直。质朴善良。 感动于村民的热情,朴实淳厚;不想顶撞老村长,委婉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见质朴善良。【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A项,于文没有实质的依据,借名人典故发展旅游不一定是急功近利的表现;C项,“当一名村官可谓圆了他的旅游梦”不恰当;D项,小说中没有描写老村长的心理活动。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积极,有责任感。为
31、人正直。点睛: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从情节的发展来透视人物思想性格。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结尾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进退不得“,不可因为名人效应对开发旅游资源欺骗游客;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小胡的进退不得,体现了一个大学生的责任感;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小题。 刘忠,字司直,陈留人。成化十四年
3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弘治四年,宪宗实录成,迁侍讲,直经筵,寻兼侍东宫讲读。又九年进侍读学士。武宗即位,以宫寮擢学士,掌翰林院,仍直经筵。正德二年,刘瑾用事,日导帝游戏,乱祖宗旧章。忠上言戒逸游、崇正学数事。已,因进 讲与杨廷和傅经义,规帝阙失,而指斥近幸尤切。帝谓瑾曰:“经筵,讲书耳,浮词何为?”瑾素 恶两人,因讽吏部尚书许进出之南京。南京诸部惟右侍郎一人,进特请用为礼部左侍郎。命下,外 议籍籍,进患之,甫两月,即擢忠本部尚书。其冬,就改吏部。时留都一御史,素骄横;一郎中, 张彩所昵也,秩满,皆署下考。疾吏胥诡名寄籍,督诸曹核汰千人。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诏
33、可之。忠在南京正直有风采。然是时,瑾方以严苛折辱士大夫,而忠操绳墨待下,纠劾过峻。时论遂谓忠附会瑾意,颇归怨焉。五年二月,改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专典制诏。两疏乞休,不报。瑾诛,以本官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甫数日,以平宁夏功, 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故事,阁臣加官无遽至三孤者。忠无功骤得,不自安,连疏固辞,不许。瑾虽 诛,张永、魏彬辈擅政,大臣复争与交欢,忠独无所顾。永尝遣廖鹏谒忠,忠仆隶遇之,又却其馈,由是与永辈左。前后乞休疏七八上,皆慰留。明年命典会试。甫毕,帝以试录文义多舛,召李东阳 示之。忠知为中官所掎,乞省墓。诏乘传还。抵家,再上章乞致仕,报许。给月廪、岁隶终其身。 世宗即位,屡荐
34、不起。遣行人存问,忠奏谢,因有所献纳,帝褒其忠爱。嘉靖二年卒,年七十二。 赠太保,谥文肃。赞曰:刘忠持正不阿,奉身早退。此诚明去就之节,乌能委蛇俯仰以为容悦哉。(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B. 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C. 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D. 大计京官/所黜多于前/又疏请/不时纠劾以示/劝惩无待/六年考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筵:汉唐以来
35、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设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 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B. 秩满:秩,既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古代官员的品级。秩满,就是指官吏全额领取俸禄。C. 致仕:即交还官职,也就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代官员辞职归家。这一做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D. 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或其他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带有褒贬评判性质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私谥则不出于朝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忠忧心国事,直
36、言进谏。虽执掌翰林院,但经常直言规谏皇帝,这导致皇帝不满,宦官刘瑾直接将刘忠贬官至南京。B. 刘忠为人正直,坚持法度。对待官吏非常严厉,曾上疏请求对官员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弹劾,以示劝勉惩戒。C. 刘忠持正不阿,不慕权贵。张永、魏彬专权,大臣们争先巴结,只有刘忠置之不理。D. 刘忠淡泊名利,不恋官位。主持会试时,遭到宦官陷害排挤,于是请求回家祭扫坟墓,得到皇帝诏许。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是时,瑾方以严苛折辱士大夫,而忠操绳墨待下,纠劾过峻。(2)永尝遣廖鹏谒忠,忠仆隶遇之,又却其馈,由是与永辈左。【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然而这时候,刘瑾
37、正用严厉苛刻的手段折磨侮辱士大夫,而刘忠对待官员坚持法度,监督 弹劾过于严厉。(2)张永曾经派遣廖鹏拜见刘忠,刘忠像对待仆隶一样的对待廖鹏,又拒绝了张永赠送的财物,因 此,刘忠与张永这些人不和。【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需要注意“黜”“疏”的意思,结合前面内容“督诸曹核汰千人”可知,“大计京官”不应该断开,“以示劝惩”表示目的,不应该断开,结合句意断句。综合B项正确。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
38、、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B项“就是指官吏全额领取俸禄”错误,应该意为官吏任期届满。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瑾素恶两人,因讽吏部尚书许进出之南京”可知,“宦官刘瑾直接将刘忠贬官至南京”错误。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1)“折辱”译为折磨侮辱,“操绳墨”译为坚持法度,“纠核”译为监督弹劾,“峻”译为严厉。(2)“谒
39、”译为拜见,“却”译为拒绝,“馈”译为赠送的财物,“左”译为不和。点睛: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注意抓住关键词翻译。如本题“纠核”译为监督弹劾,“谒”译为拜见,“馈”译为赠送的财物。(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完成 下列小 题。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
40、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14.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B. “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C. “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D. “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E.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15.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41、【答案】14. DE 15.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2 分)和壮志未酬、理想落 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但最终突出表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且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解析】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句的理解。D 项中的“断”是“滴断”的意思。 E 项“动静结合”或“动静互衬”,常用于实景描写,这里诗人写的是梦境,属虚写。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壮阔的词境中来。15. 试题分析:本题
42、主要考查思想感情的比较。回答感情的异同,要联系诗人和词人的生活背景,同时,注意分析相关词句,“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又有谁知道,我虽然现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此句一出,更让人赞叹不已,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当然“有谁知”三个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也让人体味到壮士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上下片一气呵成,梦境和实感有机地融为一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
43、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有谁知”三个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也让人体味到壮士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 悔的语句_,_。(2)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_,_。【答案】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44、(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桑之落矣 (4). 其黄而陨 (5). 以中有足乐者 (6).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犹”“陨”“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第 II 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现在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觉得这是“过度诊断”,医生只是在危言耸听,也许孩子只是太好动,让他们多运动就好了,菲尔普斯就是个例子。在办公楼施工现场,满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
45、,不停施工。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是慧眼识珠。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设计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不寒而栗:
46、意思是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不合语境。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望文生义。慧眼识珠:今泛指敏锐的眼力。称赞人善于识别人才。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现实中,打工者的生存状态极为不合理,在城市工作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更长,当剩下苍老,也只能回家,无法在工作的城市。B. 最近,严寒天气袭击北半球,乌克兰 3 200 所学校停课,冻死的人越来越多,谁能否认这场灾难没有对人们产生大的影响呢?C. 作为世界上使用者最多的电子地图数据库,谷歌地图不仅显示传统的矢量地图,还提供分 辨率不同的卫星图片和显示地形与等高线的地形视图。D. 今天,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一辆报
47、价超过64.5万以上的大众途锐挂着新军牌上路。新规禁止超过 45 万元的轿车使用新式军车牌号。【答案】C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 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与连贯。需要对文意进行理解,兼有比喻修辞。“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仍然可
48、以”。与之间构成比喻,从“太极云手般”可知,故在后。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如本题从“太极云手般”,“向左缓缓推出”可知,故在后。20. 下面是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一段文字,请根据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划线处添加一句能统领后面内容的起始句;并在第二、三处补写语意连贯的 一个句子。两句均不超过 15 字_。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支玫
49、瑰, 你就必须放弃到手的蔷薇;_,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 来看,_,但你拥有了一杯清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 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答案】 (1). 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的艺术(或者 “得与失平衡的艺术”) (2). 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 (3). 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一处结合后面关于“装进”“倒掉”等内容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得与失的平衡;第二处注意标点符号分号,是对前面句子的仿写,结合后面内容“虽然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
50、的体验”可知,此处应该是填入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第三处结合后面“虽然失去了蔷薇”等内容仿写句子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21. 中国杭州于 2016 年 9 月 4 日至 5 日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下图为此次峰会的 会标。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注:20 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 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 寓意:【答案】要素:会标用 20 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辅以
51、“G202016CHINA”和篆 刻印章 “中国”二字。寓意:梁寓意着 G20 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20 根线条分成两组,暗指数字 11,寓意第 11 次峰会,也暗指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这两类国 家。两组线条交汇在一起暗示两类国家的合作。图案中 G20 的“”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协作对全球发展的作用和对大会圆满结束 的祝福。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 CHINA 相呼应。【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这是考查图文转换。所给的材料是G2
52、0峰会的会标,同时在注释中又对20国集团进行了介绍。对于“构图要素”题,考生应抓住徽标的组成部分,按照顺序进行描述即可;对于“图形寓意”应结合注释中对20国集团的介绍来分析把握。【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准确答题三步骤:1审题:明确要求,徽标图类题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关于徽标图的提示和注解。方便考生把握答题要点。(2)主体。即徽标图本身。它由各要素整合而成,形成特定的情景和主题思想。(3)问题。是试题的归宿,即指定考生按其要求与内容解答。2读图:读全读懂(1)观察表象,抓住特点:观察徽标图,看清图中有哪些线条、文字、图形,颜
53、色、大小、位置是怎样安排的。(2)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徽标往往是根 据所要表现的对象的性质特点,用简洁、明 快、通俗易懂的图形来表达创作者的愿望。根据提示和注解,类比联想,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对徽标图的寓意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3表达:准确有序准确:根据题干对内容、修辞、句式、字数等方面要求进行表达,忌答非所问、生拉硬拽。语言通顺,卷面整洁。有序:说明画面要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不超字数的前提 下,力求全面。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
54、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 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 来他们又掏了4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 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 争议。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 被判得这么重。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对于以上事情,你
55、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宽恕宽容是美好心性的代表,也是最需要加强的美德之一。在我眼里,乐观、上进、宽容是分不开的。眉间放一字“宽”,不但自己轻松自在,别人也舒服自然。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足够的耐心和关注,就连小孩子也会舍不得你,听你话的。切忌唠叨。虽然唠叨是一种关心。但这种过分关注往往是不信任的表现,会引起反感。在指责别人错误之前,首先就要寻找出
56、一点甚至多个自己在这一问题上做得不够或不对的地方。没有一个错误和自己全然无关,至少没有很好地指导和监督。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从心理学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吸取之间的精华,做好扬弃。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
57、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宽容也需要技巧。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错),显示出软弱。宽容也意味着对自己的宽容。人需要善待自己。人需要对自己的原谅。不要给自己被太重的包袱。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自己快乐。【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取材于现实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叙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件陈述,第二部分是不同看法。小闫父亲的看法和热心网友的看法有一致的地方
58、量刑太重;不同的地方是小闫父亲认为逮鸟抓鱼是正常现象。可视为两个立意角度。法律专家的说法自有其理,视为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来作文,也可以就此事件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由。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思考:(1)喜欢动物很正常,掏鸟售卖不可谅;(2)法律的意义在于警醒,不在于重刑惩罚;(3)“法盲”不是借口,不可免责或者不知情不能成为犯罪理由;(4)10年牢狱,对大众的教育意义大于对一个人过错的惩罚;(5)从掏鸟到售卖,就是明知故犯;(6)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10年半够重,从鸟的角度去想,这次判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命运转变。【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9、。【技巧点拨】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 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辩证角度析问题: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如本题小闫父亲的看法和热心网友的看法有一致的地方量刑太重;不同的地方是小闫父亲认为逮鸟抓鱼是正常现象。可视为两个立意角度。法律专家的说法自有其理,视为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来作文,也可以就此事件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