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二)惨烈的四年战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引爆了欧洲“火药桶”。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说明()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暗杀是反侵略斗争的唯一手段C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D萨拉热窝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关系解析:选CA项中“主要原因”的说法错误,B项中“唯一手段”的说法错误,D项中“没有关系”的说法错误。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次战役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给德皇发去电文:“陛下,我们已输掉了战争。”该战役产生的影响是()德军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西线进入相持阶段宣告了德
2、军速决战的破产法军由被动转入主动A BC D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马恩河战役,德军最后失败了,所以转入阵地战,故正确;德军由于其计划受挫,使西线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故正确;德国的战争计划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速战速决打败法国,该战役的失败,导致速胜计划破产,故正确;该战役使双方陷入持久战和阵地战,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3同盟国集团从瓦解到战争的最后失败,其原因有()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德、奥匈军队战略上的失误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意大利倒戈A BC D解析:选C依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均符合要求。4在凡
3、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C大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故本题选A。5圣诞快乐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解析:选C注意时间的先后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即1914年、19
4、15年、1916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第二阶段的1915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1916年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故答案为C。6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A双方不分胜负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胜利者只是赢得了战争,却付出惨重的代价,并且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选B项。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
5、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
6、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一,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说明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是支持政府参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
7、民而言,亦是如此”,可以从俄国和世界两个角度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给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破坏;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人民而言,战争就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它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答案:(1)态度:支持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理由:战争能够维护民族利益;战争能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2)变化: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认
8、为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6年7月1日,法国北部索姆河附近约24千米的战线上,英法军队开始与德军展开残酷的厮杀。壕沟战变得更加普遍,重机枪加壕沟极大地限制了骑兵的能力,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开始得到发展并投入战场,还有坦克、机枪、火炮等新式武器登场,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均告失效。索姆河战役中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兵力、武器,都是一战当中规模最大的。索姆河战斗从7
9、月爆发开始,几个月后进入秋季,气候条件开始大幅恶化,阴雨连绵导致道路泥泞不堪,战斗也开始渐渐平息。到了11月,战事完全停止。英法原本希望通过索姆河战役,为对德作战夺取决定性的胜利,但英军此时其实仅前进了约11千米,他们未能如愿突破德军的防线。巨大的死伤数据为战争冰冷地收尾。参战各方共计超过100万人死伤。在索姆河战役10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英国伦敦主教理查德查特斯(Richard Chartres)牧师说,它应该令人们共同努力走向友好和平,保证后代永远无须经历一战中士兵曾经面对过的这一切。社会必须致力于寻找共识,拒绝“那些鼓吹仇恨和分裂的人”。摘编自索姆河战役百年回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10、识,概括索姆河战役爆发的背景和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协约国和同盟国进入相持对峙阶段;据材料“英法原本希望通过索姆河战役,为对德作战夺取决定性的胜利”得出英法军队计划通过该战役突破德军西线防线,扭转战争局势;第二小问,据材料信息归纳。第(2)问,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英法作战计划的实施情况、人员的伤亡等方面回答。答案:(1)背景:协约国和同盟国进入相持对峙阶段;英法军队计划通过该战役突破德军西线防线,扭转战争局势。 特点:战争时间长;双方伤亡巨大;新式武器和作战方式得到运用;战争发展受天气因素影响。 (2)影响:战役并未实现英法作战计划;巨大的伤亡人数使人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加速了战争结束进程;警示后人珍惜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