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6278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解析》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西省咸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C. 区域的划分指标,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D. 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特征相对一致【答案】C【解析】区域不是都有明确的界线;区域是划分的依据多样,不是主观任意划分的;区域的划分指标,既有单一的也有综合的;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特征差异明显。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 限制自然区河谷农业发

2、展的主要因素是A. 光照 B. 热量 C. 地形 D. 土壤3. 与自然区相比,自然区A. 交通闭塞 B. 空气稀薄 C. 经济落后 D. 多人工林4. 自然区A. 气候干旱 B. 湖泊众多 C. 多属外流区 D.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答案】2. B 3. D 4. A【解析】2. 根据表格中信息,自然区是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限制该地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B对。高原上光照充足,光照、地形、土壤不是主要限制因素,A、C、D错。3. 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与自然区相比,自然区交通通达度高,空气密度大,多人工林,经济发展水平高,C对。A、

3、B、D错。4. 自然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 A对。降水少,河流、湖泊少,B错。河流大多没有流入海洋,中途消失,或流入湖泊,多属内流区,C错。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强烈,D对。点睛: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结合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适宜农业生产,形成河谷农业。青藏高寒区空气稀薄,周围高山环绕,地形闭塞,经济落后。5. 下列发展阶段,关于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B. 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

4、动的自然基础C. 工业社会阶段_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 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答案】D【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越来越小。采猎文明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息影响较大,A错误;农业文明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B错误;工业文明阶段能源、矿产、交通状况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错误;。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D正确。故答案选D项。被称作陕西省“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

5、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6. 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劣势是。A. 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 粤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C. 需修筑的隧道长 D. 水源地污染严重,水质差7. 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解决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B.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 武功段的渭河径流量增多D. 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答案】6. C 7. D【解析】试题分析:6. 水源地可调水量充足;调水线路主要在秦岭南侧,气候湿润,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量并不很大;汉江水源地工业较少,无污染;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为秦岭

6、,引汉济渭工程需凿通秦岭,工程量大。7. 引汉济渭工程只能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紧张状况;可能使渭河平原地下水水位上升,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武功段在渭河的上游河段,引汉济渭工程对武功段的径流没有影响;引汉济渭工程,能缓解渭河流域的水资源不足现象,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8. 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提升了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碳卫星通过“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并传回数据,监测中心对数据处理分析后,输出我国二氧化碳浓度分布图。这一过程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 RS和GIS B. GPS和RS C.

7、GIS和GPS D. VR和GIS【答案】A【解析】我国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能力,是利用碳卫星这样的遥感卫星进行拍摄,监测中心对数据处理分析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分析,所以选A。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地调整。右下图为鲁尔区产业结构图(图中表示1958年,表示1995年)。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明显变化是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园艺业比重增大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A. B. C. D. 10. 德国在进行传统工业改造过程中还注重调整工业布局。兴起于20世

8、纪80年代的慕尼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集中在该国A. 北部 B. 南部 C. 东部 D. 西部【答案】9. C 10. B【解析】10.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慕尼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集中在该国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上。下图为“扎龙湿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 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C.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D. 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12. 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 土地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过度垦殖 D. 土地荒漠化【答案】11. D 12. B【解析】11. 气候寒冷

9、,气温低,蒸发量少,地下水水位偏高,有利于湿地的形成,而不是地下水位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水增多,都有利于湿地的形成。12. 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河北省香河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毒承接京津企业转移,打造高新机器人产业集群,已有30余家来自京津地区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签约入驻香河县机器人产业港,初步形成了涵盖核心零配件、本体和系统集成在内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读“香河县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3. 我国机器人严业初期选择落户京津地区的主要因素是A. 科技 B. 市

10、场 C. 原料 D. 交通14.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转移到香河县后,对香河县的主要影向是A. 收入大幅度降低 B. 加重了环境污染C. 促进了产业升级 D. 减少了就业机会【答案】13. A 14. C【解析】13. 机器人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是技术指向型产业,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多,我国机器人产业初期选择落户京津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科技,D对。交通、市场、原料不是主导因素,A、B、C错。14.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转移到香河县后,对香河县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产业升级,C对。产业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不会出现收入大幅度提高,A错。机器人产业是技术指向型,环境污染问题少,B错。产业迁入,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

11、会,D错。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右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5.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16.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 910月 B. 45月 C. l-2月 D. 1112月17. 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A. 科技发达 B. 石油资源丰富 C. 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D. 矿产资源丰富【答案】15. B 16. A 17. C【解析】

12、15.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16.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应为选择在降水多的月份之前,根据上题的结论可知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所以在910月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17. 田纳西河流域水电、火电、核电丰富,发电量大,所以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8. 据材料判断,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A. 气温年较差较

13、大 B. 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C.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 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19. 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 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 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D. 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延伸产业链【答案】18. B 19. D【解析】18. 据材料判断,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则可知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19. 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 这反

14、映了虎林市从农产品生产到农产品加工转变,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 水源短缺 就业困难A. B. C. D. 21. 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B. 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C. 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D. 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答案】

15、20. C 21. B【解析】20. 资源枯竭型城市指的是资源消耗殆尽、经济发展滞后、环境问题严重的城市,所以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就业困难,水源是否短缺不确定。21. 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 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不切实际。下图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0米,图中r表示河流,t表示林地,h表示住宅,f表示水田。方格中数字2表示相同的海拔高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南

16、流向东北B. 图中住宅易受到滑坡、泥石流影响C. 该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D. 图中森林覆盖率为8%23. 下列有关该区域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用GIS,可以监测河水是否淹没到住宅B. 图中海拔高度的测量主要运用RS技术C. 运用GPS可以监测该区域林地的砍伐情况D. 运用数字地球可以对该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答案】22. A 23. D【解析】22. 根据图中r表示河流,先连接所有的r方格,在结合图B的地势高低分布,东北侧河流处的海拔为75,而西南侧河流处的海拔为74,故确定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t表示林地,森林覆盖率超过10%,该地区外力

17、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图中住宅位于河流沿岸地区,易受到洪水的威胁。23. 运用RS,可以监测河水是否淹没到住宅; 图中海拔高度的测量主要运用GPS技术;运用TS可以监测该区域林地的砍伐情况,运用数字地球可以对该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p= N/M。当=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下表),完成下列各题。24. 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A.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B.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 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

18、市经济良性发展D. 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25. 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A.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 B. 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 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D.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答案】24. B 25. C【解析】24. 根据题干提示,当=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结合表中的数据变化,该城市的值逐步缩小,接近0.5,则可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25. 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较低,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26

19、. 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要分析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2)分析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及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河网密集;无结冰期,全年通航;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货运量大(任答出其中2点即可) (2)开发利用的方向:梯级开发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珠江流域防洪能力;有利于压咸补淡、保证下游供水;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有利于改善航运、灌溉等条件;可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任答出其中2点即可)【解析】本题以珠江流域为背景,考查内河航运发达的

20、原因,考查流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产生的积极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考查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主要从降水量、河流的流量、地势起伏、结冰期、产业发达程度等方面分析。该地地处珠江三角洲,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水流平稳;河网密集;冬季气温较高,无结冰期,全年通航;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客货运量大。 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材料二:2010年江苏城市分布(左图)和江苏三大地域

21、城镇化水平变化(右图)。(1)依据材料二归纳江苏省城市及城镇化发展的特征。(2)苏南地区曾创造城市化苏南模式。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城镇化特点及其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分别是什么?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4)“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三大“城市圈”是指南京、 、 。【答案】(1)城市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大(自南向北水平降低);城市数量多(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2)城镇化特点:起步早,水平高(起点高,速度快)。(1分)最有利的区位条件:距离上海市近(受上海辐射作用

22、大) (3)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型缺水现象;能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环境污 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任答出其中2点即可) (4)苏锡常 徐州(答案顺序可互换)【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2010年江苏城市分布和江苏三大地域城镇化水平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区域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城市群发展。(1)依据材料二江苏省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和数量,可知江苏省城市城市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大,城市数量多,城市等级体系完善。(2) 根据江苏三大地域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可

23、知苏南地区由于位于长三角地区,距离上海市近,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主要表现在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4)根据江苏省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可知江苏省“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三大“城市圈”是指南京为中心,苏州、无锡和常州,以及苏北的徐州为中心三大城市圈。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疆煤炭资源预测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以上,且大多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目前,新疆正在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还致力于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运方式。下图为“疆煤东运”路线图。(1)简析

24、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铁路旁边的电厂),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对比指出“疆电东送”和“疆煤东运”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利弊。(3)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但是距离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了交通运输压力,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但加剧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

25、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任答出其中2点即可)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地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任答出其中2点即可)【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疆煤东运为材料,考查能源跨资源调配的原因和影响。(1)根据材料提示“新疆煤炭资源预测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以上,且大多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可知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优越,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煤炭市场广阔,但是距离我国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不足。(2)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铁路旁边的电厂

26、),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变输煤为输电,“疆电东送”是在新疆燃烧煤炭发电,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发电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加剧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疆煤东运”加大煤炭交通运输压力,运输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对新疆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轻。(3)新疆煤炭资源的大力开发,会导致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因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地表土层,进行复垦,保护好矿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植被破坏,对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7、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材料二:侵蚀模数指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 km2a)。下图为延安燕儿沟流域土壤侵蚀与降雨量动态图。(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图中侵蚀模数变化的原因。(3)分析侵蚀模数变化后会带来的影响。【答案】(1)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69月) (2)自然原因:2004年以前,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工程建设,如护坡工程;生物措施,如

28、植树造林;农业结构调整,如退耕还林等。(人为原因答出采取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并列举具体措施) (3)影响:缓解水土流失;恢复、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流含沙量;减轻水旱灾害等。(任答出其中2点即可)【解析】(1)根据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则可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2)根据材料二中侵蚀模数的概念,可知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为活动等的综合作用下,会影响的土壤侵蚀量。图中侵蚀模数总体是逐渐减少的,这是由于2004年以前,降水量减少,侵蚀模数减少,之后虽然降水增多,但是由于人类护坡工程,植树造林和农业结构调整,植被得到恢复,侵蚀模数继续减少。(3)由上题结论,可知侵蚀模数不断降低,说明水土流失不断减弱,恢复、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流中含沙量;减轻水旱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