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共77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诗的“变”与“常”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
2、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3、”,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
4、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 “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1. 下列关于
5、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B. 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只要重新认识这些“常”就能让新诗振衰起弊。C.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常”是诗歌的精神,是审美精神。D. 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2.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B. 中国诗歌为读者造
6、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C. 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这便是创作的过程。D. 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3.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 变是新诗的根本,作者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B. 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我们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C. 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彰显了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D. 在“变”中
7、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答案】1. B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只要重新认识这些常就能让新诗振衰起弊”太绝对,原文“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
8、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创作过程”错误,应为“创作状态”。【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A 项,“作者认为”错误,原文是“在一些论者那里”;C项“彰显了”应为“取决于”;D项,“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无中生有或太绝对化。二、文言文阅读(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
9、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10、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第一【注】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希:稀少。木主:死人的牌位。爰:于是,就。徂:通“殂”,死亡。4.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左右欲兵之 士兵 假舆马者 凭借B. 扶而去之 使离开 而绝江河 断绝C. 伯夷叔齐耻之
11、以为耻 无贵无贱 没有D. 我安适归矣 往,到 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怨是用希 用心一也B. 盍往归焉 风雨兴焉C. 不知其非矣 其皆出于此乎D.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句读之不知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B. 武王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死。C. 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竟落得饿死的下场,也许他们心里没有怨恨,但
12、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了吗?司马迁在记叙先贤的事迹时也提出了疑问。D. 作者认为世俗浑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成为了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成为了清高之人。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2)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答案】4. D 5. A 6. A 7. (1)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
13、为这是很可耻的事,坚守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食薇菜充饥。(2)富贵如果能够求得,即使是做个马车夫,我也愿意去干;如果不能求得,那还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去吧! (3)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4)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
14、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左右欲兵之”的“兵”如解释为“士兵”,在语法上讲不通,“兵”是名词,但后面跟了代词,应活用为动词,“杀”。B项,“而绝江河”的“绝”如解释为“断绝”,不合语境,从句中来看,这句话是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绝”意思是“横渡”。C项,“无贵无贱”的“无”如解释为“没有”,则不合语境,这句话是说“无论高贵或是卑贱”,“无”意思是“无论”。故选D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既有实词,也有虚词。解答此类题目要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15、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要求选出“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异同。本题中,A项,两个“用”意思都是“因为”,“怨是用希”意思是“因此怨恨他们的人就少”。B项,“盍往归焉”的“焉”是代词,代他;“风雨兴焉”的“焉”是兼词,“于之”。C项,“不知其非矣”的“其”是指示代词,这;“其皆出于此乎”中“其”表猜测语气,也许,大概。D项,“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之”是结构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中“之”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A项。【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
16、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项,“含蓄地批判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误,从文中来看,如第一段“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意思是“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由此可知,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所以选A。【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平”,平定;“宗”,归顺,尊奉;“耻”,形容词意动,以为
17、耻,认为耻辱;“义”,坚守节操;“于”,在;“食”,吃。第二句中,“如”,如果,假如;“求”,求得;“虽”,即使;“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为”,动词,做;“从”,顺从,依从;“好”,喜好,爱好。第三句中,“故”,所以;“受绳”,用墨线量过;“则”,就;“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日”,名词做状语,每天;“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过”,过错。第四句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
18、置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师”,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师学习;“不”同“否”;“小学”,古今异义,小的方面学习;“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遗”,放弃。【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
19、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登过箕山,相传山上有许由之墓。孔子依次评论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 对吴太伯和伯夷等讲得很详细。我听说许由、务光等节义品德至为高尚,而经书中有关他们 的文辞却一点儿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是老记着人家以前的过错,因此怨恨他们的人就少。”“追 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兄弟的用意深感悲痛,但看到那些逸 诗又感到诧异。他们的传记说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叔齐,到了父亲去世以后,叔齐要 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
20、啊!”于是便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国 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关心老人,抚养老人, 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达那里,西伯已去世了。武王用车载着西伯的神主, 追谥为文王,率军东进去征伐商纣。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而谏阻道:“父亲死了却不安 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 仁德吗?”周王左右的人准备杀掉他们,太公说:“他们是义人啊!”扶着他们离开了。武 王摧毁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天下都归附了周朝,而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 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
21、食薇菜充饥。到了由于 饥饿而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 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和夏禹,授政仁人相禅让,圣人倏忽辞世去,我辈今 日向何方?啊,别啦,永别啦!命运衰薄令人哀伤!”终于饿死在首阳山中。从这些记载来 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孔子说“主义不同的人,不互相商议谋划”,都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孔子又 说:“富贵如果能够求得,就是要干手拿鞭子的卑贱的职务,我也愿意去干;如果不能求得, 那还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去吧!”“天气寒冷以后,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世 间到处混浊龌龊,那清白高洁的人就显得格外突出。岂是因为他
22、们是如此重视道德和品行, 又是那样鄙薄富贵与苟活啊!8.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答案】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解析】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
23、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题中断句,抓住主语“上”“信”“陛下”,关键词语“曰”“耳”和两个相同句式“如”。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
24、“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
25、”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参考译文: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论各位将领的能力,韩信回答说各有差异。又问韩信:“依你看来,象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人马?”韩信答道:“陛下带十万人马还差不多。”刘邦再问道:“那么你呢?”韩信不客气地说:“臣多多而益善耳(我是越多越好)!”刘邦于是笑道:“你既然如此善于带兵,怎么被我逮住了呢?”韩信沉吟半晌才说:“您虽然带兵的能力不如我,可是您有管将的能力啊。”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看万山红遍,
26、层林尽染,_,_,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_,谁主沉浮?(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_。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3)_,_,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4)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霭”“ 寥廓”。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
27、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一)现代诗歌阅读(10分)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954.7.2510. “它的
28、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里塑造了礁石什么样的形象?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11.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0. 礁石塑造了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拍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11. 诗中作者对礁石这一坚强形象及其具有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里塑造了礁石什么样的
29、形象?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根据诗句概括礁石的形象特点,又要分析礁石的象征意。本题中,先要明确设题诗句中塑造礁石的方式,“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句中的“它”指的是“礁石”,这几句诗是从正面对礁石进行描写,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象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岿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信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击,此处的“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显然,这“礁石”有着象征性,既是诗人自身不向命运
30、低头的形象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明确题干的设题方向,如本题“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就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来分析。本诗中,这首诗塑造了“礁石”的形象,诗歌主要从侧面和正面两个角度来体现“礁石”的形象,如“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扑”打”、“散开”,用的虽是动词,但这是写浪,目的是以动映静,突出礁石的坚定沉着从容;“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中“站”、“笑”、“看”等动词
31、,是正面写礁石的傲然神态。这样一静一动,交相辉映,就更突现了礁石不屈不挠、英姿勃发的雄壮美质。同时,作者又象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和速写大师,他选取最能体现礁石倔强乐观而笑迎风浪的一刹那,寥寥几笔,就活脱脱地勾勒出礁石的不屈雄姿。诗中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小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
32、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二)现代文阅读(14分)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东坡突围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
33、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
34、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
35、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这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
36、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37、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摘自余秋雨黄州突围,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语言具有典雅蕴藉的特点,在语言独特的张力中,寄托了作者对苏轼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对苏轼的遭遇表示同情。B.文章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议、抒结合,为读者营造特定的情境,表达自己的认识。叙事富有客观性,议论具有独到性,抒情富有深挚性。C.选文提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突出并引出苏东坡“黄州生活的凄苦”,为后文解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的观点张本。D.“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是说苏轼处境凄苦,在黄州没
38、有人理解他,但孤独的内心也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E.苏东坡突围,他突破的是官场的黑暗,精神的孤独,性格的不完善。(2)“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真正的自己”?(3)原文中引用苏东坡书信与作品,有何作用?【答案】(1)BD(2)“奇迹”指的是苏轼经过寂寞和凄苦的磨砺,带给人们文学艺术创造上的惊喜,为后人创作出千古流传的著名的“三赤”(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真正的自己”是一个历经磨砺和反省,精神归于清纯和空灵、淡泊和静定,生活归于自然和原始,艺术才华获得升华的“新我”。(3)增加可信度,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39、;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语言更加典雅,富有文采。【解析】【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文章以第三人称的方式”不准确,从文中来看,文章以第三人称的方式,也夹入了第二人称的方式。如第四段“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D项,“是说苏轼处境凄苦,在黄州没有人理解他,
40、但孤独的内心也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错误,从文中来看,“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可以理解为苏轼在处于生活与精神双重凄苦的黄州,完成精神上的挣脱与超脱,寻找与自己的灵魂相契合的对象,倾吐心中的心曲。故选BD两项。(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真正的自己”,这就要求考生先到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引文,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本题中,“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 源自第六段,“那么,迟早总会
41、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前面说“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由此可知,这种“宏大的奇迹”是苏东坡创造的,再结合最后一段“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可知,这一奇迹是指经过寂寞磨砺后的苏轼给我们送来的文学大餐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源自第七段,“这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前面说“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
42、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后面说“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由这些内容可知,“真正的自己”是指历经磨砺和反省,精神归于清纯和空灵、淡泊和静定,生活归于自然和原始,艺术才华获得升华的“新我”。(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原文中引用苏东坡书信与作品,有何作用”,这是考查引用的作用,考生既要明确引用的具体内容
43、,还要明确这些内容与文本主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本题中,问的是引用苏东坡书信与作品的作用,先找出这些引用的内容,如第二段“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如第五段“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作者在引用这些内容的时候,也对这些内容做出了评价,如第三段“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第五段“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这就肯定了苏轼作品的魅力,而这些魅力无限的内容让文章的语言也就
44、变得典雅起来;同时作为苏轼的书信与作品,作者把它们放在文中就让文章更有说服力,拓展丰富了文本的内容。【点睛】散文中常常运用丰富的联想,引经据典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分析散文中这些引用材料的作用也成了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散文中引用的常见效果: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第卷表达题(共73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 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能从错综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
45、什么是新闻,从而抓住真正有价值的新闻。C. 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能够见仁见智,达成共识,说明我们这个领导集体是坚强的。D. 金秋运动会,各项赛事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百米赛场上的运动员个个倚马可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A项,“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用错对象;B项中,“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使用正确;C项中,“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与“达成共识”语境不合;D项中,“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46、望文生义。答案为B项。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
47、就能感受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B. 中国珠算入选201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C.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D.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划,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48、B项,偷换主语,在“成为世界”前加上“中国”;C项,缺少宾语,在“检报告书”后加“的行为”;D项,缺少宾语, “淫秽暴力”后加“内容”;D项,搭配不当,“合理要求”前加上“满足各方”。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
49、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点审美特征。 , , 。 。 , ,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通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
50、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分析标点符号以及前后的语境,接着就要分析所给的小句子,圈出句子中的代词、关联词等,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除。本题中,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意境”与“意象”,横线前面说这二者“具
51、有共同点审美特征”,第句中“这就是”的“这”指的是前面的“意境与意象具有共同审美特征”这一情况,故应放在最前面;且和是分析“共同审美特征”是如何来的,“都是”“或者”确定了二者的顺序应为;“因而”是由得出的结果,第中“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很明显是紧承中的“主客观的统一”,故这两句应放在一起,且在后;中的“这些”指代中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故在前,由此就可以选出答案,故选A项。【点睛】对于排序题,答题方法如下:首先要感知语意内容,把握文意的连贯性。1.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或归结各句语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如本题中的语段中心话题应是“意象和语境
52、”。2.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本题中,考生要关注“当然”“因而”“或者”“就是”“但”“这些”“它们”等词语。16.仿照下列例句(选自宁古塔),再写两个句子。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写的基本要求是神似和形似。这段话仿写关键点是“却”转折句式。点睛:仿写句子: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
53、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题中对句式和修辞手法就有了明确要求。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审句式,定结构。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结构上,哪些词不能变,哪些词可以变,哪些词必须变,一定要清楚。阅读例句,不仅要分析句子的大结构,还要分析句内的小结构。审语境,定内容。审读时应该“瞻前顾后”,确定文段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分析各句的逻辑关系,然后确
54、定(各句)仿写内容。用联想,定写作对象。仿句题形式为仿,关键在想,重难点就是要学会运用相关联想,有时也运用类比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六、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5岁的朱阿姨因为抱不动掉到床下躺在地上的瘫痪老伴,看着通讯录里的独女,凌晨两点多抱着老伴默默流泪。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又因为异地医保无法结算,她迟迟不愿随女儿去成都。67岁的陈阿姨做了胃溃疡穿孔手术躺在病床上却为了不让在美国的儿子担心骗他说在厨房擦瓷砖。82岁的刘叔躲过了日军轰炸机、挨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却在晚年被孤独牢牢捕获,只想吃饭的时候对面有个人。近日,一则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让许
55、多人泪目,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养老话题的热议。“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空巢老人如何才能不空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空心需要爱心填有句古语,父母在,不远游,常被用来劝诫即将远行闯荡的人。日前爆出一条新闻,似乎就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一位65岁的老人,凌晨三点因抱不动摔在地上的老伴,只能暗自落泪神伤,而距离遥远的独生女儿,只能躺在通讯录上。父母在,到底应不应该去闯荡,确实是许多青年心头解不开的谜。父母往往不会劝阻儿女去闯世界,而子女大多也并非没有考虑父母,只因想闯出一片天给父母更好的生活。而在没有为人父母之
56、前,一些青年对于父母的爱,理解得略有片面,有的认为多给父母一点生活费和物质上的东西就可以了。殊不知,父母的“空心”恰恰并不需要这些,他们的付出或许只想听到子女爱的回响和精神上的关怀。实际上,父母在不远游下一句常被人忽略,“游必有方”。这个“方”,应当就是对父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的妥帖安排。绝不能认为父母不愁吃喝就是做到位了。当然,除了青年自己,社会也要多帮助他们分担养老,比如可以大力推进社会化的养老服务,让养老方式更加多元,为青年们的热血奋斗,营造更加宽松适宜的空间。消除制度“空档”,让“空巢不空心”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越来越罕见,“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反
57、倒成为空巢家庭的真实写照。近日一则题为“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的“催泪”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空巢老人空心”话题展开热议。其实,“空巢老人”的出现,折射出传统养老方式和保障体系正遭遇冲击和挑战。近年来,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异地医保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空巢老人带来了些许“暖意”。但养老服务毕竟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如外出的子女没有探亲假、农村老人难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国家和社会落实好经济保障、健康医疗、精神慰藉等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尊老敬老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眼下,如何从制度层面消除“痛点”“堵点”,让离家的子女常回家看看,让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才是解决
58、“空巢空心”难题的关键所在。【解析】试题分析:本次作文属于材料作文,认真阅读材料。这道材料作文所述中心是“空巢老人如何才能不空心”,行文抓住关键词“空巢老人”“不空心”从自身、社会政策角度展开论述。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