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教育美学原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结构研究开题报告作者:佚名一、问题提出(一)社会需要创新人才21世纪是一个充满了挑战与危机的新世纪,也是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这个新的世纪对人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能与人合作共事和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新型人才。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四大支柱导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同生活,其中的三项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可以用“创新能力”来概括。另外,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2001)报告中也明确指出,“2
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再如,1991年10月召开的国际创造学大会上各国代表所取得的共识是“创造力开发是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我国政府也日益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如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8年2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1999年6月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又进一步强调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3、,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此可见,“创新”不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而且也成为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和培养。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重视不够,教育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整个教学结构大角度的向知识技能和应试能力倾斜,在片面的、高度的强调传承功能的同时,构成对创新的阻滞和压抑。曾经有人对中美同类学生的特点做过对比,结果
4、发现,中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明显不如对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胡卫平博士于2001年对中英两国青少年七个方面的创造能力进行抽样调查和比较,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七个方面的创造能力中,除了问题解决能力 一项以外,其它六项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技术开发能力、产品改进能力和应用能力)中国学生都不如英国学生。针对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许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必然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在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必须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使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
5、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三)学校研究本课题的现实意义在小学阶段,虽然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却是更加重要的。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性格和各种习惯都还未定型,所以正确的引导非常必要。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每个儿童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创造性,学校的责任不但在于教授其知识,还要保护并进一步开发、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创新精神的养成对儿童今后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对其一生,都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
6、我校是一所普通小学,为了了解我校师生创新精神的现状,我们在全校做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本校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这种创新还只是初步的,自发的,还需学校通过教育来进一步培养和挖掘。除此以外,问卷还调查了学生对教师创新精神的评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认为教师的创新精神一般。除了问卷调查,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感到目前学校在日常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基本上还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容易抑制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结构,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创新精神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培养。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四)
7、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九五”期间,我校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积极进取,主动探索,开展了“沿用教育美学原理,培养学生主体创新精神”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教学质量、学校面貌、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就这一课题做过多节观摩课,获得区内同行的好评;同时,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理论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撰写了一些教学随笔和论文。在本课题准备阶段,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对课题研究的方法及课题本身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一定基础。我们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撰写了文献综述报告,较为全面的把握了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且还对课堂教学结构现状、师生创新性进行了本底调查,形成了调查报
8、告两份,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另外,我们选取两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前期的实验性研究预演,经过两轮的摸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老师们愿做此项研究,愿在实践中探索这一新的课题,这些为课题下一步的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一)国内外大的研究背景目前,创新教育的研究现在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对创新教育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谓是高举旗帜,轰轰烈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样,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也显示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对教育美学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比较科学阐述。教学结构的研究虽然没有形成足够的规
9、模和阵势,但是其重要性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前景一片光明。对教育美学、教学结构、创造性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开始起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同时还提到有关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等问题,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些都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为了更好的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
10、以便更全面的掌握研究课题,更科学的确定和完善研究方向和研究角度,我们对近年来国内外的核心期刊和有关书籍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由于本研究课题包含了三个关键词,所以文献调研的量是非常巨大的,所涉及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这里我们仅就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结构、教育美学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一个简要的评述。详细报告可参阅运用教育美学原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结构研究文献综述。(二)国内外研究状况1、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状况一般认为,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于1869年发表的遗传的天才一书是最早的关于创造力研究的系统科学文献。但是作为创造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则比这晚的多,一般把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约
11、瑟夫.沃拉斯发表的思考的艺术作为这一领域开创性的研究标志。1950年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创造性”的著名演讲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就开始空前繁荣起来。1967年,吉尔福特提出了人类“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指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发散思维”,并进一步提出了发散思维的四个主要特征,即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致性,这一成果至今仍广为应用。1988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智力纬、认知方式纬和人格纬),其中的智力维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型。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可谓各有成果,各自从不同方面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这些研究有的只涉及了
12、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要素,过于狭窄。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非随意创造性思维的“内外双循环(DC)模型”,并出版了专著,对创造性思维的纬度、心理操作过程以及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可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关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指导策略和方法。我们认为这套理论是比较科学和实用的。除了以上的理论研究外,世界各国也一直进行着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际探索。其中有的国家从学科入手开展研究,例如南斯拉夫就曾试图通过组织专题单元教学和活动,整合不同学科和文化内涵,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其身心健康。还有澳洲小学也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活动。他们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体
13、验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案例。还有从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入手进行研究的,例如“头脑风暴法”、“开放式提问”等鼓励发散思维的方法等等。意大利某中学老师就曾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摸索出几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方法;美国有关学者还曾发表过增进创造性的100种方法一文,在7种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培养创造性的一些方法。在我国,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在政府的要求和呼吁下,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和探索更是空前高涨,从幼儿、小学一直到大学,从普通教师到专门的研究人员,人们纷纷开始关注创造性的培养,也出现了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文章。纵观这些文献,我
14、们发现,这些探索和研究大多是一些经验、方法以及体会之谈,有的是从学科的角度,有的是从策略角度,有的只是涉及了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要素,即发散思维,还有的就直接把发散思维等同为了创造性思维,从总体上来说,这些研究都还停留在一个初步探索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操作体系。至于从教学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研究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更是屈指可数。2、教学结构研究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小学老师中)往往把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教学结构)习惯地称之为“教学模式”。在我们的文献调研中,经常会出现“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教学结构的模式”等术语
15、,这种情况说明大家一直都认为它们是一个概念,从未加以区分过。所以历史上一段时期内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教学结构的研究。随着教改试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专家开始从理论上澄清“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这两个不同的重要概念,对推动课堂教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追溯教学结构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教育界一共出现了三种典型的教学结构。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这是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以来,经过赫尔巴特、凯洛夫、赞可夫、巴班斯基、布鲁姆、加涅,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等历代众多的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形成并稳固下来的一种教学结构。我国在90年
16、代以前基本上都是类似这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建构主义的日益流行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C.Wittrock)的“学习生成模型”就是这种教学结构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种教学结构在西方国家有时候会用到,但在我国基本上很少使用。实际上这两种教学结构各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人们开始将视角转向了一种新的教学结构,即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我国除了仍旧在使用第一种教学结构外,已经开始了第三种教学结构的初步探索。据报道,9394年北京农大附中搞过一个称
17、之为“主体参与性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是“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实验研究项目,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的较早探索。从全国范围来看,教学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的改革实践,还没有形成像教学模式那样的规模和阵势。出现的一些尝试如:“提纲三段式教学结构”、“六环节作文教学结构”、“小学数学五部训练法课堂结构”、“数学概念科教学结构模式”、“物理教学的节奏结构”、“二因素、三渠道、四层次教学结构模式”等等。当然,目前还在进行着一些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它们其实也涉及到了教学结构的成分,因为不太好划分,所以就不在此详述。3、教育美学研究状况教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只是在近些年才刚刚起步,但
18、是关于这方面的观点和思想却早已存在。西方教育美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其教育美学思想是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古罗马的西塞罗、昆体良等人的教育艺术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艺术”的概念,并著有大教学论一书,其中就讲述了教育的艺术。继夸美纽斯之后,出现了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等资产阶级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美学见解。除此以外,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娒林斯基等也都在他们的教育著作中论述过教育美学的问题。现代外国很多教育家也都很关心教育中的美学问题,如美国教育家艾德勒指出“要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19、日本学者斋藤喜博明明确的阐述了教育的艺术性,“教师的工作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美国学者柯轮著有教育美学专著教学的美学,等等。我国的教育史深远而博大,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同样也出现了许多关心教育中的美的教育家,他们一些独到的美学见解和思想,直到今天都还很有借鉴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非常重视教学的艺术,提出“知之”、“好之”、“乐之”的三阶段学习过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艺术思想。后来出现的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也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最早系统论述教学艺术的著作。明代的王守仁也提到了对教学艺术的独到见解,并著有文章论述。到了近代,教育家梁启超、蔡元培、鲁迅、愈子夷等也都非常的重视教
20、育的审美问题,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纵观中外教育美学的研究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对教育中的美学问题进行了各自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也就是一种美;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都强调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都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一个研究的范围比较窄,只是论及到了教学的艺术问题,而且大多是教师的言语艺术;二是理论层次比较低,需要研究只是停留在经验描述状态。在文献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展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例如青年学者叶学良在1989年
21、撰写了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学专著教育美学;另外,江西师范大学的何齐宗在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美学的中心问题“教育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还有教育美学导论(钟以俊、焦凤君、1991)、教育美学(崔光审、林逢祺、2000)等等也对教育美学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分学科的美学专著,如数学与美(吴开朗、1993)、简单.对称.和谐物理学中的美(夏宗径、1989)、课堂美学初探(周继尧、1989)等等。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正处于学科的形成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其理论体系和方法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其实践研究更是欠缺。4、创新教育、教学结构及教育美学相互关系的研究状况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
22、关于教育美学、教学结构和创新教育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把三者视为整体,探索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下面我们将就教育美学、教学结构及创新教育两两间的关系进行简要说明。(1)教学结构与创新教育关系的研究状况教学结构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何克抗教授指出三类教学结构分别导致三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果。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桎梏创新教育,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但是,这种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是培养创造性人材的土壤,它是上述两种教学结构彼此取长补短,相
23、辅相成的产物,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是目前关于教学结构与创新教育关系占主流的一种论断。除了理论上的探讨以外,近年来,一些学校和科研部门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他们试图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只见到少数几个例子。它们是“多媒体四步创新教学结构的课堂模式”、“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创新教学结构模式”、“语文创造型课堂结构二型”等。(2)教育美学与创新教育关系的研究状况教育美学与创新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少,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比较成型的研究来自心理学方面。心理学从美育心理效应的角度对
24、教育美与创新教育的关系做了一定的研究,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审美化教学对于创新教育具有的独特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审美化的教学,能产生强烈的美育心理效应,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使得每一种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形成人对事物的整体的反应方式,培养其自由的创造力,并在深刻意义上造就起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展的个性。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学美育的一个基本心理特征就是创造自主性。自由与创造是审美化教学心理效应产生的心理空间。审美化教学所营造的心理环境是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在解决问题或审美欣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新颖、奇特的观点均给予积极的
25、肯定性评价,形成了一种鼓励“智力冒险”和奖励创新思维的教学环境,这正是一种产生和发展创新思维所需要的安全和自由的心理环境。另外,在利用美学促进创新教育方面,也有一些零星的实践探索。江苏的徐思源老师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接受美学的启示,扩大创造的空间,使阅读教学成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他认为阅读不是被动吸收而是主动创造。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作为创造主体,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极大的空间。(3)教育美学与教学结构关系的研究状况课堂教学结构的美感特征是崇高的,有关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对教学结构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它们是:教学结构的统一美设计,这是对课堂结构诸因素支教的逻辑关系的把握,它要
26、求课堂结构必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严密性;教学结构的和谐美设计,这是指课堂教学中诸因素之间的那种合适与协调的关系的把握;教学结构的变化美设计,这是指通过形式和方法的变化设计对学生的感觉机制施行调节,从而达到美的效果。这些成果主要是原则性或建议性的,可操作性较差,并且比较零散。目前,在利用美学原则,优化教学结构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不过总体说来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少之又少,并且质量不高。如云南省曲靖教育学院的施传柱提出了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美学原则: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原则;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有序与波动性原则;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统一性原则。还有的研究以美学原则为指导,探索生物学课堂教
27、学设计的艺术性,期待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在动态组合中表现出高度的和谐。可是这些研究对学科教学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针对性,只是粗浅的谈到一些一般性的原则,不够具体深入。三、理论基础(一)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也就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核心和基础。何克抗教授在其专著中提出了内外双循环非随意创造性思维心理模型(DC),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可用于实际教学过程的、关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指导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观点:第一,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第
28、二,对创造性思维来说,这六个要素是一个完整的、缺一不可的整体,每个要素都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彼此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创造性思维结构。其中,发散思维是解决思维方向性的指针;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体;辨证思维与横纵思维是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策略。第三,创造性思维的出现在于发散思维的方向性指导,然后再通过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要素(时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某些循环操作,并由辨证思维提供宏观的指导策略以及横纵思维提供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而得。第四,培养创造性思维是通过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六个要素来实现的。由于创造性思维结构是理解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的钥
29、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与训练的总纲,更是我们课题研究所倚仗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再强调一下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六个要素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面所示:一个指针(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两条策略(辨证思维、横纵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三种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一)教学结构理论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种教学结构:(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教师
30、为中心的。这种教学结构主要是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其特点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典型代表。(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其特点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31、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主要从其它途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获取大量知识。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维特罗克(M.C.Wittrock)的“学习生成模型” 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它比较集中地、全面地反映了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成就。(3)“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教学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者的结合,其特点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
32、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它是前两种教学结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产物,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教育美学理论我们知道教育美学是运用美学理论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审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教育美学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将给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教育美,是指存在与教育领域的美,
33、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领域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教育美是教育者的本质力量在教育实践中的显现。不过,并不是教育者本质力量的所有显现形式都是教育美,只有教育者本身力量在教育实践中的感性显现才是教育美。教育美跟其它美一样,也是具体可感的、形象的。离开了感性形式,教育美也就无从依附了。教育美有着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形象性、新颖性、多样性、完整性、愉悦性和教育性上。这六个特点,从不同方面显示了教育美的特有本质。教育美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德育、促智和审美等几个方面。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来说,更多利用到的是教育美的促智功能。它是指教育美可以使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34、性,从而提供她们的学习效果。这一功能的实现是因为教育美对学生的认识具有促进作用、吸引作用和激励作用。审美性教学的原则是根据现代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审美过程的特点,并总结教学实践而制定出的对教和学双方都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要求。她贯穿于各种形式教学实践活动中,为教师选择和使用教材、确定教学方法以及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可靠的帮助,可以对教师属于教学意义上的一切行为起一种规范作用。从教学的基本任务与美的本质作用出发,以下三条原则是审美性教学所必须遵循和贯彻的:以美启真原则,以美扬善原则,以美育体原则。这三条原则的共同特性就是审美施教。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其中又以美启真的原则作用更为明显。它的具体内容主
35、要包括:在教学中以各种审美因素去诱发学生认知的强烈内部动因;在教学中借助各种审美活动来发展学生从事认知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心理能力;在适当的条件下,让审美因素成为学生掌握真理的特殊工具。(二)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是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的。具体的说,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它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求和决策过程,是一种以系统方法为基础的问题解决式的操作方法。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
36、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从6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设计理论绝大部分都是以“教”为中心、即面向教师的“教”,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大力推行主体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也更多的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创新教育等理论的新发展。自九十年代以来,一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在国外兴起并快速发展。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展开的。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发挥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包括两
37、部分设计内容:学习环境的设计;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这种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更为合理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体系,为依照我国的实际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材提供了一条探索之路。四、课题说明(一)关键词解释教育美学,“是研究教育中的美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运用美学理论研究教育领域中的审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这里,我们主要是指学校美学,既狭义教育美学。“其任务是研究如何按美的规律,通过教育手段和教学环节,表现教育者的审美意识,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激发美感,使之对现实的态度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方式达到美的境地,并与外在物质
38、文明的发展相适应。”“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也就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核心和基础。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教学结构以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做指导,也会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1
39、)教学结构的要素教学结构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那么这些要素都有哪些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答案。在我们的研究中主要依据的是四要素观点。该观点认为在现代教学环境下,教学系统除了传统的教师、学生和教材外,还要再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并不是简单、孤立的拼凑在一起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从而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所谓教学结构正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这四个构成教学的要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2)教学结构的特性教学结构的内涵具有以下5种特性:依附性:教学结构
40、强烈的依附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换句话说,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活动进程结构。动态性:教学结构是“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这里强调的是“进程”,即必须是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结构形式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结构,脱离“进程”即无所谓教学结构,因而具有动态性。整体性:教学结构是由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结构形式,离开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哪怕是只缺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就不可能具有这种结构形式。所以教学结构是教学系统整体性能的体现,而不是系统局部性能的体现,更不是其中某
41、个要素的个别特性或某几个要素的若干种特性的体现。层次性:由于教学结构是由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四要素中的“教学内容”则与学科有关,因此在不涉及学科具体内容的场合,我们可以讨论不同学科共同遵循的“总体教学结构”;若是要涉及学科的具体内容则应分别考虑不同学科教学进程的“子结构”,或同一学科内不同教学单元(例如中学物理中的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等不同教学单元)的教学进程、甚至是某节课教学进程的更低层次的“子结构”,从而表现出教学进程结构的层次性。对于教学设计来说,通常是涉及某个教学单元或是某节课的设计,因此需要考虑的主要是某个教学单元或某节课的子教学进程结构的设计。稳定性:尽管教学进程结
42、构具有动态性,但它不是随意变化、不可捉摸的,而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形式。之所以有这种稳定性则和教学进程强烈依附于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有关。(二)相关概念说明1、和谐的教学结构就是一种美美是和谐,这早就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美学观。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美学范畴,和谐的内容是由少渐多,不断深化的。美学家周来详把和谐的主要含义概括为:形式的和谐,内容的和谐,形式和内容的和谐,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性与社会的和谐。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和谐指的都是事物的平衡和协调状态,是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高度完善。和谐,是由事物多方面的特征和要素组成的,包括完整性、有序与波动性、多样统一性。在人类长期的审美历程中,
43、这些特征逐渐被用来作为对事物结构做审美把握的依据。教学过程作为教和学的动态组合,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要素,形成和谐的教学过程结构取决于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何种程度上符合了若干形式美的法则。如果教学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是变化协调统一的,那么由之而形成的教学过程结构也将是具有和谐性的。教学的多变性决定了教学结构必然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构,教学结构的审美性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审美体,所以和谐的、美的教学结构,应该是将完整性、有序与波动性、多样统一性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2、和谐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人的本质力量是美的真正内容。那么人的本质力量又是什么呢?是创造!德国哲学
44、家恩斯特.卡西尔曾深刻的指出:“创造性就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所在。它是人的最高力量,同时也揭示了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古今中外的多项研究也表明,创造性是人的天性,儿童往往要比成人更富有创造性,但是随着儿童在社会中的成长,他会受到各种影响。教育既可以保护并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破坏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培养创造力的问题上,教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可以保护并挖掘人们的创造力呢?是使人处于愉悦、放松状态的美的教育,具体到微观状态来,那就是和谐的、美的教学过程。只有在这种和谐的、使人愉悦的、美的教学过程中,人的天性和潜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和挖掘,才会产生
45、出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创造!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也是对生命形式的超越。所以我们要构建一种和谐的、美的教学过程结构,为学生制造一种使他们身心愉悦的氛围,让他们可以在其中进行人的本质活动创造。(三)课题界定我们选定运用教育美学原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学结构研究这一课题,力求寻找一种基于美学原理的新型教学结构,也就是一种审美化的教学结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种创造的美。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挖掘教育本身的美和谐的、利于创新的教学结构,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美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教育美学是基础,是源泉和土壤,我们要在这块土壤里,种下教学结构的种子,开出学生创造性的美丽花朵。五、研究方案(一)研究目标本课
46、题的研究目标,一是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属于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下的一种;二是在所构建的新型教学结构下寻找一系列易于操作和实现的子结构(或者说是模式群),这些子结构可以为老师所借鉴或参考。(二)研究内容教师学生媒体教材第一是研究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结构。即通过研究教学结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四种要素的优化组合,也就是一种优化的教学结构,而这种教学结构适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第二是研究与优化的教学结构相配套的课堂教学“子结构”。通过对教学结构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模型,即形成一个模式群。该模式群首先按照文、理科进行第一级分
47、类,然后在文科/理科内部,按照知识点的性质或者类型进行第二级分类。(三)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本研究课题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广大一线教师广泛参与,在实际教学中边研究边归纳和提炼,逐步完善,强调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动态结合反馈,以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调查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初期,对学校现状做了问卷调查,作为课题研究的本底材料。在研究中,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方式,搜集资料,对研究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研究后期,再使用这些方法作总结性分析和评价,并写出调查报告。实验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在部分学科中进行教学试验,主要进行对比实验和单因素循环实验,并在小范围
48、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总结和推广。文献调研法:通过调研来大量拥有相关文献,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批判性的借鉴其中有用的东西,并融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不断收集和利用新的信息资源。(四)研究步骤与人员分工1、研究步骤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1)2002.32002.4,文献调研,形成文献综述报告一份(2)2002.32002.4,对师生创造性及学校教学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两份(3)2002.42002.6,对语文、数学两门课程进行探索性实验课,每门课程形成分析报告一份(4)2002.62002.7,撰写开题报告;(5)2002.9,开题现场会;(6)2
49、002.92003.1,进行实验研究,形成实验报告和相关论文;(7)2003.2,阶段性总结;(8)2003.32004.1,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完善、推广,形成实验报告和相关论文;(9)2004.32004.5,结题,形成结题报告和论文集。2、人员分工课题研究将充分发挥与北师大合作的优势,注重相互间密切、有效的配合,实行分工负责制。黄建荣:全面负责课题调控,组织提供资金、人员、时间的保障。刘颖:主要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及督导、协调各部门工作。王宏英、汤宪华、闫玉花:课题实施负责人,主抓一线课题实验教师,听评课、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参与实验全过程。李枫、林爽爽、吴宏
50、: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题实验,通过多种方法取得初步研究成果。北师大:负责提供理论及相关信息、实验操作的技术指导。教科所:承担本课题的设计、实验技术和手段的指导与支持,协调师大与校方的合作与研究。六、保障措施近年来,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们对参与课题研究有着极大的热情。本课题是依据学校的特点,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学校十分重视,在人力、条件设施、经费投入和时间安排上都将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司晓宏 文化、教育与民族创新兼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创造力衰微的原因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
51、01.82、叶学良 教育美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3、钟以俊、焦凤君 教育美学导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1.14、何克抗 创造性思维模型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验证 北京范大学出版社 20005、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何克抗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HYPERLINK http:/www.bnu.elec.edu 7、冯克诚,于明,毕诚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全书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48、郭成,赵伶俐 美育心理学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89、谢丽玲 论教育过程的审美设计 中国教育学刊 2001.610、邢秀凤 课堂创新教学的基础 中国教育
52、学刊 2001.611、刘义兵 试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中国教育学刊 2000.212、徐思源 阅读::扩大创造的空间接受美学的启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0.1113、施传柱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美学原则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8.6 14、袁维新 试论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美学原则 生物学教学 1998.1115、乌美娜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016、蔡铁权,楼世洲,张剑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7、何齐宗 教育美学 重庆出版社 199518、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电教 2001.1/2001.219、李宏军、徐世成
53、创新教学结构模式的操作与实践 中小学电教 2001.620、周平儒 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结构 中小学电教 2001.921、毛景焕 当代中西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兼论我国当代教学模式建构之不足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122、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著,荆建华、宋富刚、花清亮译 教学模式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23、韦柱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中小学电教 2001.524、钟和军 构建学校信息化教育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电教 2001.1125、罗要荣 构建数学多媒体模式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中小学电教 2001.1226、胡继飞 生物学科的审美教学 课程、教材、教法 2001.127、檀传宝 论教育美育 教育研究 2000.1228、周谷平 国外关于创造性培养的若干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 200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