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学习目标 1掌握“尊王攘夷”运动、倒幕运动、戊辰战争的基本过程。2理解“尊王攘夷”运动发展为倒幕运动的原因。3分析倒幕武装迅速打败幕府军队的原因。一、“尊王攘夷”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民族危机加剧。(2)直接原因: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2概况(1)开始标志:1860年,一些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2)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3)基础: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也纷纷响应。(4)活动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
2、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者。3局限性: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4结果:1863年,在幕府军队和西方列强的围攻下,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二、倒幕运动的兴起1背景(1)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2)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变成了倒幕派。2目的:推翻幕府的统治。3领导: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等。4根据地: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5“大政奉还”(1)背景倒幕派:联络更多的反对幕府的藩;密切同英国的关系;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幕府: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保住实际权力。(2)结果: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3、”。三、戊辰战争1原因(1)主要原因:“大政奉还”后,德川幕府仍然控制国家政权;大多数大名对时局还持观望态度。(2)直接原因:1868年倒幕派强迫幕府“辞官纳地”。2目的:倒幕派试图彻底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国家政权。3过程(1)1868年1月,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2)1868年4月,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不战而降。(3)扫荡幕府残余力量,1869年战争结束。4结果:彻底打垮幕府,日本进入明治时期。1869年,明治政府正式迁都东京。点拨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
4、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辨析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特别要注意的是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点拨“大政奉还”是倒幕力量武装斗争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了,说明武装倒幕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点拨倒幕运动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具有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的革命运动,得到了城乡资产阶级、新兴地主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为明治政府实施维新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思考他
5、(指德川庆喜)表面上同意把政权奉还天皇,使倒幕派失去举兵倒幕的借口,同时却在加紧准备武装力量,暗中策划反扑。为戳穿幕府的阴谋,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新成立的天皇政府为唯一的合法政府。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要求幕府“辞官纳地”,交出领地和军队的控制权,结束对日本的统治;由倒幕派掌握国家的领导权。点拨戊辰战争属于倒幕运动的组成部分。戊辰战争是“尊王攘夷”运动和武装倒幕的继续和发展。倒幕派在战争中借助了天皇的精神权威,用暴力手段实现了强迫幕府“辞官纳地”的政治纲领。主题“尊王攘夷”运动与倒幕运动的异同核心必记尊王攘夷运动倒幕运动不同点斗争力度重在攘夷重在倒
6、幕结果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最终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取得胜利相同点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幕府腐朽的专制统治领导者以中下级武士为主,大名和工商业者支持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维护对象天皇史料印证材料一故余谓巧乎今之世,而欲明兵法,非兼取洋法不可。佐久间象山仁义之道,忠孝之教由吾开,器技之工,艺术之精取于彼。桥本左内解读:材料一表明有识之士主张在维护天皇权威和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材料二如不奋起拿破仑之勇而高唱自由,则腹闷难医。吉田松阴解读:材料二表明中下级主张依靠自身力量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是尊攘派的主张。材料三开国对日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7、民族危机的出现使幕府统治也发生了危机。首先它加剧了广大下层群众和以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矛盾。其次,使下级武士看到国家的独立、经济的发展都面临危机,看到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由此,他们在思想上、政治立场上逐渐发生质变,由主张推动幕府改革转变为主张倒幕。明治维新史思考:依据材料三说明“尊王攘夷”运动为什么会转变为倒幕运动?提示:尊攘派认识到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是造成危机的根源,要想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对点巩固中下级武士以“尊崇皇室”和“击攘夷狄”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是因为()A树立天皇的权威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C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8、解析:选B日本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决定了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一、选择题1尊攘派的著名领导人吉田松阴号召“普天率土之民皆以天下为己任,以死仕奉天子,打破贫贱尊卑的隔限,乃是神州之道”。他所说的“天子”应是指()A日本天皇B幕府将军C各藩大名 D普通民众解析:选A尊攘派的基本主张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2下列最有可能被“奇兵队”袭击的是()奇兵队墓地A西方侵略者 B幕府的军队C倒幕派 D尊攘派解析:选A“奇兵队”是由尊攘
9、派的领袖高杉晋作组织的,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抗击西方侵略,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3西乡隆盛记录道:幕府在京摄之间,人心丧尽伏见一带,虽有兵火烧过,但每有萨(摩)长(州)兵队经过,“男女老少则出于路旁,合手礼拜,连声道谢。战场上也有送粮食,烧开水,酌酒犒劳战兵者”。材料说明()A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B幕府军队在伏见一带遭到惨败C倒幕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D倒幕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萨(摩)长(州)兵队”是指倒幕军,“合手礼拜,连声道谢”“送粮食,烧开水,酌酒犒劳战兵者”说明倒幕军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故选D项。4观察图片,幕府将军提出把政权“奉还”天皇的真实目的是
10、()A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B保住幕府实际权力C趁机准备反扑武装力量D支持“王政复古”解析:选BA、C两项都是德川庆喜提出还政和辞去职位的目的,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住自己原有的权力。“大政奉还”时,“王政复古”还没有发生,D项错误。5这场战争把日本从腐朽落后的幕府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为日本建立统一的近代国家奠定基础。从此,一个新生的日本帝国,开始出现在亚洲的东部。这场战争指的是()A鸟羽、伏见战役 B戊辰战争C大政奉还 D倒幕运动解析:选B推翻幕府统治,日本之后走向近代化国家的转折性战争指的是戊辰战争。6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后者包括前者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二者的斗争矛
11、头都直接指向幕府二者是两个孤立事件,没有必然联系ABCD解析:选C倒幕运动是指推翻幕府统治的整个过程,包含了戊辰战争,所以说二者的关系应是前者包括后者,后者是前者的继续,而不是后者包括前者,符合题意。71868年,日本睦仁天皇取易经中的“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为年号“明治”,其改革统称“维新”,则来自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表明他决心()A振兴国家B加强皇权C学习中国D学习西方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向明而治”和“其命维新”可知,明治天皇把振兴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故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8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一黑船事件 图二殴打外国人 图三大政奉还图四鸟羽、伏见战役
12、(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2)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3)图三与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解析:第(1)问,通过图片信息判断其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对黑船事件后日本社会政治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比较归纳。第(3)问,从倒幕派的目的和其实现程度分析两图片之间的联系。答案:(1)图一:从锁国走向开国。图二:“尊王攘夷”运动。图三:武装倒幕运动。图四:戊辰战争。(2)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从锁国走向开国,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下级武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展了旨在驱除外国侵略者的“尊王攘夷”运动。(3)迫于倒幕运动的压力,德川幕府以退为进,宣布“大政奉还”给天皇,但仍不放弃国家的实际统治权;为了彻底推翻幕府统治,倒幕派与幕府进行了戊辰战争,取得了倒幕运动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