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煤建司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A. 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B. 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C. 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D. 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2. 从a到dA. 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 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C. 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D. 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3.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两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完成下题。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原因是A. 气压带和风带 B. 纬度位置和
2、地形C. 距海远近 D. 沿岸洋流性质【答案】1. C 2. D 3. B【解析】图中各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似性,但不完全一致。各区域是根据气温特征划分的,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从a到d的纬度降低,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属于温带气候,受长白山阻挡,降水较少。【1题详解】根据区域基本特征,图中各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似性,但不完全一致,A错。各区域的分布范围差异明显,大小不同,B错。各区域是根据气温特征划分的,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C对。图示各区域是自然区域,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D错。【2题详解】从a到d的纬度降低,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A错
3、。气温升高,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大,利于通风散热,B错。现代楼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与纬度无关,C错。随着温度升高,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D对。【3题详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两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原因是纬度位置和地形,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属于温带气候,受长白山阻挡,降水较少,B对。位于季风区,受季风环流影响,A错。都是季风气候,距海远近影响小,C错。松嫩平原不临海,没有沿岸洋流影响,D错。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
4、)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每变化一度,正午太阳高度减少一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 B. C. D. 5.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 B. C. D. 【答案】4. C 5. D【解析】【4题详解】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太阳能热水器应安装在阳面,即南面。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夏季光照强,南面树种应是落叶阔叶林,利于遮阳。冬季叶落,利于采光。冬季多偏北风,北侧适宜种植针叶林,利于防风。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C对。A、B、D错。【5题详解】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
5、,应使热水器集热板平面与阳光垂直。该地纬度是40N,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是50-73.5之间,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D对。A、B、C错。云南元阳位于橫断山地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A. 技术要求高 B. 劳动力投入大 C. 种子成本高 D. 单位面积产量低7.
6、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A.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B.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C. 建设特色商品粮基地 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答案】6. D 7. A【解析】【6题详解】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单位面积产量低,B对。当地长期培育的特色品种,技术要求、种子成本不是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A、C错。劳动力投入大是水稻种植业的特点,D错。【7题详解】乙类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作为旅游资源供游客观赏,C对。产量低,不能成为特色商品生产基地,不能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A、B错。
7、村民膳食需要以产量高的杂交水稻为主,D错。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下面小题:8.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 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9. 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 小麦 B. 水稻 C. 棉花 D. 青稞10. 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 灌溉条件较差 B. 气温较低,热量不足C. 日照时间太长 D. 土壤盐碱化严重【答案】8. C 9. A 10. B【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
8、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根据图示:甲位于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9题详解】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甲区域可以种植棉花;丙地区可以种植青稞。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10题详解】丙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A. 草地减少过度
9、开垦 B. 耕地增加草地退化C. 荒漠扩大水土流失 D. 森林减少矿山开采12. 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后退径流季节变化减小通航能力下降A. B. C. D. 【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草原面积和森林面积的缩小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且出现了沙漠。由于明清时期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加,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人们采用过度开垦的方式,从而导致草地减少,A正确; 耕地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过渡樵采、过渡开垦而来获取,B错误;水
10、土流失是荒漠化的表现,并不是原因,C错误;明清时期,矿山开采比较少,森林减少主要是由于过渡樵采,D错误。故答案选A。【12题详解】由于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通航能力下降,正确;由于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口海岸线向海洋扩张,错误;由于缺乏植被覆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径流季节变化增大,错误。故答案选C项。2017年6月,重庆的悟空单车成为首家彻底退出共享单车市场的企业。丢车、高报修一直是共享单车企业的梦魇,悟空单车创始人曾表示,在重庆投放了1200辆共享单车,最后找到的只有10%左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3. 很多人认为重庆并不适合投放共享单车,其判断
11、的主要依据应是A. 重庆当地无生产优质单车的企业 B. 重庆经济较落后,居民文明程度偏低C. 重庆气候较湿润,单车易生锈而损坏 D. 重庆地形起伏大,选择骑车的需求小14. 可有效解决共享单车易丢失问题的地理信息新技术是A. GIS、RS B. GPS、GIS C. RS、GPS D. GIS、RS、GPS【答案】13. D 14. B【解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13题详解】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地形起伏大,选择骑车的需求小,因此不适合投放共享单车,D正确。【14题详解】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可有效解决共享单车易丢失的问题,C正确。下图为西南某地
12、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A. 蒸发量减少 B. 下渗量减少 C. 径流总量增多 D. 气候更加湿润16. 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 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 自然灾害减少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土壤肥力下降【答案】15. B 1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学生要利用水循环进行分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原生态林蒸发量969毫米,橡胶林1037毫米,蒸发量增多,A项错误。原生态林降水量1534毫米,蒸发量969毫米,地表径流205毫米,下渗量360毫米,橡胶林降水量1454毫
13、米,橡胶林蒸发量1037毫米,地表径流267毫米,下渗量150毫米,B项正确。原生态林径流总量565毫米,橡胶林径流总是417毫米,C项错误。橡胶林降水减少,蒸发更旺盛,D项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橡胶林地区降水更少,蒸发更多,说明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弱,A项错误。地表径流增大,旱涝灾害频繁,B项错误。气候变干,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C项错误。故选B。橡胶林地表径流量增多,水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D项正确。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14、A. 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 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 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18. 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 坡面径流流速小 D.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19. 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 B. C. D. 【答案】17. C 18. A 19. B【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示曲线,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坡度在40时,
15、坡面侵蚀强度最大,A错。坡度在0-2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B错。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C对。坡度超过40,坡面侵蚀强度减小,D错。【18题详解】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坡度大,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A对。坡度不影响降水量,降水强度,B错。坡度越大,坡面径流流速越大,C错。 坡度陡,植被破坏的程度较重,D错。【19题详解】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位于鱼鳞坑前,阻挡减弱径流,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树木生长,B对。
16、、能够减弱坡面径流,但不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条件差,不利于树木生长,A、C、D错。【点睛】根据图示曲线,坡度在4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坡度超过40,坡面侵蚀强度减小。原因是坡度大,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位于鱼鳞坑前,植树能阻挡减弱径流,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树木生长。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的折线图(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完成下面小题。20. 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B. 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C. 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D. 河流湿地受干燥
17、度影响最明显21. 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之间。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B. 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C.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D.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答案】20. C 21. A【解析】试题分析:【20题详解】注意图中不同湿地类型的图例及其曲线变化;由图可知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率越大,流域湿地总面积的大小还与该河流的流域面积大小有关,故排除选项A;图中显示随着干燥度升高,湖泊湿地率先增大后降低,故排除选项B;河流湿地随着干燥度的增加,湿地率变化不大,说明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不明显,
18、故排除选项D;沼泽湿地率随着干燥度的增加,湿地率迅速降低,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故选项C正确。【21题详解】上游来水量减小,河流注入海洋水量减少,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减少,故排除选项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向北输水,途径黄河,一般不向黄河放水,对于黄河下游湿地影响不大,故排除选项C;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从黄河中引水量增加,会降低黄河下游湿地率,故排除选项D;黄河下游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978年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表1为1990-2010年中国不同雨量带的
19、粮食产量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22. 1990-2010年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区域的变化趋势是A. 由200mm以下雨量带向200-400mm雨量带偏移B. 由200-400mm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C. 由400-800mm雨量带向800mm以上雨量带偏移D. 由800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23. 年均降水量200mm地区粮食增产率较高,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加剧 B. 土壤盐碱化加重C. 石漠化现象加剧 D. 生物多样化增多【答案】22. D 23. B【解析】试题考查农业生产对区域影响【22题详解】根据表中粮食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400-
20、800mm雨量带的粮食产量增加幅度最大,说明粮食生产区域由800mm以上雨量带向400-800mm雨量带偏移,A正确。【23题详解】年均降水量200mm的地区属于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发展种植业需引水灌溉,而不合理的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D正确。2016年2月20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 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A. 压缩煤炭开采规模 B. 转移机械制造工业C. 关闭化工化肥工业 D. 重组建筑材料工业25. 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群是A. 环保业 B. 制造业 C. 服务业 D.
21、服装业【答案】24. A 25. C【解析】【24题详解】本题以“我国部分行业去产错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为背景,“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运用,强化读图析图能力。由图可知,化工化肥工业利用了煤炭焦化后的副产物,建筑材料工业利用了洗选加工、火力发电、钢铁冶金的废弃物,属于清洁生产过程,无须关闭或重组;机械制造工业对该地的产能影响很有限;该基地的核心产业是围绕“煤炭开采”展升的,所以去产能的关键是“压缩煤炭开采规模”,故选A。【25题详解】本题以“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为背景,“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运用
22、,强化读图析图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压缩为煤炭开采服务的制造业产业群及服装业产业群环保产业群是以煤炭、火电等副产品为原料的产业部门,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后,服务业将得到发展且具备较大优势。故选B。二、综合题(50分)26.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孔雀河的流向,并说明理由。(2)左图为塔里木盆地中某地的放大图,N为盆地的一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小绿洲,据图中信息判断 M绿洲上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原因。(3)楼兰古城在2000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但现在已经消失,消失的人为原因是什么?由此总结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空间扩展规律
23、是什么?【答案】(1)西北向东南。 图示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沿途无支流汇入。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加之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所以河流流程短,下游多季节河。(2)夏季 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夏季 N湖水位高于M地地下水位, N湖水补给M地地下潜水,M地地下潜水水位高,导致盐分向地表积聚,土壤盐渍化严重。(3)中上游用水过多,导致下游水源枯竭而荒漠化。从河流下游向中上游扩展。【解析】【详解】(1)图示孔雀河是季节性河流,源于北部山地。孔雀河的流向西北向东南。 图示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
24、量小。流经沙漠地区,沿途无支流汇入。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河流水量减少快。加之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所以河流流程短,下游多季节河。(2)M绿洲上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夏季。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根据左图可以看到,N湖水位高于M地地下水位,N湖水补给M地地下潜水。M地地下潜水水位高,水分蒸发,溶解的盐分向地表积聚,导致土壤盐渍化严重。(3)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是因为中上游用水过多,导致下游水源枯竭而荒漠化。西北地区多内流河,河流流程短或中途消失,导致下游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的空间扩展规律是从河流下游向中上游扩展。27.根据图文资料,
25、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材料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材料三: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正式开工,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可达广东、香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至2005年滇黔两省已向广东省输送了5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建成投产。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不具优势。材料四: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图(1)据材料一可以得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得出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是什
26、么?应采取什么措施。(3)据材料三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4)据材料四具体分析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为缓解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有何作用?分)【答案】(1)市场距离近,交通便利。(2)材料一,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大力发展水电、核电等新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材料二,能源供求配置不平衡。进行能源的跨地区调配。(3)市场萎缩。(4)发展电力、炼焦等以煤为原料的工业,加强煤炭的加工和转化,调整能源工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的输出结构;发展炼铝、炼钢等高能耗工业;增加了煤炭的销售渠道。【解析】整体分析:山西距京津等沿海发达地区距离近,交通便利,煤炭开发市场广阔。我国能源资源分析不均,运煤
27、线路方向,说明煤炭资源东西分布、需求差异大。措施是进行能源的跨地区调配。能源结构的调整,促使煤炭资源开展综合利用,摆脱困境。(1)山西省距东部沿海发达区的市场距离近,有运煤专线,交通便利。有利于煤炭开发。(2)根据材料一分析,煤炭外运中路线是东西向的,说明我国能源供求配置不平衡。西部能源多,需求量灈。东部能源少,需求量大。措施是进行能源的跨地区调配。材料二显示各类能源所占百分比,煤炭占比重很大,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措施是大力发展水电、核电等新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实施,陕西周边省区煤炭开采,导致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降低,煤炭开发面临的困境是
28、市场萎缩。(4)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发展电力、炼焦等以煤为原料的工业,加强煤炭的加工和转化,调整能源工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的输出结构。发展炼铝、炼钢等高能耗工业。增加了煤炭的销售渠道。28.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世界各界的高度关注。材料一:青海湖2001-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材料二: 20012009年青海湖周边三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图。(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20012009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
29、(3)分析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增加(2)2001年以后,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加,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加;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牧,退牧还草,合理放牧等,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少;大气降水增多;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详解】(1)根据水位面积曲线,20012009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是波动增加。(2)根据材料二表格数值,2001年以后到2009年,青海湖的年降水量变化值是正值,说明流域降雨量增加,大气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大。年平均气温变化值
30、是正值,说明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冰雪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面面积增加。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1-2009年,该地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牧,退牧还草,合理放牧等,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是波动增加,湖泊面积增大,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减少。湖泊调节气候功能增强,大气降水增多。湖区生态系统得到发展,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点睛】2001年以后到2009年,青海湖的年降水量变化值是正值,说明流域降雨量增加。年平均气温变化值是正值,说明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降水或冰雪融水补充湖泊水导致湖泊面积增加。结合湿地功能分析对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