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的结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解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水稻)和杂草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害虫与杂草、鸭与害虫之间都是捕食关系。杂草、水稻生活在同一区域中,为争夺生存空间、资源而发生斗争,构成竞争关系。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等是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一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无机环境和该
2、稻田中的其他所有生物。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B)A太阳光来自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太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A错;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对;病毒属于消费者,C错;蚯蚓属于分解者,D错。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草羊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狼捕食羊时,最易被捉到的是体弱或有病的羊B羊群通过同化有机物获得的能量比狼群多C狼虽然吃掉了很多羊,羊却因淘汰了弱劣个体而提高了种群基因库的质量D对羊来说,
3、影响它的生物因素只是草和狼解析:狼捕食羊时,最易捉到的是体弱或有病的羊,这样的羊奔跑等能力差。羊属于第二营养级,狼是第三营养级,营养级越高获得能量越少。狼和羊相互选择,提高了种群基因库质量,对羊来说,影响它的生物因素不只是草和狼,还有和羊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等。4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恢复原状的能力越弱B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C在捕食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相同D如果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解析: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干扰时恢复原状的能力越弱,A
4、正确;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正确;在捕食食物链中,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消费者则通过捕食获取能量,C错误;如果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由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D正确。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量如下表所示:生物种类甲乙丙丁有机物含量(g)5501003 00018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D)A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C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
5、减少解析:由表中有机物含量可知,食物链为丙甲乙丁,所以乙的种群数量减少时,甲缺少天敌而增加,导致丙减少,丁由于缺乏食物而减少。6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D)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即细胞呼吸)将遗体、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则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草属于
6、第一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B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C蛇只属于第三营养级D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解析:草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青蛙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蛇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该食物网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蝗虫青蛙蛇鹰共3条食物链。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C)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D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缺少生产者,故描述的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7、;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是生产者,但不是植物。9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内的食物网,其中箭头未标出,已知图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如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三级消费者,则a是生产者B如a属于第二营养级,则b是生产者C如e固定的能量最多,则e是生产者D该食物网共有3条或4条食物链解析:如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是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则食物链的起点可以是a或e,A错误;当b或c为生产者时,a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固定能量最多的一定是生产者,C正确;根据“图
8、中各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可推出,该食物网中各食物链的起点一定不是d,其他作为起点时,都只有3条食物链,D错误。10下列有关如图所示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A该图中的成分加上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B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G为第四、五营养级C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种类就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A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E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解析:该图中的成分加上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以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A错误;据图分析,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G在ABEGH、ABEFGH、ABFGH三条食物链中为第四、五营养级,B正确;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种类,使营养结构复杂化,从而提高该生态
9、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A表示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E和F之间是竞争与捕食关系,D正确。1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正确叙述是(B)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可能是生产者;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不能被绿色植物同化作用所利用,而分解后的物质可被利用;有的分解者是动物,如蚯蚓。12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
10、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解析: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营养关系为YXZ。一段时间后,X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减少,说明该营养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故A项正确;Z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是由于食物充足,个体的生长繁殖引起的,故B项错误;Y营养级生物
11、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于X营养级生物数目减少所引起的,故C项错误;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虽然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从图示中不能得到三种生物之间竞争力的大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浮游植物B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食物、氧气(或溶解氧)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浮游植物B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12、(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浮游动物A和鳙鱼,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氧气(或溶解氧)。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此三个优势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1)浮游植物B能进行光合作用,施肥能为浮游植物B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矿质元素(无机盐),因而向池塘中施肥使浮游植物B的数量增加;鳙鱼与池塘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野杂鱼为竞争关系,两者将争夺空间、食物、氧气等资源。(2)鳙鱼数量减少,短时间内将引起浮游动物A数量增加和浮游
13、植物B数量减少。(3)若池塘施肥过量,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其死亡量随之增加,导致分解者活动增强,消耗了动物生存所需的氧气,最终使鱼类和浮游动物大量死亡。14(15分)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3)有机肥在土壤
14、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通常植物根系对NO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运输完成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活垃圾的处理、物质运输等知识。(1)蚯蚓为异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蚯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2)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需考虑分解者的种类、待分解垃圾的性质以及分解者分解垃圾时所处环境的理化条件等。(3)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NO等无机盐离子。15(15分)某小组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图)的组成成分。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回答下列问题。(1)地点:池塘。(2)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3)调查项目:非生物因素,调查的成分有:水温、水中含氧量、水面光照强度、pH。生物成分。(4)调查报告:该小组根据调查结果试图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则图中的生产者,调查的成分有水草、浮萍、栅藻、团藻;消费者,调查的成分有虾、草鱼、黑鱼;分解者,调查的成分有细菌、真菌。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水温、水表面光照强度、pH和水中溶氧量等,根据题目提供的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来确定。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时,要充分考虑各成分的作用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