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必烈变制同步测试1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建年号“中统”。这一年号体现着忽必烈A称雄四方的野心B问鼎中原的决心C对汉文化的仰慕D游牧民族的胸怀2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B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C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D落后民族最终被较高文明的中原地区所征服3今天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通政院 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台湾省 A B C D4从根本上讲,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
2、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5开创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A秦朝和唐朝B秦朝和隋朝C秦朝和元朝D唐朝和元朝6元朝时中书省的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7下列哪一地区在元朝时成为省级行政区 A西域 B琉球 C西藏 D澎湖8元朝政府,能够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统治的主要原因是A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行政事务C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D建立行省制度,委派官吏进行管理9忽必烈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诏令的重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农桑立国的方针B实现了由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C促进了
3、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快了不同文明的交流10元代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有效体制的建立 法规制度的形成 科学技术的推广 农桑立国的实施A BC D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元朝初年,一位蒙古贵族奏曰:“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元史材料二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材料三 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勤惰。元史食货志农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观点?从材料二、三看元朝统治
4、者采纳了这种观点吗?(2)材料二中“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3)材料三中元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哪些措施?(4)材料二、三的措施对蒙古产生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C 2D 3B 4C 5C 6A 7C 8D 9A 10D11(1)认为汉人对“本朝”无益,要彻底排斥汉人,把农耕地区全部变成牧场。没有采纳。(2)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3)元世祖让有关部门搜集古今农书,采集民间的实践经验编辑成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派劝农官到各地检查,把农业生产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一个依据。(4)加速蒙古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