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艺不能单纯娱乐化王蒙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包括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以及文化服务的扩大与广大受众的参与。与此同时,也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就是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以及炒作、消费化、单纯娱乐化的作品当中。文学艺术当然有娱乐消费的功能,但它们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它体现着也充实着、提升着受众的灵魂。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评论,这种评论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它们应该告诉世人哪些文学作品是真正优秀的乃至杰出的。卖得
2、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点击率和受到时人夸赞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有对于真正好作品的体贴与把握,热情与信心,要取法乎上,攀登精神生活的高峰,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同时,还要告诉受众,有些作品其实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可以包容的;与此同时,评论家有权利也有义务指出:这些作品是有着相当令人遗憾的方面的,是可以讨论的,是可以提出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水准更加相称的要求与期待的。传播在文艺推广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媒体不能带低俗这个头。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
3、法。尤其是电视节目里,许多都是计划好了的,到了某个地方,要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如果感情变成了兜售手段,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文艺呢?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眼泪呢?还有走光卖萌之类的,令人不齿。有的演员干脆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未免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我们的文艺不能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不能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不要与娱乐市场合谋,而要有一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媒要去呼唤经典、呼唤真正的好的文艺作品。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规格高、人气旺。法国的龚古尔奖、英国的布克奖、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还有诺贝尔奖等等,
4、这些评奖活动都有极高的规格。于是就有一些朋友、同行,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令人深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的文艺需要有国家主体的高端评奖,也要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世界性的至少是华文作品的评奖,形成我们自己在文艺方面的评价体系与全球影响力。说到底,这方面的推进有助于显现我们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志向境界,激励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精神,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1日12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
5、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作品当中的现象也令人担忧。B文学艺术不仅要有娱乐消费的功能,更要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C对于文学艺术的评价,我们的评论应该是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也应该是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的。D在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真正优秀或杰出时,我们不能以卖得最多、点击率或受到时人夸赞作为评判的标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取法乎上,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B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之所以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
6、”的风向走,因为他们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C电视节目里,如果用一种计划好了的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的方法,把感情变成兜售的手段,这样不可能有真诚的文艺。D有的演员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这样的行为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文艺如果一直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与娱乐市场合谋,这对文艺发展是不利的。B我们的文艺有一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媒去呼唤经典,这对产生好的文艺作品是有帮助的。C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人
7、气旺,评奖活动规格也高,于是就有一些国内的作家,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这是不可取的。D建立文艺方面的国家主体高端评奖,这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境界,激励他们的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的精神。【答案】1D1112B3C【解析】1试题分析:D“我们不能以卖得最多、点击率高或受到时人夸赞作为评价的标准”的说法过于肯定,原文为“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点击率高和受到时人夸赞也不能一概而论。”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B“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与“他们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两句间没有因果
8、关系。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C“这是不可取的”这种结论错误,原文是“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令人深思”,不是说不可取。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不题。石奋传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
9、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
10、!”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汉书石奋传)注:“马”当时写作“”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B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C举宗及兄建
11、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D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是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一个皇帝所用庙号只有一个。B汉朝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称郡守或相当于这一官职的官员称为二千石。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故称石奋为万石君。C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表现为,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D万石君的次子石庆曾为齐相,这“
12、相”和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 “相”为相同职务,是汉朝中央派到封国的行政长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111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他凭借性格的恭敬谨严,虽无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大中大夫。B虽归老家居,万石君始终尊重朝廷的威严。回朝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他一定下车快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表示敬意。C万石君在教育子孙方面注重身教,面对子孙的过失,很少疾言厉色,而是以自己无声的不满或者委婉的批评来引导他们反省改正。D次子石庆担任太仆,为皇上出行驾车,皇上问拉车的马有几匹,他举着鞭子一匹匹地数后才报数,这是万
13、石君恭谨家风的表现。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5分)(2)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5分)【答案】4B5A6A7(1)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得分点:“语”、“爱”、“ 若”、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1分)(2)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得分点:“因”、“长老”、“肉袒”、 “许”,各1分,句意1分)【解析】4试题分析: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14、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A“一个皇帝所用庙号只有一个”说法错误,有的皇帝有多个庙号。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点
15、: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A项以偏概全,万石君被高祖信任并不断得到升迁,除了自身恭敬,谨严,也与他姐姐成为高祖美人有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
16、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十五岁时,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
17、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擅长弹琴。”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根据定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
18、,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
19、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
20、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中秋(唐)郑谷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注释:馀:同“余”8联系全诗,赏析首联的景物描写。(5分)9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有哪些?请具体分析。(6分)【答案】8首联从嗅觉、视觉的角度写中秋时难得的好天气:江南水乡雨后,空气清新,莲花清香袭人。(2分)从全诗看,以乐景衬哀情,这样的好天气,客居他乡的诗人却心生忧愁,反衬出诗人内心忧愁之深。(3分)9社会动荡不安,兵戈四起,不知何日才能平息,看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或厌战
21、之情。(3分)诗人客居他乡,在乱世中不知故交中几人能保全,看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故友的担忧以及羁旅他乡的漂泊之愁。(3分)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 ”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答案】(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
22、北顾 (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摆渡 叶仲建河东村和河西村隔着一条河,村民来往很不
23、方便。不知从哪一天起,河上出现了一条渡船,船主人姓张,河西人,久了,人都唤他张摆渡。河东村的后面是山,河西村的前面通往城市;河西村的人要上山,河东村的人也要进城。那年头,收成不好,张摆渡靠着这条船和一身摇橹的功夫,竟过得不差。河东一户柳姓人家瞅着眼红了,为啥一条河,好处都让你张摆渡给占去了?为啥河东人的钱要塞进河西人的腰包?柳家穷,却也砸锅卖铁添置了一条与张摆渡相仿的船。没有争执,没有商议,却有了规矩:河东人过河,得上柳摆渡的船;河西人过河,得上张摆渡的船。即便柳摆渡的船在彼岸,河东人也不会登上张摆渡的船,而是向对岸吆喝两声,朝柳摆渡招招手。这样一来,张摆渡赚的钱少了一半,但熙来攘往的人频繁,
24、好歹混了个囫囵饱。一段时间倒也相安无事,日子在两个人的摇橹声中流逝。一年后却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柳摆渡的船载着河东村的一对母子过河,船行至河中央,便缓缓地往下沉。船舱里进了水,没一会儿水就漫过了船身。柳摆渡无法一下子救俩人,丢下女人在河中乱扑腾。柳摆渡将小孩拖到河岸,转身要下水救女人,发现女人正从对岸漂移过来救女人的是张摆渡。张摆渡救了女人一命,也相当于救了柳摆渡一命。柳摆渡的船沉到了水底。第二天,柳摆渡没来吊船。第三天,还是没来。几天过去了,柳摆渡还是没有出现。那几天里,张摆渡经常盯着沉船的水面,沉默不语,总觉得失去了什么。两岸的芦苇青了枯,枯了又青。阳光把张摆渡的身子晒成了古铜色,风雨在张
25、摆渡的额头上刻出了皱纹。为了增加收入,除了载客,张摆渡还网起了鱼。张摆渡在这摆渡和网鱼中度过了他的时光。他老了,脸上的皱纹越加多了、深了,背部微微伛起。上了年纪的张摆渡很孤独。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觉得孤独。张摆渡喂了只鸬鹚,他会跟鸬鹚说话。更多的时候,他只静静地坐在船头,抽着旱烟,对着河水沉思。河西岸过来一个年轻人。“爹,你别摇船了,去我那住吧。”年轻人蹲在岸边,对张摆渡说。这样的话,他说了已经不止一两回。“能摇就摇,摇不动时,自然会上你那。”张摆渡淡淡地嗫嚅着。1111“可你已经老了啊!也该享享清福了,再说,这一天几块钱的营生能顶什么事?我又不是养不起你。”“混帐!要不是这几块钱,你能上大
26、学?能有今天?”“过河的人太少了。”年轻人换了一种语气说。“可还需要一个摇橹的。”张摆渡说,“有急事总得从河上过。”“他们的钱供了你上了大学。”张摆渡又说。“那我去老家转转。”年轻人叹了口气,转身朝村落的方向走去。河东河西的人似乎真的少了很多。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城里谋生了,留下的老弱病残,一年出不了几次门。张摆渡的生意显然淡了下来,除了逢年过节,这条河上的一切,平静得如同一幅画。张摆渡和他的船,自然是画上的一景。“人老了,眼花了,乡里乡亲的都瞅着陌生了。”那年的中秋,张摆渡对着一个西装笔挺的人叹道。“老哥,还认得我不?”那人没动身子,却这样问张摆渡。张摆渡认出来了,是当年的柳摆渡!张摆渡一下子激
27、动了起来:“你你回来了?这几年,你去哪了?”“嗯,回来了,去了一趟外地。”“当年,谢谢你,你把这摇船的生意让给了我。”张摆渡踏上岸,指了指河,又紧紧地握住柳摆渡的手。“不,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要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老哥,我今天又来抢你的生意了。”“哦?”张摆渡疑惑不解地望着他。“我要在这河上建一座桥。建好了,你就没法摇船了。”张摆渡笑了,连连说着:“好,好”在一声又一声的“好”中,张摆渡很想接下来告诉柳摆渡一件事,关于那年沉船的事。他想告诉柳摆渡,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能有足够的收入供儿子上大学。他还想告诉柳摆渡,因为这件事,他愧疚了一辈子。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其实,他早就把这个压在心
28、底的秘密说出来了。他跟船头的那只鸬鹚说了无数次。(选自小小说选刊第5 期,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河东柳姓人家眼红张摆渡靠摆渡过上不错的日子,也置船参与摆渡,抢了张摆渡的生意,张摆渡嘴上不说啥,心里肯定不舒服。B晚年的张摆渡不愿放弃老营生跟儿子到城里享清福,一是因为村民还有有乘船的需求,二是因为张摆渡眷恋家乡,故土难离。C小说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叙事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D鲜明的对比也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柳摆渡致富后造福乡民的高尚品德,就是通过张摆渡的自私反衬出来的。E这篇小说以张摆渡为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
29、时间跨度很长,情节起伏多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1111(2)简要分析小说以“摆渡”为题的好处。(6分)(3)张摆渡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最后写道:“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有人认为,张摆渡应该把秘密说出来;也有人认为,张摆渡已经没有必要把秘密说出来。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答案】(1)选C 得3分,选A 得2分,选E 得1分,选BD 不得分。(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摆渡”展开的,“摆渡”起到线索的作用(如答“摆渡”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酌情给分);“摆渡”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是指张摆渡和柳摆渡撑船渡人
30、(或:用船把人或物载过河去),更深层的含义是指张摆渡用后半生的种种努力,进行灵魂的自我救赎与解脱。(每点3分)(3)自私狭隘,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为争生意,竟然用不光彩的手段,制造沉船事故,挤走了柳摆渡。良知未泯,对自己的错误能深刻反省并补救:沉船后尽力协助柳摆渡救人;做错事后,一直愧疚,良心不安,其孤独和固守其实是一种良心的拷问和灵魂的救赎。勤劳吃苦,有生活理想:不仅摆渡,还网鱼,用辛勤劳动供出了一个大学生。(每点2分)(4)观点一:应该把秘密说出来。张摆渡多年来一直愧疚,良心不安,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说出来是一种解脱。事情已过去多年,说出来柳摆渡也不会责怪并找他的麻烦。说出来更能表现自己的真
31、诚悔意和认识错误的勇气,能得到柳摆渡的谅解。更能表现张摆渡在邪念与善念之间成功的“摆渡”,从而揭示主旨。观点二:已经没必要把秘密说出来。多年来,张摆渡为自己的错误忏悔了无数次,并努力进行自我救赎,所以,秘密说不说出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时间久远,事情已成历史,此时说出来确实没有什么意义。说出来可能会让柳摆渡对张摆渡产生不好的看法,容易节外生枝。柳摆渡或许已知道这一秘密,所以才会说“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要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因而没有必要说。(观点1分,答出3点给满分)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张摆渡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小说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有的直接
32、表达,有的隐而不露。他吃吃苦耐劳,摆渡谋生并供养了儿子上大学;他又自私狭隘,不择手段地凿沉了柳摆渡的船,差点造成人命事故;好在他良心未泯,最后由于愧疚难当,用自己的后半生为自己的良心救赎。形象分析要由材料到观点,不能空述。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题,观点不要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符合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符合作者表达的需要。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杨绛和他的父亲杨荫杭孙莲莲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33、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的,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达观的态度。她的父亲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
34、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着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杨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
35、长时,有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表示拥护。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拥护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 “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拥护。他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敢吗?”杨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杨绛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的音韵学,
36、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泳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
37、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杨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
38、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因中风去世。1983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的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的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怀念。(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同时选材也很典型精当,在简单平实的陈述与描写中表现了杨绛与其父亲之间平淡而深厚的感情。B在女中读书的时候,杨绛虽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进行演讲,因为虽然当时人们的封建思
39、想意识已经淡薄,但社会风气非常不好。C杨绛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赞同孔子的观点态度,但他早年留学日本和美国的经历对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也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D杨绛父亲对女儿讲述他任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时的往事,是为了体现其政治立场方面的严谨,在极小的事情上也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态度。E从文章记述看杨绛之所以成为作家、著名学者,离不开她少女时期家庭生活的熏陶,特别是她的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2)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6分)(3)文章在表现杨绛与其父亲的时候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6分)(4
40、)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选E 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BD 不得分。(2)从不打骂孩子;对于杨绛当年不想参加演讲这样的严肃问题他也是耐心教育;对音韵学的教授也不着急,让女儿慢慢体味;对女儿没有读他找出的书的责备方式;与女儿朋友式的对话;不强迫女儿做不感兴趣的事。(每点1分)(3)侧面描写的手法,李健吾对杨绛的评价,钱钟书对杨绛父亲的感觉;语言描写,文中多处对人物对话进行了描写;动作描写,杨绛父亲爬梯到高处为女儿找书;细节描写,杨绛为父亲削水果,剥干果。(每点2分,答出3点给
41、满分)(4)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对杨绛的读书习惯进行引导;与女儿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特点答出3点得4分,结合现实中存在问题2分,能说出杨绛父亲教育女儿做法对自己启示2分。就哪一点分析评价都可以,只要自圆其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在塑造一个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中,大多数情况下,在表现一个人物的时候,运用最多的就是描写,不过描写有很多种,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要结合原文,具体说明。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42、。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对文本精神内涵的理解能力,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能力。杨绛父亲的教育方式和现代人一般人的明显不同,很科学很民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来分析。概括出来以后,自然和我们现实中走进误区的一些教育方式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要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结合现实,结合杨绛父亲的方式对比来说明论证。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关
43、于中西医的争论一直深陷孰优孰劣的怪圈,常常容易犯顾此失彼的错误。十八大前,反腐制度的实际效果与现阶段不可同日而语,可见,该项制度作用如何,不取决于制度本身有多神奇,而是取决于巡视派出机关的反腐决心。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骇人听闻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阿尔法围棋”确实赢了,但这不是一个平等的比赛,因为“阿尔法围棋”肯定研究过李世石的棋谱,对李世石知己知彼。读书要有心,有心者能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学识就会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魏则西走了,但医疗骗子并不会主动淡出江湖。如何不让下一个“魏则西”重蹈覆辙,是政府部门面临的重
44、大课题。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此处应用“厚此薄彼” 。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应用“耸人听闻”。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不能与“对”搭配,应为“了如指掌”。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4下列各
45、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要达到反腐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勇气,还需要不为“杂声”所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以及毫不松懈的持之以恒。B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C在“互联网+”“大数据”概念的推动下,腾讯、阿里、百度等相继进军电影领域,一批新的电影企业、电影基金成立,电影市场的蛋糕不断做大。D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将围绕以纯电驱动为中心,研发新能源汽车。【答案】C111.Com【解析】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
46、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成分残缺,“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后加“的定力”;B项表意不明,“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可以理解为“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可以理解为“职业院校的不少领导和教师”;D项句式杂糅,去掉“围绕”。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传承民俗文化, 要照搬旧规、模仿古人, 要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注入新的内涵。 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深入交织, 能光大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是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使命。A如果就替一
47、旦那么因此B既又使因为所以才C不仅而且让只要就也D不是而是为只有才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辨析词语可从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
48、清清楚楚了。 【答案】人具有双重属性 必须受礼仪的规范 这就与禽兽无异了(就不能称为人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每点意思对即可,不要求完全与答案一致。)【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下面是某中学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字(含标
49、点符号)。(6分)【答案】活动分为前期教育和成人宣誓仪式两部分。前期是对16-18岁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并完成48小时预备期志愿者服务活动。完成前期教育后举行宣誓仪式,仪式依次安排三项活动:升国旗、唱国歌,师生代表发言,集体宣誓。(内容完整、表述准确,4分;表达连贯,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采用图表分析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图文转换能力。图表分析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来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提取、挖掘其中隐含的信息,进而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其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成直观的信息,以展示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解答此类题,首先
50、应该看懂图表,总结图表中传递出来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作深入地思考。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商人梁实去年高考399分,尽管这个分数离自己心仪的四川大学的分数还有很大的距离,但第18次拿到准考证的梁实目标没有变,一定要上川大。对于梁实而言,有人说他是“高考最牛钉子户”,有人说他是“当代范进”。虽然每次高考成绩都不理想,身边的很多人也不支持,但梁实笑着告诉新闻记者,他对高考从未心灰意冷过。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
51、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咬定青山不放松由泰山南麓北上,走不多远,便有一怪松从峭壁间斜着横生出来,人称“迎客松”。有人说,迎客松的奇在于泰山的神明福地,详乐仙云;也有人说,迎客松的奇在于泰山的嶙峋陡峭,奇崛坎坷。现实生活中,与之很像的便是人们常常乐道的“环境与成才”。有人认为,好的环境造就人才;然而,也有的人认为,艰苦的环境磨练人才。但是,我认为,能否成才不在于环境的好坏,关键在于自己能否“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我们接着回到那斜出的怪松吧。的确,泰山的仙山仙水,地势险要似乎都是迎客松神奇的根源。可是,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设想,假如没有这棵松树
52、,那么还有什么可神奇的呢?然而,光有松树也是不行的,它还得有松树的秉性,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魄,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豪爽刚强,这是它作为一棵松树决定的。由此可见,迎客松的神奇从根本上说来源其内在的品性,来源于它刚强的性格,这是由它自己决定的。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孟母三迁”这一千古佳话似乎在说明好的环境对于人成才的重要性,然而我认为其更深一层的含义是,环境的变迁激励了年幼的孟子,使其坚定奋发图强的信念。这里,好的环境并非决定了孟子的成才之路,环境的变化只是起了催化的作用。“孟母三迁”更说明了这一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孟子拥有了刻苦奋斗的精神。于是乎,正因为日后孟子的一首千古绝唱,“孟母三迁
53、”也随之流传千古。可见,孟子的成才不仅仅在于他拥有一个好的环境,更在于他拥有了一颗执著进取的心,就像前文那棵怪松一样深深地咬住了“青山”。现今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正日趋一致。每天,同学们都一如既往地走进教室,听一样的老师讲一样的课,为什么有人会成才,而有的人就注定碌碌无为呢?这正是因为决定人成才的关键因素是人,而非环境。这就好比温度再合适,石头也孵不出小鸡;即使在温室中,小草也绝长不成参天大树,而决定一个人是“鸡蛋”还是“石头”,是“小草”还是“大树”的因素便是这个人自己。闹市中手捧三国的年少的毛泽东,走路时不忘背单词的周总理,放牛时也不辞辛苦读书的年青的丘吉尔,这些尽人皆知的故事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人成才与否,关键在于他是否拥有一颗恒心,一颗执著进取的心,而这是一个人自己所决定的,而非环境的好坏。我们青少年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向那些保有坚定信念的人学习,我们自己也应该拥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我们要像那迎客松一般“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繁华闹市中,“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好成功的第一步。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